• 我的订阅
  • 社会

麦客那些事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4 01: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麦客那些事儿

本报通讯员 周广慧

麦收时节,他们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从南到北,哪儿有亟待收割的麦子,哪儿就是目的地。暴晒下,他们和时间争分夺秒,抢割麦子,挣得辛苦钱。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收麦路上,更多的是需要平和,需要一个双方都能够信任和沟通的平台,这样才能应收尽收,颗粒归仓。6月1日,笔者跟随这些麦客们在麦地里忙活,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张茂印是任城区唐口街道梁南管区高庄村村民,已经当了8年麦客。当天,张茂印正驾驶收割机在地里忙活,突然发现损坏了一个零件后,收割工作不得不停下来。张茂印和妻子一边忙着打电话联系人,购买相关零件,一边和笔者聊了起来,“俺们庄上有3个机子,他们3个人都出去收麦子了,我今年没出去,就在家门口干些活。现在就是帮俺庄的人收麦子。”

这几天,小麦收割进入最关键时期。从早晨5点到晚上12点,张茂印和妻子要忙活整整19个小时,“今天一天就吃了一顿饭,顾不上休息,太忙了。”张茂印的妻子告诉笔者,这几天,就连照看孩子也得拜托亲朋好友来帮忙。张茂印说,每年除了忙于收麦,自己还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他们已经干了8年的农机手,先后买了2台机器。“这一台机器用了6年了,也不行了,今年挣点钱,明年换台新机器。”

下午3点,太阳照射下室外温度颇高,笔者在麦地里站上一会儿,便感觉到阵阵热浪袭来,汗水浸湿衣服。而这时候,对于麦客盛建来说,正是一天中最辛苦最疲惫的时候,大型收割机不停运转产生热量,加之气温较高,人更是感觉闷热难耐。当日,盛建的工作就是帮梁南村刘新民等几户村民收麦。由于各种原因,这几户的部分地块麦子出现倒伏,小麦抢收较过往显得格外急迫。不过,这种倒伏小麦却并不好收割。为了能将麦粒都收进来,盛建没有选择像往常一样坐在操作室里,而是一直站在收割机上操纵着机器。

烈日当下,趁着短暂休息时间,盛建从滚烫的收割机上下来休息,汗流浃背。这时,盛建将脸上的口罩摘下,口罩覆盖区和其他区域形成一个明显的黑白对比,“没办法,割麦子的时候,有灰尘,太脏了,干上一天,全身上下都挺脏的。”他说,农忙时节抢收麦子,就是和时间赛跑的活儿。每天多干一些活儿,就能多帮农户早点割完麦子,自己也能多挣一些钱。从早晨7点到晚上11点,十几个小时,全在麦地里干活,甚至顾不上喝水吃饭,这就是他们日常的生活状态。

麦客老徐和张茂印不一样,从河南周口老家,奔行200多公里,赶到济宁加入收麦大军。“我们来了3台车,6个人,一个机器得配两个人,一个驾驶一个管后勤,忙的时候两个人轮流干,人休息,机子也不能停。本来以为这里活挺多,来到才发现,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机器。”老徐告诉笔者,明天他们又要启程,赶赴河北省收麦子。当了4年的农机手,他驾着自己的收割机,在中国各省到处奔波。“今年我们是先在老家干活,然后到周边省去收割,这儿农村的地块小,机器拐弯多,有的农户说再晒晒粒,等两天再收,信息掌握得不太准,明天我们去河北,河北忙完了,就直接去广东、海南那边收麦子。”当然,他们每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到东北三省跨区割麦。

对于像老徐这样常年奔波在外的麦客来说,居无定所、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了,而令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一手信息,无法联系到生意。“去东北收麦也是这样,好的时候你干上一个月,就能挣10万元;不好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活,还得倒赔差不多1万元的路费钱。”来自微山的麦客盛建说,现在外出找活,除了联系老客户外,基本上就靠碰运气。他希望,今后能有一个沟通平台,麦客们不再一窝蜂似地到处乱走,少走些冤枉路,多干些活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麦收季节最忙碌的人,他们一家三代皆为麦客
文|高贵华杨二所今年置换了新的联合收割机,比原先那台多了秸秆还田和强功率夜视灯功能,最主要的是这台收割机马力大、作业幅面宽、收割速度快。十亩八亩的麦子,在二所的眼里,也就是谈笑间
2024-06-21 20:48:00
兰考来的“麦客”
...公共厕所里简单洗刷整理,准备回兰考。 安全第一,开收割机要随时观察小麦收割情况。朱敬超与妻子带着行李准备回兰考。 朱敬超与妻子向记者告别,说他们明年再来。记者 刘俊涛 文
2023-06-06 00:28:00
焦点访谈:追“丰”新麦客
...每到麦收季,孙党辉便会临时组织几个老乡,开着各自的收割机四处帮人收麦子,接单零散且不稳定,合作社很难长远发展。近几年,农业在向着规模化、现代化更飞速发展,对“麦客”工作方式的
2024-06-14 23:24:00
麦客走四省,追着麦熟跑(一线调研·三夏进行时特别报道)
...:6月6日晚,蔡华在维修农机。图③:6月8日,蔡华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图④:6月12日下午,载着蔡华收割机的半挂车即将启程。图②③④均为程思豪摄(人民视觉)广袤田野,金穗飘香
2024-06-24 06:23:00
秦巴新麦客  “三夏”显身手
...日,安康市汉滨区大河镇先锋社区,农机手江伟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 本报通讯员 周亭松摄本报通讯员 周亭松 吴亚君 周濬麦熟一晌,全力拼抢。过去,麦熟时节四处帮人割麦子的
2024-06-03 06:18:00
追逐麦浪的现代“麦客”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麦客”在田野里追逐麦浪。张珂在收割机上小歇。 “麦客”夫妻准备出发。回望劳动成果。 测量作业面积。装载收割机。 扫码查看详情阳光还没照透渭北的麦田,
2024-06-11 04:58:00
...正带领着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和亲家公,驾驶着大型联合收割机在一片金灿灿的麦田里纵横驰骋,收割机所过之处,圆滚滚的麦粒被”吞”进机仓,换来田埂上种粮大户喜悦的笑脸。60岁的魏学举
2023-06-06 06:25:00
...空气如蒸。来自驻马店的“麦客”张劲松驾驶着一台联合收割机在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的一处麦田里忙碌着,麦粒倾泻而下。这是张劲松从事跨区收割作业第10个年头。每到麦收时节,张劲松就
2024-06-03 01:08:00
三伏盛夏,40℃的高温,司张辉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室里却凉风习习,分外舒爽。驾驶室外,收割台螺旋滚筒急速旋转,一株株麦穗被快速拨倒、收割、脱粒,转眼间,麦收满仓。司张辉从十几岁起就幻
2023-07-25 08: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