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冯玉坤 摄影报道
5月29日,嘉兴迎来入夏后的首个高温天,36.5℃的高温让人多少有点措手不及。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来自江苏徐州60岁的“铁麦客”魏学举,正带领着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和亲家公,驾驶着大型联合收割机在一片金灿灿的麦田里纵横驰骋,收割机所过之处,圆滚滚的麦粒被”吞”进机仓,换来田埂上种粮大户喜悦的笑脸。
60岁的魏学举从2003年开始加入“铁麦客”大军,转眼20年过去了,在全国范围来说,他算是第一代“铁麦客”。刚开始,魏学举和老伴一起结伴全国跑,后来随着两个儿子长大成人,老伴就在留了家里,换成两个儿子跟魏学举干,再后来大儿子结婚后,老魏家的“铁麦客”队伍里又加入了儿媳和亲家公赵伟。就这样,两家人,四辆收割机,从南到北,一路追逐着小麦成熟的脚步而迁移。一片500余亩的小麦,魏学举和亲家公抓紧点,两三天可以拿下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三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老乡们都想趁天好的时候,早点把丰产的粮食收回家,所以我们也会自觉抓紧时间,最忙的时候连夜干,全天机子不停。”魏学举说。
20年“铁麦客”生涯跑下来,魏学举的手机里储存了几百个全国各地种粮大户的联系方式。“相比之前三五亩一块地的散户,随着土地流转,现在更多的是几百亩地连片种植的大户。”魏学举说。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是和各地的种粮大户联系,这样收割效率更高。
近20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来嘉兴收麦子的魏学举,对于嘉兴自认为“熟得很”。南湖和秀洲,桐乡、海盐、平湖甚至一些镇和村的名字,老魏都熟记于心,张口道来。
尽管已经60岁,但魏学举对于这种“全国跑”的生活仍然兴致很高。他说,“只要身体可以,会带领着家人一直跑下去”。做“铁麦客“,魏学举养活了一家人,如今孩子们也在继承他的事业。奔跑在丰收的大地上,他们也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