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山西吕梁: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9 11:27:00 来源:阿宅社会

深秋时节,吕梁沿黄老百姓种植的红枣迎来丰收。10月24日,柳林县红灵芝鲜枣开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枣树上挂满红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合作社负责人张彦忠告诉记者,得益于对红枣的品种改良、矮化密植,枣树进了大棚,解决了雨季烂枣的难题,他们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上,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种植的新路子。

有着“中国红枣之乡”之称的柳林县,红枣种植面积28万亩,目前已经精管、嫁接改良4万亩,带动2万多农民增收,人均增收3000多元。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打通了柳林县与周边省市的旅游交通网,每年来这里的游客有5万多人。柳林县不断加大红枣产业化发展,“以枣为媒”连续5年举办黄河红枣文化节,提升了“柳林红枣”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延伸了红枣文旅产业链。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在让旅游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让吕梁更多的“特”“优”农产品走了出去。吕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第一站——兴县,刚刚被命名为“中国兴县杂粮美食之乡”。当地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究出专门适合酿醋的“京梁糯201”。这几天,正是高粱成熟的关键期,在兴县康宁镇绿色高粱适应性试验种植基地,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正在查看高粱的长势。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告诉记者:“我们核心种子区今年种植了100亩,专门为醋厂提供优质原料。今年雨水比较充足,管理也到位,亩产能达到1000斤以上,总收益达20万元以上。”

目前,兴县的杂粮品种有高粱、玉米、红豆等16种,种植面积接近40万亩。当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带动了3万多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在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打包发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发往全国各地,今年预计产值将达6000余万元。”

道路通百业兴。在吕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总里程854公里,覆盖兴县、临县、柳林、石楼等11个县(市、区)42万人,旅游公路全部建成后可连接当地70多个景点、30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和315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对助推沿黄地区乡村振兴、百姓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刘秋梅代表加大生态保护 促进红枣产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王洋“作为黄河流域吕梁段的石楼县、柳林县、临县、兴县,要将吕梁山区作为山西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黄河中游重
2023-02-27 09:58:00
王彦强:向着一块饼干的梦想追赶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王彦强:向着一块饼干的梦想追赶□ 本报记者 张文慧 通 讯 员 李 勤“鸿聪堂黄芪党参杂粮饼干现在还在试产,一旦规模化上市,预计三年内销售额可望突破亿元。”不苟
2024-05-14 09:45:00
(乡村行·看振兴)吕梁山归巢游子反哺家乡:小杂粮种出“新天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5月23日电 题:吕梁山归巢游子反哺家乡:小杂粮种出“新天地”作者 刘小红 李勤离家闯荡五年的王彦强,在积攒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回到老家山西柳林薛村
2024-05-23 11:44:00
红枣乡里话丰年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柳林县三交镇红枣乡里话丰年□ 实习记者 王卫斌喜看红枣满枝头,林下笑声是枣农。在黄河岸边的红枣之乡柳林县三交镇,红灵芝鲜枣种植基地的一百多亩大棚嫁接鲜枣挂满枝头
2023-11-22 10:10:00
行走黄河看吕梁|杂粮品牌响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客户端赵芳 武笑10月30日下午2时,人民日报“行走黄河看吕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县城出发,乘车沿西南方向,行驶一小时三十分左右便到达
2023-10-31 09:16:00
柳林南至北京丰台D270次列车!首次开行
...图铁路部门首次开行柳林南至北京丰台D270次列车这也是吕梁地区首次开行前往北京的始发动车组列车老区百姓出行更便捷针对此次调图变化,吕梁站在站台增设乘车地标,进一步改善候车环境
2024-01-20 10:5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太原12月25日电(记者雷昊)今日,柳林县乡村e镇“嘬美三川”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太原举行。柳林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素有“华北门户
2023-12-25 16:31:00
(乡村行·看振兴)小酸枣大产业 科技助力山西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吕梁10月7日电 题:小酸枣大产业 科技助力山西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 范丽芳 刘生锋国庆长假,地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黄河岸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碛口古镇
2023-10-07 18:54:00
枣叶子变身“金叶子”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枣叶子变身“金叶子”——临县阳府井枣芽红茶产业帮扶基地建设纪实图为嫩枣芽采摘基地。图为枣芽红茶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刘华一身诗意仲秋始,一派清爽秋渐深。走
2023-09-14 10: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信为媒,笔墨书香架起豫哈文化连心桥
大河网讯 墨香氤氲,情谊绵长。8月8日,在郑州市图书馆内,人们见证了一场以笔墨书信为纽带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这场深度联结河南与新疆哈密两地的“豫哈领读人 同享书墨香”活动当日圆满闭幕
2025-08-10 20:43:00
被贵州美景美食折服,北京爷爷旅居贵州晴隆不想走了!
“庭院式的住宿环境,美得让人心醉,气候更是凉爽宜人,我在这里的旅居时长马上就要打破我从2023年旅居以来保持的45天纪录了
2025-08-10 20:17:00
市水利和湖泊局:打好提前量 守住关键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针对本轮强降雨,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聚焦落雨区,打好提前量,守住关键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8-10 20:17:00
为应对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升市民健康防护意识,8月10日,太原公交二公司组织志愿者,走上公交站台、深入车厢,开展“防蚊灭蚊
2025-08-10 22:07:00
户外劳动者的夏日“清凉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冰淇淋在手里撑不过五分钟,鞋底踩着路面会发烫,入伏后的威海街头,连风都带了温度
2025-08-10 20:10:00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