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唐浩源
电视剧《一路向前》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后,反响强烈。该剧作为少有的讲述交通设施建设的题材,以修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为背景,讲述了筑路铁军在此期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创新,跨过艰难的伟大历史故事。
《一路向前》在第一集的开头,用一场激烈的战斗吊住观众的胃口。这场为保护铁厂而展开的激烈战斗,昭示出西南地区彼时并不太平,筑路工作无时无刻不受到特务和土匪的生命威胁。对此,修建部队不得不两头兼顾,既要保证修建铁路的工期与质量,还要维护地方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随着电视剧的发展,故事进入双向叙事:一条主线是田教授不顾高龄带领勘探队,为了铁路建设的资料更详实具体,亲身进入危险的崇山峻岭勘探数据;另一条主线是电视剧开头保护铁厂的先锋连,团长马祖堂把“开路先锋”旗帜交给先锋连连长罗向前,要求他立即开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务必保质量赶工期完成相应的铁路段建设。
在这两条主线中,人物的塑造并不脸谱化,而是显得有血有肉。如粗中有细的连长罗向前,温和严谨的指导员吴强,直率敢言的副连长张彪等。在这之中,沙凯的塑造极为亮眼。作为技术员的他,能力过硬,但一副公子哥的做派,对不得不身处工地一线抱怨连连,引起连上一些战士的不满,认为他干得少吃得还好。但当他听闻红军过草地的感人故事后,拿出自己花钱买的上好白米,分享给战士们一起煮南瓜饭,也当面说出自己属实吃不惯工地伙食,希望大家见谅。这把一个人物的复杂性格彻底树立了起来。
此外,作为主角的连长罗向前,演绎表达也显得格外生动立体。在刚出场的战斗中,他为抢时间,扛着竹筏、不顾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在保护专家而导致骨折的住院期间,他一直在适应拐杖,认为哪怕瘸了,也要站在连队最前面挑大旗扛大任;在铺设地基时,为减少工期,大老粗的他刻苦钻研相关书籍,结合实际从路面浇水,再到混合碎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发明分层填土打夯法,解决了路基稳固性不足的问题。这些种种行为,让观众认识了一个“犟”劲十足敢打敢拼的筑路先锋。
同时,他又有温情的一面。面对副连长张彪因为修路闹情绪出走,以及技术员沙凯不顾全连战士辛苦抢夺科研成果时,他都顾全大局照顾他人,向上级请求希望从轻处罚。沙凯打报告希望在连食堂开小灶,他担心影响不好一口回绝,却暗地出钱买肉买菜,在技术员的住处给予伙食照顾。
导演对电视剧《一路向前》的感知把控出色。为了拍摄,他拜访当年成渝铁路的修建者及他们的儿女,收集文字资料近千万字,并由此深刻认识到:成渝铁路内江段,占了全线总长的四成,先后有10多万民工投身其中、建设其中,是极具代表性的建设历程。于是,《一路向前》用镜头全方位展现内江百年风貌的风风雨雨,体现出该剧不单单是一条成渝铁路的建设故事,更是内江乃至成渝的地区发展故事。
在因为祖坟问题而导致的祠堂纷争中,导演借村长之口说出当地村民为何听到铁路修建愤慨抱怨。正是因为历经晚清和“民国”时期,这条本应修建的铁路由于战乱影响,一拖再拖,无奈的当地人不得不走在险峻的山路和渡过湍急的河流,有的人为此送了性命。这样下来,田教授这般报国修路的仁人志士心灰意冷,期待铁路建成的百姓也感觉修建铁路只是一个口号,仿佛仅仅为了糊弄戏耍一下。对他们而言,蜀道之难,永远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新中国不是“民国”,更不是晚清,正如《一路向前》的剧名“向前”二字,无数的“罗向前”站了出来,用双脚丈量成渝铁路的长度,用双手夯实成渝铁路的厚度,在交通建设上从无到有,用一钉、一木、一轨汇聚出发展的道路。一条条这样的“成渝铁路”就此一路向前,成为中国运输的大动脉。地区发展也因此奔腾不息,相互交集相互滋润,共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