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亩均论英雄 南京探索以工业化思维锻造8条农业产业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7 07: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3月下旬,南京市高淳区禾田越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合作社理事长魏清利用1000多亩冬闲田种植油菜,油菜籽加工成菜籽油销售,亩均效益比简单卖油菜籽翻一倍。“我们种的是菜油两用品种,开花之前的菜薹能卖10元一斤,一季油菜能有两重收入!”魏清说。

魏清对一棵油菜“吃干榨尽”,是南京以产业链布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注脚。三年前,南京打破传统农业思维,以工业化思维、市场化导向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从追求亩产到以亩均效益论“英雄”。如今,南京农业将一整套工业运行体系初步建立起来,走出一条特色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市场为先,土里“长”出产业链

700多亩鱼塘里养着龙虾、鲈鱼,农园里迎来一拨拨摘菜、钓龙虾的孩子们……南京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洋最近又“不安分”起来,他谋划着把400多亩樱花园再扩种60亩,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当作苗木销售。

张思洋不是一个固守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农民,他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大家都养小龙虾那会,他引进全自动深加工流水线,提高商品附加值;做蔬菜基地,打造都市农园,吸引孩子来乡间研学;南京发展特色鱼产业,他又热情高涨地养殖鲈鱼、做起鲈鱼预制菜……做农业一产“不过瘾”,从地里、水塘里延伸出二产、三产,打破季节局限,“一年忙到头”,去年年产值超3000万元。

传统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只关注生产环节。如果说种业、化肥、农药、机械等工业元素在生产端改造了传统农业,那么“张思洋们”开始用产业化思维改造整个农业。他们既做生产又做加工、销售,发展农旅融合,还打造品牌、开发需求,实现效益层层叠加。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经营思路不断在变。

“农业要‘改头换面’,要以市场化导向、产业化思维来发展。”南京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屹分析,“南京城镇化率超过87%,具备典型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特征。延伸产业链,农民进入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能获得更多附加值、提高收入。农民要从卖原料走向卖产品,从种得好转向卖得好,开始追求质效转变。”

2021年起,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链,南京筛选确定优质稻米、多功能油菜、绿色蔬菜、现代茶、都市花卉、精品蟹虾、特色鱼、南京鸭8大产业链。如今,8条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农业主导产业三产融合总产值达398亿元,较2020年增长62%,农业发展从倾向生产向布局农业产业体系转变。

科技“生根”,撑起产业“金钟罩”

江宁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座座现代化大棚里蔬菜长势正好。这里是南京近郊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保供基地,蔬菜复种面积达5.94万亩,年产近14万吨。

与工业标准化生产不同,传统农业生产容易受天气、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但在这里,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初显成效。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有3500亩标准化菜地、33万平方米钢架大棚、4万亩玻璃温室,不仅从硬件上改变蔬菜产业怕涝怕旱、“靠天吃饭”的命运,而且为孵化主体提供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这里有全省首家“蔬菜机械化生产服务队”,不仅可推荐本地最适宜品种,还提供全程生产技术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园区绿色蔬菜比重超90%,市场价格比同类产品更高,以矮脚黄、韭菜为主的叶菜类蔬菜效益位居全市前列。

受制于高风险,农业获得科技创新的支撑有限。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实现集成应用,才能锻造农业抗风险能力、提升竞争力。张屹分析,南京科教资源多、消费力强、市场需求大,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单元面积的农业投入,增加亩均效益,可以用事实来改变做农业就是低投入、低产出的刻板印象。

去年,南京围绕突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支持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创新和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70多个。“种地”“养鱼”向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7%,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政府牵头,汇聚要素“聚宝盆”

“发展空间受限,有什么新的农业用地政策?”“人工太贵,能不能引进替代人工采茶的农业机械?”“企业要发展,能不能扩大农业贷款优惠力度?”

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举办的“科金兴农”服务日对接会上,十多家受邀农业主体代表,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抛出求助信息。这些问题带着泥、冒热气,有些在现场得到解答,现场解答不了的后续有关业务处站分头负责跟进解决。不少主体代表告诉记者,“明显感觉到我们受到政府重视,不是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类资源与链条有效对接。这样的“科金兴农”会议,南京3年举办了41场,协调帮助农业主体解决困难和诉求近500个,成为推动农业资源高效对接的平台。

张屹介绍,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拿出政策“大礼包”强化对经营主体钱、地、人等要素保障。金融方面,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金陵惠农贷”政策,累计为主体节省利息支出超1.05亿元,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2%;用地政策上,会同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立产业融合用地协作机制,建立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库清单,目前入库项目276个,面积约2200亩,这将有效缓解经营主体用地难问题;针对农业人才,实施“智汇三农”人才工程,培育300名农业农村“头雁种苗”,300多名大学生“新农人”享受全额学费补助,1217个主体享受创业创新补助。

“让农业实现从抓产品向抓产业、重一产生产向重三产融合等一系列转变,建立健全全产业链产业体系,这正是南京农业走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市的关键。”张屹说。(王丽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建证美好】中建科工亮相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
...智慧建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难点施工工艺、钢结构工业化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和突破,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助力。
2024-12-12 16:20:00
...区新材料科技园,石化企业集聚,在购买实验材料、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面非常方便。创新带来客户。美国埃克森—美孚、德国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也纷纷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埃克森—美孚一直
2023-10-23 08:13:00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溧水新实践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张蕴: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溧水新实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通讯员 溧宣“全市‘新春第一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新’意满满、干
2024-02-27 07:23:00
江宁:发力新型工业化,汇聚发展新优势
...资源转化、重大项目集聚、领军企业跃升江宁:发力新型工业化,汇聚发展新优势▲中兴通讯南京滨江5G智能制造基地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富集的创新资源,如何高效转化为现实生
2024-02-22 05:42:00
新知|拥抱元宇宙,数字分身释放“无限可能”
...素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元宇宙产业体系,整合南京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动的平台,助力各项元宇宙相关应用的提升与落地。空中撸猫、空中按电梯、空中点餐……
2023-08-29 22:28:00
链接上下游,变“应用场景”为“科创盛景”
...2023—2025年)》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自去年8月以来,我市持续打造“宁创新品”系列活动,围绕
2023-12-12 06:27:00
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上各界共探,三次产业如何加速触“网”融合
...采、数算、数用”成为产业数字化破局的关键。“我们以工业化思维和技术来发展农业,赋能产业融合。‘建+管+运’,打造农业数字经济平台。”商广勇介绍,浪潮云洲围绕一二三产部署各类数
2023-06-20 19:44:00
...造供应链项目建设正酣,首期46亩地块刚破土,就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闻风而至。程桥是“江苏服装名镇”。随着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新项目落户扎根,小镇正式与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紧密
2023-09-11 06:06:00
...设2万套人才公寓……在南京市江宁区,一系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正在落实。江宁区的实践是江苏省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全省上下正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更深层次深化改革、更
2023-10-26 19: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