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让文化遗产活化“生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2 03: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让文化遗产活化“生长”

——记“文化中国行”苏州行

【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张盖伦 金 凤 李 坤 融媒体摄像 李忠明

开栏的话 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不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即日起,科技日报开设“文化中国行”专栏,请读者朋友随我们的记者编辑一道,走进古村古街,见证非遗传承,亲历文化实践。从一个个既连结历史又闪耀当下的故事里,在一个个既饱含传奇又融入生活的风物中,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律动和脉搏。

一条老街,是城市历史的承载者;一座古镇,是居民生活方式演变的记录者。谷雨时节,“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启动,去探访老街、古镇,去探寻文化根脉。

如何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如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焕发新的魅力?坐拥文化遗产的城市,正在展开新的探索。

采用创新手段——

让文化遗产“留”下来

漫步在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走过亭台楼阁,聆听流水淙淙,不仅能体会水乡情调,更能真切感受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

同里,是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

同里古镇在进行遗产修复时,坚持科学修缮,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原则。能用原有材料,就用原有材料;能用原工艺,就用原工艺。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比如用红外热像仪检测遗产病害,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和点云数据建模。“配合详实的历史资料,科学保护遗产真实性。”

技术,为古老文物施展了时间的魔法。岁月会流逝,但文物资料数据,可留存下来。

接着来到位于苏州古城西侧的苏州32号街坊,城市更新,正在这里进行。

老城的每处遗迹,都有故事。苏州市姑苏区开展了“古城细胞解剖工程”,通过解剖式普查,排摸古屋、古井、古树、古桥,守住保护更新底线。

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街坊为基本单元,以95%以上入户率的标准开展传统民居、推荐历史建筑、其他建筑等信息采集;以文物建筑单体为对象,以“毫米级”测绘精度为目标,开展文物建筑空间信息采集、三维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库建设和孪生应用研究,选取试点探索古建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建设。

数据采集之后,还要用起来。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成果数据转化,推动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保护更新项目的实践活动。

在保护中利用——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入夜,白天熙熙攘攘的拙政园安静了下来。此时,游客可以化身“雅士”,来一场拙政园夜游。

“拙政问雅”是拙政园于2020年12月推出的以中部花园为呈现主体的园林艺术夜游体验项目。在这里,古典与现代交融。靠着声光电技术,古画上的鸟飞了起来,树叶摇曳了起来,河水流动了起来。窗棂背后,光勾勒出春夏秋冬;白墙为底,光又飘成落英缤纷。

“拙政问雅”项目负责人李闻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拙政问雅”引入全新跨媒介方式和科技手段,凝练新的视觉体验与审美感受,由古典园林夜游延展至现代主义建筑的博物馆,实现了园林美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项目使用的云控LED圆形户外格栅屏、用于照明的气动升降装置、古建筑照明系统等设备,均为行业首创,并获得专利。”李闻乐说。这些技术,也与原有的园林紧密融合,在静止的建筑上,演绎动态场景。

坐落于苏州32号街坊的畅园,在民国时期是大律师潘承锷的院子。如今,秉持着“以保护促利用”的原则,畅园得到了保护修缮。“养在深闺”的园林,被打造成一个居民、游客、企业共享的城市会客厅,也提升了整个街区生活品质。

“在苏州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上,我们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物建筑的利用,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介绍。近年来,苏州对古城区和历史街区的空间资源开展综合利用:一方面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修缮保护房屋;另一方面把空间资源腾迁出来,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

科学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而是要让古老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多维价值。特别是苏州大运河沿线有5条运河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9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还有昆曲、古琴等6个世界非遗名录项目,都与大运河有着深厚渊源,人文历史的丰度
2025-03-25 12:51:00
立法护航,绘制运河“最江南画卷”
...全完善保护规划体系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苏州有山塘河、上塘河等4条运河故道和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云岩寺塔等7个点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那时起,苏州
2023-05-02 06:15:00
古城保护创新招!苏州人保财险创新“文物保险+服务+科技”风险减量管理模式
江南时报讯 在刚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上,在诸多在场领导的见证下,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与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文物保险+服务+科
2023-11-06 20:49:00
...校长肖洋在受访时建议,完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遗产点标识。对大运河遗产的介绍,要表现出遗产点、园、带的位置关系,标注遗产所属河段、遗产区范围边界、文物资源分布等信息,实现
2023-01-16 19:08:00
...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也是全球首个被授予“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的城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苏州古城古镇古街古建古园林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文化根脉能够源源不断川流不息发扬光
2024-04-22 02:17:00
...州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物资源丰富,古城文化遗产丰厚。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情厚望。在苏州,有着许许多多像李忠琴一样
2023-08-03 11:53:00
苏州黄埭镇人大视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江南时报讯 日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人大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专题视察活动,为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水平贡献人大力量。在黄埭老街,视察组察看马宅、沿河公房、面粉厂第四车间等
2024-06-14 08:41:00
...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在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的同时,还明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生态保护、航运管理、文化产业、大运河代表性景点景区建设等内容,展现整体保护
2023-04-28 21:53:00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古街古瓷日日新
...人家的特色风貌和生活方式,也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苏州段的运河遗产中,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享有独特的地位,更是有“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的说法。然而,曾经一度由于欠缺保
2024-02-14 12: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赤水市两河口镇:民宿联营聚沙成塔 文旅融合快速出圈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赤水市两河口镇依托紧邻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的区位优势,通过盘活闲置房屋、整村联营等方式,推动镇域内民宿产业向特色化
2025-11-06 22:43:00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