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表,出身于龙血凤髓的汉室宗亲,在世道纷杂的东汉末年里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举动,造成世人的误解,引起后人的猜测。
刘表,在《三国志》里,与董卓、袁绍、袁术合为一传,即《魏书六·董二袁刘传》;在《后汉书》中,刘表与袁绍并为一传,即《卷七十四·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三国志》是纪传体国别史,而《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与纪传体通史《史记》及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一起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
在《三国志》里,作者陈寿将刘表与董卓、袁绍、袁术列为同一传的用意有三。
其一,格局安排。
董(卓)二袁(袁绍、袁术)刘(表)立为同传,基本符合当现代“两室一厅”的格局:一种是董卓居“客厅”、二袁居“主卧”、刘表居“次卧”;另一种是董卓还是占“客厅”,而刘表与袁绍占“主卧”,袁术占“次卧”。第一种说法,袁绍袁术是一生一世的亲兄弟,血缘相通。第二种说法,袁绍刘表是终生不渝的好盟友,利益相连。在《后汉书》中,作者范晔大致遵循陈寿的传记格局,只是有些不同,依旧将袁绍和刘表并为一传,相当把二人放在一间双人标房里,其格局与《三国志》大同小异。
其二,实力相当。
在《三国志》中,特别是《魏书》六、七、八三卷都是为汉末14个割据诸侯立传,即《魏书六》有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四人;《魏书七》有吕布、张邈、臧洪三人;《魏书八》有公孙瓒、公孙度、陶谦、张扬、张燕、张绣、张鲁七人。在为这十四人立传的同时,还对关联密切(如心腹爱将、子、孙)十人进行立传。在对十四位割据诸侯进行立传,通常是按实力强弱进行排序,如《魏书六》为一流实力,《魏书七》为二流实力,而《魏书八》就是三流实力。董卓的实力虽在《魏书六》未有明确记载,但对其部将李傕的实力反有“比至长安,众十馀万”的记录。李傕的实力是在董卓被杀,吕布、牛辅、李肃等人内讧后才收集到的兵卒。由此可见,董卓全盛时期的实力有多么强大。《魏书六》对袁绍、袁术及刘表的实力都有明确记载,如以“众数十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来形容袁绍的军力;以“南阳户口数百万”来暗示袁术的实力;以“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来表示刘表的兵力。反观同一时期的曹操,其实力明显弱于董卓、袁绍、袁术、刘表之流,甚至在官渡之战前都不得不依附袁绍而生存。
其三,评论客观。
陈寿在本传文末有一段较中肯的评论。这些评论极明显地体现出董卓、袁绍、袁术和刘表四人合传的用意:董卓等四人虽然都完全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但是由于各自原因而导致失败。董卓因“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袁术则因“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而自取灭亡;袁绍、刘表两人空有“咸有威容、器观”的好口碑,却由于“外宽内忌”爱面子、“好谋无决”误良机、“有才而不能用”失人才、“闻善而不能纳”偏听信及最根本原因“废嫡立庶,舍礼崇爱”继承人之争而最终导致覆灭。董卓、袁绍、袁术和刘表四人灭亡,正是史书当中成王败寇体裁一个标准案例,也就是对魏武帝曹操成功的反衬,成为其霸业的背景墙。
刘表,这个名噪一时的荆州之主,与董卓、袁绍、袁术合传,严格遵照史书记载“时代大抵相同且行事大致关联”的人物合为一传的原则。
笔者按:怪异,指奇特,与众不同。刘表,以单骑入荆州为分界线,前后行事截然不同,极其奇异反常,引起诸多误解。特别在《三国志》里,刘表传记与董卓、袁绍、袁术合为一传,并归在《魏书》中,更有些丈二和尚的感觉。正所谓:存在即合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