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种地种到沙漠里,小年轻“爆改”塔克拉玛干!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0 11:43:00 来源:光明网

五四青年节当天,塔里木大学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的硕士研究生杨云清忙着和村民一起打理果园,西瓜、哈密瓜从绿枝藤蔓间冒出,错落有致,长势喜人,等着采摘后抢鲜上市。杨云清如数家珍地介绍说,我们种的番茄算是“尖子生”,一个多月后,它们将出现在多地的餐桌上。

种地种到沙漠里,小年轻“爆改”塔克拉玛干!

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的硕士研究生孙武带着村民打理枣树。

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如今,全国已有1800多个科技小院。在西北边陲新疆,塔里木大学申报的13个科技小院获得支持建设,一批教师、学生扎根农村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乡村振兴挺膺担当。

在塔里木大学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的硕士研究生孙武的眼里,他们所在的玉叶村的村名寓意着“片片玉叶染沙海”,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找不到一片树叶。这个位于新疆南部小村的农田荒了又荒。村民们心里着急,种枣树来防风固沙,但面对60摄氏度的高温和沙尘暴,他们一次次败下阵。科技小院来了,师生们把“根”扎在田野间,为玉叶村带来了绿色生机与希望。

为了破题,孙武和搭档苑恒州每年驻扎玉叶村300多天。一个小院,几间平房,早上,他和农户同时出门,扛着农具和器材在农田里挥汗如雨,晚上开研讨会、整理数据,他把整个村子当作“实验室”。

种地种到沙漠里,小年轻“爆改”塔克拉玛干!

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的硕士研究生孙武(右二)教村民栽培技术。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为乡亲提供更好的红枣种植技术。”前不久,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云南举办,孙武所在的科技小院获得三等奖,他上台讲述了自己驻村的初衷。现在,这个小院成立1400余天,协助当地发展沙漠设施栽培鲜食枣,目前累计种下沙漠设施栽培枣树8.8万余株。

选择来到科技小院的年轻人都有着和孙武一样的雄心壮志。

苏宇霞是新疆皮山无花果科技小院驻点研究生,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南方女生。以前,农场设施大棚的无花果树长得很高,坐果节位也高,导致产量不佳。在科技小院,苏宇霞主攻无花果矮化技术及控冠技术研究,控制无花果的长势,降低坐果节位,提高产量。

种地种到沙漠里,小年轻“爆改”塔克拉玛干!

新疆皮山无花果科技小院的学生们给当地村民做果园管理相关培训。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很急,卷着沙子到处肆虐。苏宇霞第一次看到书中所描写的沙尘暴场景,“一点都没夸张,沙子打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苏宇霞说。在沙尘暴里走一遭,她的鼻子、耳朵、嘴巴里都是沙子,洗衣服时,水盆底会沉淀一层沙。

更令苏宇霞头疼的是,初创的科技小院没有实验所需的精密设备,她所在的皮山农场距离学校700多公里,她和同学只能两头跑。在实验室里,她要在无花果的叶子、土壤、根茎里,试验出最能适应沙漠“脾气”的方法;回到村里,需要背牛羊粪给土壤增肥,配比不同种类的激素在树上做实验。忙起来时,苏宇霞没法按时到食堂吃饭,她和同学买来简易的厨具,饿了,就自己在宿舍里做着吃。西红柿炒鸡蛋、清炒土豆丝是他们常做的饭菜,因为简单、快捷。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但在我看来,我们有为梦想努力的韧劲。”听到有人说“好不容易从村里出来,怎么还要回到村里去”的话,苏宇霞的回答是,“从农村出来,更应该有着振兴乡村的情怀”。她和科技小院的同学一样,希望用所学技术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

然而,在沙漠种植并非易事,气候条件恶劣、投资成本多、生产成本高、劳动力不足、种植技术匮乏等都是“拦路虎”。

杨云清和同学们利用专业所学,从一张施工图纸开始,参与设计并建造了新型沙漠连栋温室,研发出光热、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和配套技术,帮助瓜果在适宜的温度里生长,远离沙漠冬夜低温的侵害。

“在沙漠里研发不同种类的温室,就是为了以更少的消耗,创造更大的收益,这也是智慧农业的意义。”杨云清告诉记者,这个温室采用了水肥一体化、地埋管加热等技术,机械化运作模式减少人工成本,只需一人在手机上操控,即可实现定时定点全流程管理。

吴翠云是塔里木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被人们称为“红枣公主”。这位老师经常和学生们说,农业科研一定要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才能解民生、治学问。

在杨云清看来,解民生、治学问关键要离村民近一点,更近一点。在向当地村民教授种植技术时,方言沟通不畅、术语晦涩难懂都不成问题,只要拿着育苗到温室里实操一番,村民们基本能心领神会。

杨云清坦言,当地农户勤劳质朴、向上好学的精神也感染了自己,“能沉淀下来,好好钻研一件事,心无旁骛,生活就变得踏实”。

在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下,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里四季果蔬飘香,年产量达7万吨,年产值超两亿元,稳定带动了当地逾2000名农户增收致富;不远处的玉叶村已经建起红枣大棚150个,200多位村民凭借科技小院里学到的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工作;皮山农场的无花果科技小院还向当地人办起了“田间课堂”,累计培训20余场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为果农解决相关问题100余个,技术指导覆盖面积约290亩。

今年6月,一批科技小院培养的年轻人即将毕业。

苏宇霞打算将新疆“果味儿”带回贵州茶山,希望在家乡种出“带着果香的茶”。

随着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快递从去年7月开始陆续进村了,孙武正在准备培训当地农户在网上销售红枣,让农产品直连消费者餐桌,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沙漠。

杨云清将带着实现智慧农业的理想,奔赴新疆喀什,他期望自己“如同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深深扎根在祖国边疆”。

来源:共青团中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夜冒出700个湖泊!塔克拉玛干沙漠频发洪水,西域有望变江南?
...塞上江南?这样的场景你能想象吗?这不,今年8月份,塔克拉玛干沙漠爆发了一场特大洪水,将这一想法变成了事实。据说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夜之间就形成了700多个湖泊。不出意外的话
2024-11-06 10:48:00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景区“闪耀明珠”项目焕新迎客
...克苏具有代表性的援疆项目和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情况。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外景。(8月12日无人机摄)8月12日,在“沙漠之门”景区,游客骑骆驼游览塔克拉玛干沙漠。
2025-08-13 21:30:00
中国最大沙漠到底有多深?将沙子全部挖走会有什么?真相出人意料
...芜之地,而是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作为东方大国最大的沙漠,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它的神秘与辽阔,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沙漠之美,塔克拉
2024-11-14 10:47:00
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陨石 上海天文馆破解其“身份”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陨石 上海天文馆破解其“身份”俞陶然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发现的陨石碎块。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俞陶然记者从上海天文馆获悉,新疆牧民去年12月在塔
2024-01-29 06:04:00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神秘壮阔,但也暗藏危险: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之处,农田被掩埋、交通被阻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为治理风沙,人们想
2024-12-11 03:18:00
塔克拉玛干沙漠绽放玫瑰的启示
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场关于生命与浪漫的奇迹正悄然上演。近日,用于锁边工程的10万株玫瑰迎来了盛开期。黄沙漫卷西风,与玫瑰花海相映成趣。娇艳欲滴的玫瑰宛如繁星洒落,于荒芜
2025-05-27 16:06:00
历时40天,重庆小伙和搭档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均负重八十多斤,走完都瘦了二十多斤
...报道,2月8日下午5点,总历时50天(实际徒步40天),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的若羌县到西端麦盖提县N39°沙漠探险基地,中国职业徒步者周扬、张治国两人徒步1005公里,完成了
2025-02-13 18:56:00
我的记者故事 | 在塔克拉玛干当文物普查员
...家文物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来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体验当一天文物普查员。风沙漫天是那天最直观的感受:相机拿出不到30秒,沙子就在屏幕上盖满了一层;即便是放在帐
2025-07-21 16:39:00
图昆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建设
...图昆公路全线贯通,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新疆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图昆公路全长276公里,通车后,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的行车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有效改善了当
2023-12-04 10: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暖心!十堰“红十字”志愿者街头施救显担当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10月1日,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与配套处十字路口发生暖心一幕。一名红十字应急志愿者在偶遇交通事故时挺身而出
2025-10-01 21:08:00
租赁商铺投入十余万装修,却因断电闲置五个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王佳潼近日,潍坊市民李先生向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他在滨海区爱琴湾码头租赁了一间商铺,计划经营餐馆
2025-10-01 20:50:00
东昌实验小学举行国庆中秋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曹莹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营造浓厚节日氛围,2025年9月28日
2025-10-01 21:22:00
当中秋遇上国庆 中外学子共话“团圆”
大河网讯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对在异国求学的留学生来说,能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与中国朋友们共度佳节,便多了一份“家”的温暖
2025-10-01 20:25:00
农行宁阳城区支行开展“双节”送祝福活动
鲁网10月1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佳节至。农行宁阳城区支行秉承“服务为民,情系客户”的初心,开展“双节”送祝福活动
2025-10-01 18:13:00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烟台市中小学违规办学举报电话公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为保障学生合法休息权益,持续推进规范管理,9月30日,烟台市公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中小学违规办学举报电话及邮箱,接受社会监督。2025年国庆、
2025-10-01 10:50:00
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官方预约通道显示,截至9月30日21时30分,花江峡谷大桥景区10月1日和2日预约名额已满。游客计划前往时
2025-10-01 05:29: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王惠华近日,东明农商银行武胜支行成功拦截一起诈骗汇款,凭借工作人员的专业警觉与高效处置
2025-09-30 16:04:00
企业访谈|威海华坦东非产业园:助200余家鲁企开拓非洲
在本次“万企出海鲁贸全球”国际营销体系推进会上,威海华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香云作为非洲市场的国际营销伙伴代表,向与会企业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坦桑尼亚投资建设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的创新模式和服务体系
2025-09-30 16:04:00
创中国选手历史最好成绩!宁诺学子李优征战UCI公路自行车世锦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婉军实习生李成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军利)9月21日至28日,2025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UCI)公路自行车世界锦标赛在卢旺达举行
2025-09-30 16:06:00
航空路小学“七彩光”小记者社团探访八七会议旧址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吴娟)“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9月28日,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内,江汉区航空路小学“七彩光”小记者社团的集体朗诵声慷慨激昂
2025-09-30 16:08:00
突破技术壁垒!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乳腺活检旋切手术,为患者解忧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9月29日,两腺外科负责人徐君玉带领其团队,成功为一名 68 岁女性患者实施了乳腺活检旋切手术
2025-09-30 16:09:00
鲁网4件作品摘得“金沙滩啤酒城杯”奖项 省级主流媒体以专业传播为青岛啤酒节赋能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薛同春)近日,由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新区组委会办公室与青岛西海岸啤酒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金沙滩啤酒城杯”优秀宣传作品评选落下帷幕
2025-09-30 16:10:00
三明学院两名教师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贾鹤鸣与学生合影。三明学院供图东南网9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吴爱娣)近日,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
2025-09-30 16:14:00
“短剧导演熬夜猝死”造谣者被行拘 东阳公安回应:重拳出击网络谣言
大皖新闻讯 9月29日晚,浙江东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日前网上流传的“短剧导演熬夜猝死”信息,经核查,系谣言。9月30日下午
2025-09-30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