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服务增量  幸福增值(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8 06: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记者体验多地老年食堂升级版——

服务增量  幸福增值(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本报记者  齐志明  宋豪新  周  欢

服务增量  幸福增值(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在江西萍乡市丹江街道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后厨,营养师欧阳常昌(右)正在指导厨师做菜。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服务增量  幸福增值(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北京市朝阳区柳芳北里社区居民蒋老先生在接受送餐服务。

王 君摄

服务增量  幸福增值(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在四川成都市新津区张场社区,记者宋豪新(右)在社区食堂体验“刷脸”支付餐费。

赵志康摄

民以食为天,放心便捷地就餐能提升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调“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形式多样的老年食堂,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让老年人吃得更营养、更便利、更舒心。当前,广大老年群体有哪些就餐需求?各地老年食堂有哪些升级服务?记者进行了体验采访。

——编 者

江西萍乡——

膳食搭配 营养健康

“糜师傅好,今天我来后厨体验,请您多指导。”上午9点半,记者换上工作服,戴上帽子、口罩、手套,走进江西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道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后厨,向主厨糜思香问好。

“欢迎!中午吃大蒜炒扣肉、肉末鱼豆腐、清炒大白菜、香菇鸡汤,咱10点45分开始炒菜,11点15分准时开饭。”糜师傅随即介绍今天的工作流程,“扣肉要提前蒸,我先洗洗肉,再切成片。”

糜师傅边切肉边说:“得把肉块切得小一点、薄一点,一会儿白菜不能用手撕,也要用刀切,切细碎。要不营养师那通不过!”

“我这儿的营养理论都靠您那执行才有效果呀!老人们咀嚼、吞咽、消化能力弱,食材要注意切小、切碎,烹煮时间也会长一些,让菜更软烂。”站在一旁的欧阳常昌笑着回应,他是萍乡长天松康丹江养老服务中心的院长兼营养师。

10点20分,备菜完毕,欧阳常昌又拿出十几个脐橙,切成块后,给老人送了过去,“饭前一小时,正好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

11点,糜师傅打开蒸柜,端出扣肉和鸡汤,水蒸气混着菜香味扑鼻而来。“扣肉、鸡汤可是大荤菜,老人的饮食不应该清淡低脂吗?”记者不禁疑惑地问。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菜品选择、荤素搭配并不是程式化的,也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欧阳常昌释惑,“天冷,适当多吃一点荤菜,可以给老人补充热量。进补的时节可以多安排鸡汤、排骨汤等偏荤的汤品。”

“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你看,菜里还放了不少辣椒。”欧阳常昌接着说,“这就涉及另一个重要的膳食原则——在保证营养健康的前提下,菜品口味要适当本土化。萍乡人嗜辣,口味偏重。老人吃了一辈子,吃习惯了,消化系统也适应了。我们做菜的时候就要考虑这点。老人吃得可口,心情愉悦,营养吸收也更好。”

乍一看,后厨准备的都是家常菜,没什么特别。一问营养师,记者才知道怎么排菜谱,大有讲究。“首先,我们要动态掌握老人整体身体健康状况,了解老人口味特点和老人子女意见,据此制定总的膳食原则。具体制定菜谱时,我们会估算蛋白质、脂肪、碳水等成分的量。最后,营养师会根据时令等因素对菜品搭配提调整建议。”欧阳常昌说。

“上菜啦!”糜师傅那边最后一道清炒大白菜已经出锅。饭堂里老人们已经开始排队,一份份地打菜。

不到12点,一些老人已经吃完饭。“大娘,吃得怎么样?”欧阳常昌习惯跟吃完饭的老人聊两句。

“菜新鲜,口味也好,煮得烂,嚼得动。”89岁的黄雪明老人说。

“中午太阳好,您走动走动,消消食,再午休。”欧阳常昌说。

北京朝阳——

送餐上门 多份关心

“今天上午风挺大,气温也比较低,尽量穿厚点,手套、帽子、围脖等都配齐,防风御寒效果会好些。”一早,记者就收到外卖平台骑手马志鹏发来的提示信息。按照计划,记者当天将跟随这位年轻骑手给社区老人送餐。

上午9点50分,记者与马志鹏在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柳芳北里社区服务站汇合,该服务站二楼西侧专门辟出一间屋子作为“助老e餐”居家养老服务调度中心。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养老驿站负责人。“为什么要开展老年送餐服务?”记者问。

“我们街道有一些老人腿脚不方便,尤其天冷风大就不愿出门吃饭,送餐到家门口就很有必要了。”香河园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主任步彦群介绍,香河园街道60岁以上老人有13283位,80岁以上老人有2708位,重度失能老人有701位。

2024年初,香河园街道通过“街道统筹—驿站供餐—平台送餐”三方合作,为辖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中的高龄、独居老人义务开展送餐上门服务,也为其他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供餐由福寿苑养老照料中心负责,送餐团队则是10名饿了么平台骑手组成的为老服务送餐小队。

“送餐平台是怎么运转的?咱们怎么给老人送餐?”记者向福寿苑养老照料中心驿站运营总监王贤请教。

“我们建立了呼叫中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老年人只需拨打电话,平台便能迅速接收到订单,并即刻指派骑手前往驿站取餐,再送餐上门。”王贤介绍,自2024年2月至今,已送餐5000余份,受到老人欢迎。

“快到饭点了,咱们准备一下,出发吧!”随着马志鹏的提醒,记者也戴上头盔,跨上电动车,进行试驾后,一起驶向位于该街道西坝河南里社区的养老驿站。

10点30分,记者来到福寿苑养老服务驿站,刚出锅的咖喱鸡块、熘肉段、海带冬瓜、裙带菜豆腐等菜品香气扑鼻,老年食堂已经热闹了起来,老人陆续开始排队打菜。记者与马志鹏领到2个配送任务,一位是家住西坝河南里社区7号楼的赵老先生,另一位是家住柳芳北里社区3号楼的蒋老先生。

“这份一荤一素是赵老先生的,这份一荤两素是蒋老先生的,您拿好了!”驿站工作人员熟练地把包好的餐盒递过来。马志鹏接过之后,马上套上一个保温袋,再放进外卖袋中并扎紧封口:“天冷,得多上几层‘保险’,防止饭菜变凉。”

10点35分,两份餐食放进电动车保温箱后,骑手立即出发。第一单先送离食堂近些的赵老先生,不一会儿就到了。“您好,您的餐到了。”马志鹏边敲门边说道。赵老先生开门接过饭菜后表示感谢:“你们辛苦啊,天天送饭,小伙子真棒!”

10点40分,记者与马志鹏开始配送第二单。这一单相对远些,需要穿过马路进入另一个社区。骑行在路上,冷风扑面而来,虽然包裹严实,但冷风依然止不住地往身上钻。七八分钟后到达目的地,马志鹏靠边停车、拎出外卖、坐电梯上楼、找到门牌号,小跑了一路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门口。“多谢啊,你们送到门口,省了我很多麻烦。”蒋老先生说。

送餐间隙,记者与马志鹏聊了起来,谈及给老人送餐一年来的经验,他认为细心最重要。“除了准时准点、保质保量地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老人手上外,留意一下老人的身体状况,多问一句需不需要帮扔垃圾、搬水桶啥的。虽然送餐时间有限,但尽我所能对老人多一份关心。”马志鹏在助老这块干得出色,去年获得了“社区侠”荣誉骑士的嘉奖。

四川成都——

可口饭菜 “刷脸”就来

“嘀!”人脸识别系统一声轻响,开启了四川成都市新津区信义饭堂一天的烟火气。

“今天的菜有山药炖鸡、青椒肉丝、毛血旺……”刚过上午11点,饭堂早已饭菜飘香,来自附近社区的居民正有序排队“刷脸”进入。这家设立在居民楼中的社区老年食堂,成为当地居民口中的“香饽饽”,不仅“操作便利”“价格实惠”“味道巴适”,还解决了社区部分老年居民因为儿女不在,中午做饭不便的问题。

信义饭堂宽敞明亮,排队“刷脸”的老人们正在聊天。“这‘刷脸’真方便,我经常忘事,有时候连手机放在哪都要找一找。”社区居民朱阿姨感慨。“可不,这多好,只要人来了就能吃饭。”居民张阿姨回应着。

进入就餐区,食堂志愿者热情地招呼每一位居民,偶尔还有工作人员贴心地询问饭菜是否合口。饭菜的香气和居民间的“和气”弥漫开来,邻里间的情谊在日常的一餐一饭中愈发深厚。

记者注意到,信义饭堂的午餐包含两荤一素一汤,对外收费每人10元,新津区户籍65至7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天补贴4元;特殊困难和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天补贴6元。

新津区宝墩镇张场社区党委书记王萍介绍,引进人脸识别技术以后,不仅居民直接刷脸就能支付,相应的补贴费用也会自动扣减。“‘刷脸’支付也方便了我们管理,老年补贴的发放更精准,效率更高。”

为了让饭菜更适应社区老年居民的口味,信义饭堂的做饭师傅也特意调整了烹饪方法。“来这里吃饭的主要是老年人,所以我把饭菜做得软软的,同时也少油少盐,让他们吃得更健康。”正在厨房忙碌的吴师傅笑着说。他系着干净的围裙,说话间,正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这里的饭菜不仅味道好,也很软乎,刷个脸就能就餐,很方便。”张场社区79岁的老人谢玉林赞不绝口,“我天天都来这里吃饭,很喜欢。”

“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就餐需求,我们开发了新津‘蓉颐助餐’APP,配套关爱巡访、志愿服务等送餐上门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家也能‘刷脸就餐’,享受政策补贴。同时,通过APP上的‘关爱地图’功能,还能帮助老年人在线获取食堂信息,就近选择相应服务。”新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业观察丨从文旅角度看家居市场,生机骤现!
...从年初就开始力推轻高定系列产品。 二三四线城市的小增量、大增长机构统计显示,国庆假期7天的新房成交情况总体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成交13.2万平,二线城市11座城市成交36.
2024-10-15 10:23:00
解读|力度最大化债举措获通过,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哪些变化?
...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发布会上,蓝佛安表示,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
2024-11-09 00:02:00
...选择。消费场景、消费模式、商品服务形式,都可以付诸增量思维改进提升。“品质、价格、服务”的三角关系,也可以逐一改进,实现新的均衡。既向变量要增量,又通过增量提质量,商场的效益
2025-02-05 06:14:00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群众、专家学者、教师等涉及民生领域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人群,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让企业群众成为政务服务优化升级的参与者、受益者和监督者。将政务服务管理侧
2024-07-17 21:49:00
...心所在(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线观察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之年。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11 15:19:00
...明确“发展入境消费”。如何让更多入境游客流量变消费增量、进一步做大入境消费“蛋糕”?离境退税政策加力 释放入境消费潜力来自马来西亚的丘(Chew)女士近日在四川成都IFS商场
2025-04-26 23:08:0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王梦瑶)中国官方近期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多位专家认为将助推经济向优向好发展。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18日举行的“2024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多位与
2024-10-19 15: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网南宁2月24日电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中石化广西石油抓住一个“早”字,开展多元化营销,全面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全力挖掘存量市场,1月
2023-02-24 11:42:00
财经观察: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新陈代谢”是否健康、有序,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体验。“我国
2024-11-03 09: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