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首批近地小行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24 22: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1月24日电(记者 杨颜慈)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近日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新发现的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已于2023年9月17日发布首光图像,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太阳系天体普查是墨子巡天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首光后开展了太阳系小天体的测试巡天观测。

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发现时的视亮度分别为20.8等和21.0等,视运动速度分别为0.513度/天和1.006度/天。

墨子巡天望远镜已经开始展现出巡天能力。目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海斌研究员领导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太阳系天体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的主带小行星,并实现了多颗近地小行星的重新发现,还有一批近地小行星候选体等待后随跟踪确认。

记者了解到,墨子巡天望远镜团队在太阳系小天体观测研究领域有着深厚基础。前期基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CNEOST)在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业务相关技术做了充分的积累。

墨子巡天望远镜投入测试观测后,项目观测和数据处理分析团队通力合作,快速成功实现近地小行星的新发现。这为墨子巡天望远镜开展太阳系小天体(特别是近地天体)的搜寻与监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藏高原上,刚刚投入运行两个月,就发现了两颗新的近地小行星,其中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此前从未被人类观测到。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中国墨子望远镜今年9月投入使用,是北半球最强、东半
2023-11-30 16:12:00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我国再次开展多站点组网观测
...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近日,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这也是2024年第4次小行星撞击成功预警。这次事件我国处于监测的关键地理位置,星历表显示,我国天黑后就可以对这
2024-12-06 13:54:00
把星光变成照片!墨子巡天望远镜已获16500幅图像
...500幅图像,并在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伽马暴、变星和小行星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早期科学成果,获得6万多颗小行星的20万次位置观测数据,新发现近地小行星4颗。冷湖天文观测基
2023-12-27 13:57:00
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投用,首光照片公布!记者现场探访,背后有成都科技力量
...天区最深的传世数据。同时,巡天数据还可用于开展近地小行星监测,满足国家航天安全战略需求。据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0年,位于成都市。建所以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
2023-09-18 14:56:00
...家的航天事业或者航空事业的发展,对小天体或者叫近地小行星的监测和防御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解说】墨子巡天望远镜安置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海拔4200米的赛什
2023-09-17 19:00:00
墨子巡天望远镜 拍到“仙女座” 最大最清晰照片
...天区最深的传世数据。同时,巡天数据还可用于开展近地小行星监测,满足国家航天安全战略需求。据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0年,位于成都市。建所以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
2023-09-20 06:13:00
...天望远镜等4座望远镜已正式投入科学观测,新发现主带小行星200余颗,近地小行星4颗,收获了一批突破性科学成果。目前,还有一批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正在引进和落地建设中。吴晓军透露,
2024-05-24 13:32:00
年度热词出炉 科技成色十足
...500幅图像,并在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伽马暴、变星和小行星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早期科学成果,获得6万多颗小行星的20万次位置观测数据,新发现近地小行星4颗。未来,该望远镜
2024-01-08 05:25:00
...墨子巡天望远镜等4台望远镜投入科学观测,新发现主带小行星200余颗、近地小行星4颗,取得一批突破性科学成果,还有一批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正在引进和落地建设中。此次推介会期间,共有
2024-05-29 07:0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