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中学外语育人模式的路径选择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9 09: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王红妹

外语课程作为中学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的职责使命。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将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中学外语教学,是中学担负这一重要职责使命的必然选择。

何谓“全球胜任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全球胜任力作如下定义:全球胜任力体现了一种综合能力,即能审视本地、全球及跨文化问题,理解和欣赏多元视角和观点,积极互动并尊重他人,对可持续发展和集体福祉负责。全球胜任力包含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4个构成要素,教育教学中应将其融合到一起,全球胜任力其实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国际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更能准确地表达中国,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更好地交流互鉴。

影响学生全球胜任力提升的现实阻碍有哪些?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在培养青少年全球素养方面还有欠缺,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阻碍了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这些现实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外语课程单一,忽视学生思维、文化、全球素养的培养。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然而传统外语课程形式单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缺乏自信现象,中学生无法形成较高的文化鉴别力,全球素养有待提高。

二是传统外语教学重知识传授,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尤其是用外语表达能力欠缺。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更加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及听说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不足,学生不会、不敢开口讲外语,更没有较强的能力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及文化。

三是缺乏外语实践性活动,外语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缺乏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机会,缺乏情境式体验场所。

四是学生多语种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基础教育阶段多数学校仅开设英语课程,少有学校提供多语种课程,学生缺少提升多语种能力的机会。

五是原有考核评价模式单一,重视考试结果,过于强调评估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对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评价。

六是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教学技能,在开展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评估上能力不足。

全球胜任力培养如何才能融入中学外语育人模式?

在中学外语育人实践中,许多中学尤其是具有外语育人特色的中学,对全球胜任力融入外语育人模式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外语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一三一一”工作思路,即确定一个目标,建强一支队伍,做到三项构建,加大一个投入,拓展一个空间,助力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有效融入中学外语育人。

确定一个目标,即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坚持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培养具有中华根基、国际视野、外语见长、服务国家需求的卓越创新人才,这是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融入中学外语教育的前提。中学应当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国家、社会教育要求,确立校本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建强一支队伍,即全面提升外语教师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意识与能力,建设一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外语教师队伍,这是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融入中学外语教育的关键。应当加强面向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与指导,重视日常管理中的积极引领、有效反馈,创新管理机制;打造能够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师资团队,提高外语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组建多元化国际师资团队、跨学科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做到三项构建,即构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外语课程体系,构建“听说领先、读背跟进、带动写译、情景交融、实践延伸”外语课堂教学范式,构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外语学科评价体系,这是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融入中学外语教育的重点。评价体系构建尤为重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形式,关注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全球胜任力。

加大一个投入,即不断增加对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相关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这是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融入中学外语教育的保障。中学应当建设必要的外语多功能特色教室,包括模拟联合国教室、外语情境体验教室、配音教室、外语戏剧教室、外语辩论教室、多语种活动室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开展情境式、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收获感,提升外语综合素养。

拓展一个空间,即拓展学生发展空间,这是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融入中学外语教育的深化。中学应当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联系,探索建立联合育人模型和直通车育人模式,加强非通用语种合作项目,建立国际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进行国际化交流提供机会,提升学生表达中国的能力。

将全球胜任力融入中学外语育人模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学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使师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厚重底色。坚持系统观念,充分整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各项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济南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前开设英、日、德、韩、法、俄等多语种课程,是浙江省外语语种最齐全的一所中职学校。学校交叉融合国际贸易、商务外语、金融财会、跨境电商4类专业课程,形成了较完整的多语种涉外专业群
2024-04-11 03:37:00
...师课程思政素养为基础,而外语课程思政素养能力提升的路径离不开专业发展、教学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增强一体化意识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它将不同学科或教育内容的
2024-03-01 06:22:00
搭建高质量公办教育平台 助力学生多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了“升学出口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两条路径。 “领英计划”是学校为了培养领袖精英人才而设置的特色课程。王建春表示,学校培养计划围绕着“自主”“自律”两个核心来开
2023-04-25 07:07:00
...中国教育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究学术英语思政教学路径作为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新方向,学术英语是非英语专业重要的外语课程,是思政教育极好的切入点与融合点。中国石油大学(华
2023-12-05 10:05:00
理性看待“物化组合”!“天眼问学”走进贵阳市南湖实验中学 举行新高考学业规划专题讲座
...就读则需要选择政治科目等。另外,李闻秀还就升学规划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她说道:“升学路径其实有多种选择,因此同学们在选科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了解相应的升学途径、专业设
2024-11-24 21:56:00
...的人才培养理念,从4个方面探索支撑学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构建“PPP”大思政格局,强化“Z世代”学生思想引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四川师范大
2024-08-15 15:05:00
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南外赋能 为学子最大成长增值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国际高中 多元申请路径 拥抱世界舞台“低进优出,人人进步”是国际高中的一大特色。连续四届毕业生获得世界排名前50大学offer,在各类国内
2024-04-26 06:24:00
“天眼问学”走进贵州省实验中学,共探新高考选科与学业规划
...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在这一模式下,学生需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中选择,再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首选科目,最后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
2024-12-27 00:10:00
...指委论坛及9场专题论坛,探讨高等外语教育转型发展新路径与卓越人才培养新举措。论坛期间,《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版)、外研社“企业出海国际化人才
2025-03-24 19:4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