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大脑动脉网络。课题组供图
本报讯(记者温才妃)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发现了一座横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连接(NsMJ)”。通过它,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以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动脉舒张,诱发大脑功能性充血。相关研究成果1月2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神经元传递信息,势必需要能量供给,那么能量从哪里来?答案藏在血管中。血液可以为大脑提供葡萄糖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那么,大脑如何快速、精准地告诉血管及时为其提供能量?当大脑血供出现异常时,我们又该如何调节脑血供,来治疗这些脑血管疾病呢?
贾洁敏团队发现,血管周围神经元的轴突含有子母突触前,母突触前与神经元的树突脊形成经典的突触,同时子突触前穿过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的漏洞,插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围的基底膜,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成“类突触”。研究人员首次将这一结构定义为NsMJ,从而传递一个新认知,即神经元除了会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经典的神经肌肉接头外,也会与血管平滑肌形成类突触。
研究团队创新双光子光遗传学,开创了颅内单根轴突和树突光遗传学激活,同时跟踪靶向动脉的直径变化,进而研究了“新桥梁”在整体水平对脑血流的调控能力。这打破了绝大多数实验室依赖已丧失血流血压“脑片”的实验体系,首次将单根轴突激活和真实的血流相结合。
研究人员揭示了NsMJ影响动脉血管收缩舒张的分子机制:突触前的谷氨酸神经元释放了谷氨酸神经递质,通过“类突触”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谷氨酸神经递质受体又与钾离子通道形成复合物,进一步诱发钾离子通道的活化,使血管舒张。
这一发现是对现有脑血流调控机制的完善和补充,也是对实现脑血流快速和精准调控的一个全新认知,为临床上有效治疗缺血性低灌注损伤提供了潜在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3-01515-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