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5: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历史上评论的软骨头朝代,大宋肯定居于前三,对于很多学者在权衡大一统王朝的指数中,肯定会包含开疆拓土、和边境的战争、与异族的臣属关系等等……这些当然统统和宋朝沾不上半毛钱关系。可以说如果将这些王朝皇帝置于一个群聊中,不用说,肯定宋朝的皇帝是躲在角落里自己斗地主的。因为别的皇帝都在侃大山如何吊打边境入侵者,而宋朝却是想着怎么给向这些胡人称臣是叫哥哥还是叫弟弟(和辽国、金国兄弟相称,当然宋朝无论和谁都是弟弟,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西夏先后两次向宋朝称臣)。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当然很多人也会和雨田吐槽“就这么没有尊严的王朝南北宋却是封建王朝中仅次于汉朝,存在时间第二久的朝代?辽国、金国为啥能容忍这么弱的王朝存在?这一点雨田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宋朝人正面战场拳头不行,但是他们在另一个战场上却是占据统治级的存在——那个战场就是经济贸易战。真是应了那句话“战场上我唯唯诺诺,生意里我重拳出击。”

在这个贸易战场中,无论是强盛一时的辽国、金国还是弱小的西夏,全都被土豪财主宋朝把控得死死的。以至于对宋朝始终处于“很想灭掉,却又不敢灭”的纠结态度中。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宋朝和辽国的贸易战

雨田之前讲过《澶渊之盟》这种城下之盟,对于宋朝来说并非是耻辱,相反更像是辽国妥协的产物(试问如果辽国真有能力拿下大宋,为何还要签署《澶渊之盟》)。《澶渊之盟》除了双方罢兵,划定边界(白沟)之外,还有两个对于宋朝相当有利的条件第一个是宋朝每年向辽国进贡“十万两银子、绢二十万匹”,第二则是“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宋史》记载

“以为自澶渊讲好之后十有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庶者,其源盖出于此。”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可见双方之间的盟约虽然让宋朝赔款和上供岁币,不得已开通贸易,但却也让宋朝得以解除边境之忧,专心发展经济。况且辽国的这两项举措对于土财主大宋来说真的是“毛毛雨、洒洒水”,宋朝一年的税收是“最高是一亿五千万贯,平常年景也是七千万贯,两贯大概折合一两白银,十万两银子连宋朝税收的三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宋朝损失的这些银子完全可以从边境的贸易中完全赚回来。就像是一个贫困的无赖,每天向地主老财讨要1斤的米,虽然地主老财深受其烦,但由于无赖没锅下米,又跑过去和地主老财买锅煮饭……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宋辽之间的贸易是通过“榷场”进行的,双方停战之后生产制造相对单一的辽国,无论是生产物资还是生活必需品都是要从大宋引进补充的,而“榷场”就是他们交进行交易的地方。《澶渊之盟》后开辟了“雄州、州、安肃军榷场”与辽国展开贸易。榷场的设立宋朝这边“而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进一步补充了宋朝这边对于肉食的需求(看来梁山好汉喜欢吃的牛肉没准是辽国牛)。而宋朝这边则是通过输出辽国缺少的茶叶、丝绸、布匹和大米,用以满足辽国的日常所需,而且手工业发达的宋朝也需要一个可以倾销自己商品的贸易地,辽国广袤的人口和市场,让大宋的纸张、书籍、瓷器找到了一个大容纳的市场。

之所以说宋朝对辽国通过贸易进行把控,主要在于双方之间的贸易逆差。宋朝对于辽国的物产以来程度并不是很高,反而是辽国对于宋朝的生活必需品有天然的依赖,一旦双方之间停止互市,辽国百姓就要开始饿肚子,贵族们也没了茶叶和盐巴吃。

所以辽国对于自己的老大哥是又爱又恨。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宋朝和贸易的走私贸易

如果说辽国是对于宋朝是爱恨交加,金国则是恨不得掐死宋朝,但却又不得不和他合作进行贸易。宋朝与金朝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峙时期中贸易往来也是非常平凡的,虽然金国明确禁止和宋朝的各种边境大型贸易,但是双方之间走私是特别严重,通过与这些走私,宋朝的大量生活必需品开始倾销到了女真占领区,进一步汉化的女真人,也开始转变对于南宋的态度,很多人大臣纷纷赞同和谈,民间双方也是保证密切的经济交流。借用这种非官方的交流,南宋和金国在经济贸易上紧密联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隔江双方进一步的平稳统治。确保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宋朝和西夏的食盐战争

和辽国和金国这种半胁迫,不甘愿的贸易相比,宋朝的对于西夏的贸易则是占据了绝对优势,虽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和西域,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但宋朝通过开发强劲的海外贸易也找到了大面积海外市场,对路上丝绸之路的依赖性不算太高。而且战争中宋朝对西夏也是一直压着打,所以对西夏的贸易更是爱答不理。但西夏对于宋朝的贸易则是存在着致命的依赖。

大宋:拳头打不过你,那就用钱砸你

在宋朝的时候,西夏除了产盐和马之外,无论是粮食、铁器、锦帛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进口,所以宋朝统治者会通过控制西夏盐的供求来达到控制西夏的目的。在双方和平的时候吃进大量的西夏盐,扩大西夏盐的生产,当生产规模扩大后,立即控制食盐的进口,停止互市,让西夏内讧。“夏人强则纵,困则服。宋朝的釜底抽薪,让凶悍的西夏人没有丝毫的办法,被宋朝控制经济命脉的西夏打又打不过,只能为了开展贸易不得不向宋朝臣服。

结语

其实上述这几个国家都是游牧民族,在国家的结构上存在天生的劣势,生产资料和产量不足的问题,让他们对于这个“弱宋”没有丝毫的办法,相反在很多国策上还受到掣肘。相反宋朝则是在军队实力只能自保的情况下,通过强大的“土财主”贸易,用钱活生生地为其延续了三百多年的统治,并且通过互市、榷场等贸易手段甚至可以操控对方的经济。因此乱世之下,大宋在强大的辽国和金国直接威胁下,能保证统治的和平确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的生产力和武器制造技术,却对外用兵屡屡失利,甚至和辽国金国签订屈辱的条约。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解,在澶渊之战的时候,明明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宋辽
2024-04-21 13:27:00
宋朝和辽国签的不平等条约《澶渊之盟》,反而助长了大宋经济?
只要是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宋朝和辽国签订了一个盟约,那就是澶渊之盟。而在我们的普遍印象中,澶渊之盟就好比南京条约一般,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是每年宋朝都要向辽国进贡10
2022-12-14 12:57
宋辽两国互称兄弟,北宋为了和平情愿向辽称臣纳贡
...赵匡胤时期训练的精兵禁军,也在无能的赵光义两次北伐辽国的战役里损失殆尽。加上北宋没有了燕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辽国的骑兵部队可以轻易的就进入华北平原地区,不用多久就可以直接打
2023-05-10 17:50:00
...征,却没有决战的底气,只好签署“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国送去银、绢共30万两。后来,辽国利用宋朝与西夏作战的困境,又增加每年20万两,总计50万两。宋朝给辽国的这些银、绢,就是
2024-07-10 20:31:00
宋辽、西夏、金:古代中国的贸易与战争
...是大辽一方,还是大宋一方,沿边州郡民生都极度疲敝。辽国一侧的老百姓缺少生活物资,宋朝一侧则缺乏牲畜、铁器等。宋太祖时代,辽国就派人来请求互市,宋太祖胸襟开阔,对国家实力充满自
2023-11-28 14:39:00
...“渭水之盟”。二无独有偶,300多年后的1005年,北宋与辽国也签订了一份类似的协议。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深入宋境,逼近北宋都城东京。北宋朝野震
2023-03-17 15:28:00
看似澶渊之盟是宋朝的耻辱,其实辽国反而被掏空了,最后辽国灭亡
...赔钱,这不是吃亏了,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宋朝知道抵御辽国是一场持久战,与赔偿辽国的三十万银绢相比要多得多。宋朝因为一直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造成基本没有战马的结果,对付辽国以
2024-10-20 09:55:00
北宋本来过得好好的,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的面积还是比较小的。北方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帝国,就是辽国。辽国不仅霸占了蒙古草原,还占领了幽云十六州。这对北宋来说是很大的威胁。不过辽国对北宋的威胁虽然大,但两国后来关系还可以
2023-02-21 21:09:00
同样主持议和,为啥寇准是英雄,秦桧却是奸臣
...准从头到尾都掌控着谈判的节奏。辽军统领萧挞凛战死,辽国主动求和,寇准还端着架子,誓要同辽军血战到底;辽国第二次求和,寇准漫天要价,要求辽国称臣,并献上幽州;第三次请和,由于宋
2024-04-15 21: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