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父子村医成乡村流动“120”
平时看病不要钱年终结账,用记账模式为村民解难
□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正月初七一大早,程国清接到一个电话,是50岁的村民程胜波打来的,说自己头晕头痛。程国清不敢耽搁,挎上医疗箱,挪着小步来到自家车棚,一辆宗申110摩托在那等他。插钥匙点火、双手摁住车把手,利用摩托车支架掉头,几分钟后,程国清便赶到500米外的程胜波家里。
“无大碍,要休息几天。”问诊后,程国清初步判断程胜波头晕是因为头部缺血所致,给他开了镇脑宁和安神补脑液两种药。“打完吊瓶后症状会缓解,有不适随时打我电话。”这天是74岁的程国清正月以来的第7次出诊。
■ 儿子外出不在村,父亲扛起村医责任
程国清是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同兴集村的退休村医,同兴集村现在的村医是他的儿子、46岁的程劲松。一家两代村医,父子的摩托车、面包车成了乡村流动“120”。儿子外出不在村时,程国清就扛起了村医的责任。
同兴集村有10个自然湾,分布于木兰湖东岸,两湾之间最远距离近4公里。今年春节,程国清父子都在村里。程国清出诊时,程劲松在同兴集村卫生室坐诊,卫生室门口停着一辆五菱面包车。对于不方便前来就医的村民,他会开着面包车出诊,有时候也会拉病人过来打针。
粗糙的双手不停摆弄医疗器械,时不时清点下医疗器械和库房药物,坐在80平方米空荡的村卫生室,程劲松又喜又愁。喜的是同兴集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愁的是预备的药物用不出去,占用了资金。
去年底,村卫生室一度人满为患,程劲松先后为50多人出诊。当时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村民急需的药物进不到货,库存药物也用空了。有专家预测,今年春节会有第二波疫情出现,于是他采购了一些药物备用,除抗病毒药物外,还有布洛芬、板蓝根、感冒灵等,但是春节期间基本没有类似病人。
程国清出诊现在用的摩托车,是5年前买的。1969年,19岁的程国清全脱产学医一年后,回到红光大队(同兴集村前身)当了赤脚医生,那时出诊完全靠两条腿走,走村转湾每天要走10公里,有时候村民病情紧急他背着药箱跑。工作10年后,他花270元买了一辆二手飞鸽牌自行车,这被称为村里最早的“120”。2010年,程国清出诊才换成摩托车。“进药、出诊都靠它,一年要换一条新轮胎。”
如果没有摩托车,程国清现在已无法出诊。2013年,他轻微中风,虽然很快康复,眼不花手不抖,脑袋也清醒,但双腿留下后遗症——不得力。因为双腿无力,他平时走路基本是挪步。
20世纪80年代,赤脚医生程国清取得乡村医师证,正式成为一名村医。“作为医生,给人的感觉不能是病态。”行医50余年的程国清觉得当村医也不能失态,这样才能给病人信心。自己腿脚不利索,他琢磨出不失态的出诊方式,利用摩托车支架上车,骑行不稳时用手或脚支撑一下。直到现在,很少有村民知道程国清有病在身。他说:“再干个几年没什么问题。”
■ 行医践行“小处方”,三针吊瓶不超100元
“当村医要有救苦之心。”程国清行医一直践行“小处方”,三针吊瓶不会超过100元。因为便宜,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年还专门回到村里找程医生打针。程国清每次出诊收费30元,包含诊疗费和药费;路程远的则收35元,同样包含诊疗费和药费。
“平时看病不要钱,年终有钱再结账。”程国清采用记账的模式为村民解难,多年来有100多人挂账就医。去年6月,村民柳长汉才还清了挂账30年的医药费。今年69岁的柳长汉回忆,30年前,他们夫妇先后抚育3个孩子,入不敷出,也没钱看病,一家人看病都是在程医生处挂账,后来搬迁到外地居住,很长时间都忘了这些欠账,直到被人提醒才记起来了。柳长汉说:“我感觉不只那么多钱,但是程医生只收了500元。”
村民结欠账时,程国清总是主动表态,不要利息,零头还要抹掉。有些村民觉得过意不去,非要多给点。2010年前后,村民陈继忠的父亲中风,程国清出诊30多次。家庭困难的陈继忠无钱支付,欠下650元医药费。2020年,生活条件好转的陈继忠硬塞给程国清700元,他丢下钱就走了。在同兴集村党支部书记程龙眼中,程国清的为人“没得话说”。
■ 子承父业,闲时打工忙时回村行医
1997年,程劲松从黄陂卫校专业毕业,回到同兴集村协助父亲的村医工作。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程劲松开始独当一面。村医的担子交给儿子后,程国清准备安享退休生活,没想到的是新的烦恼出现了。村里人越来越少,村医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儿子程劲松一家4口人的生活。
程国清最初当村医时,原红光大队有2000多人,如今的同兴集村共有村民200多户、800多人。这800多人中有一部分在外居住或务工,日常在村的人不到一半。全村有65岁以上的老人64人,大部分是慢性病,用药都是零差价。程劲松算了一笔账,公共卫生这一块每年有1万多元收入,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只能顾孩子,自己每月还要交1200元城镇居民个人养老保险费,好在有每月700元的村医养老补贴抵消一部分。
程劲松决定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的想法,一度遭到父亲强烈反对。面对现实,程国清最终妥协,要求儿子一年一半时间可以去打工赚钱,另一半时间必须回到村卫生室,医务繁忙时必须回村。儿子不在村的时候,程国清就扛起村医的责任。自2010年开始,父子两人就这样交替着干村医。
除了用面包车跑货拉货外,程劲松还干过钢筋工、电焊工,每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程劲松信守和父亲的约定,若父亲病了、累了的时候或者村里病人多了的季节,他都第一时间赶回来帮忙,面包车成了村里的流动“120”。
儿子开面包车,父亲骑摩托车,24小时待机,有呼叫随时能出急诊,他们的面包车和摩托车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父子120”。过完年,村里的人比平时就更少了,每年三四月份,程劲松又将外出打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