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7:42: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郡国制,那就不得不提郡县制。公元前221年,始皇嬴政扫六合、平八荒,一统天下,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领先时代的郡县制,在秦王朝崩塌后,郡县制戛然而止,汉初的郡国制取而代之。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从郡县制走向郡国制的必然

①欲速则不达的郡县制

秦朝在完成统一之后,随即废止导致国家频繁分裂的分封制,实行权力收归中央的郡县制,这是历史的一次飞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数史学家对秦始皇实行的这一制度给予极高的评价。

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但是秦王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后,仅仅过了十余年,当初横扫六合的秦王朝就走向了灭亡。秦走向灭亡,除了暴政之外,强行推行郡县制也是有责任的。

郡县制这一制度,作为更为先进的治国制度,其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秦汉时期,是否已经存在成熟的历史条件来接纳这一先进的制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郡县制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制度,既然集权于中央,就要求中央对各地方有着强力的管控,但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下,中央对地方直接管控,显然是不成熟的,秦朝的郡县制,显然是欲速则不达的表现,这一点可以参考完满篡汉后的改革。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分封制度深入人心

在秦汉之时,分封制从西周之初建立,已经历经了七百余年,这个制度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所有人的潜意识就是被分封制所占据,在这种背景下,直接推行郡县制显然是不可取的。

这一点从秦末的农民起义中就可以看出,所有的义军在发动起义时,其目的就是封邦建国,而非推翻秦朝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一统王朝。

点燃起义烽火的陈胜,高举的就是恢复楚国的大旗,并自立为楚王。各地原来六国贵族发动倒秦起义后,同样纷纷称王,六国再次复苏。一场农民起义渐渐转变成了六国的复国之战。

而后秦朝在义军的攻打之下灭亡,不可一世的项羽,也不得不分封诸王,实现当年共同伐秦时的承诺,可见当时分封制在统治阶层的地位。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③过渡性质的郡国并行制

上面说到,当时全国的背景环境,还无法做到中央对地方的强制管辖,无法直接推行郡县制。但是郡县制这一时代进步的产物,确实有其先进之处,实行这一先进制度的好处,汉朝的统治者也非常的清楚明白。

秦始皇直接强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忽略了一个良好的过度,对于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影响,所以后世对此评价时,多有批评其忽略过度,一蹴而就,导致秦朝面对起义时无力应对,轰然崩塌。

(秦始皇)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起白梃,刘项随而弊之。——班固《汉书》

那么从施行了七八百年的分封制,“进化”成郡县制就需要一个过渡性质的制度,郡国制由此产生。由于郡国制的过渡性质,避免了直接推行郡县制而引起的社会强烈反弹,缓和了很多尖锐的矛盾,也化解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最终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④兑现在争夺天下时对臣将的承诺

这一点有些偏向于汉高祖自身原因,是在与强敌项羽争夺天下时,为了击败强敌项羽,对手下文臣武将的承诺,夺得天下后,定实行分封制,大家共治天下。在成功击败项羽夺得天下后,兑现当年共谋天下的承诺。

但实际上,刘邦的这个做法,仍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激励臣下,为了战胜强敌而选择的策略。想让一群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忠心为自己卖命,怎么办呢?许以利益。韩信也出于此目的,向刘邦建议:“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那么当时最大的利益就是“裂土封王”,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刘邦也就激发出了手下臣子的能力,最终在同项羽的争霸中,让本来处于弱势的自己,最终走向胜利。

而在楚汉之争取得胜利之后,刘邦要想获得政权的稳定,不让秦二世而亡的历史重演,就必须裂土封王,将功臣和已经雄霸一方的霸主封王,换取最终夺下全国的政权,最终的事实证明,刘邦在郡国制上的选择是正确的。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郡国制的演化过程

①高祖“大封同姓,以填天下”

迫于种形式,刘邦在建国之初大封异姓王,但是对于春秋战国诸侯分裂争霸天下的原因,刘邦看的还是非常明白的,要想实现自己的“家天下”,就必须铲除最具分离倾向,也最容易分裂的异姓诸侯。

汉初高祖分封天下,封王者八人,为楚王韩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闽越王无诸、长沙王吴芮。天下初定,刘邦就开始着手清除异姓王,用了大约七年的时间,七王诸灭,仅存长沙王,最后也因绝嗣被削。

而后刘邦开始分封刘氏宗族子弟为王,前后共封同姓九王,希望通过血缘关系,共同维护刘氏江山的统治。刘邦为此还斩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景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汉初的大封天下,无论是同姓王还是异姓王,在地方上都拥有极大地权力,随是郡国并行,但是郡名义归中央,实际管理仍在诸侯,汉初全国54郡,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郡。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班固《汉书》

诸侯王的实力迅速膨胀,几乎又要复制周朝天下分裂相互攻杀的局面,于是汉景帝开始着手削藩。虽引发“七国之乱”,但景帝很快平息,也有了更加强力的借口削藩。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景帝时期,削藩的手段主要是收回封地,使封地缩小为与郡同大,不再由管辖其他郡县的权利,郡县管辖收归中央;收缴官员任免权,诸侯国官员由中央任免,诸侯王逐渐失去实际管辖权。

③武帝“推恩令”

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空前强盛,得益于景帝的政策,诸侯王的实力被严重限制,没有实力同中央对抗,武帝得以进一步改革,削弱诸侯的力量,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发布“推恩令”。

一改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变为诸子皆能得到分封,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诸子为侯国,侯国往下再分,利用诸侯国内部的权利纷争,分化弱化诸侯国。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藩辅京师。——司马迁《史记》

在这一政策的强力实施之下,封国不断向军衔转化,加之汉武帝推动边郡开发,至汉昭帝时已有87郡,封国仅存17,且诸侯王独立于王国政体之外,与郡县无异,军国并行制此时得到了根本的转化。

结语

正是由于过渡性质的郡国并行制的存在,汉帝国得以夺得政权,得以稳固政权。从高祖开始,历任帝王对郡县制的先进性都有明确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弱化诸侯国,加强中央直辖的郡县,最终完成了郡国制向实质上的郡县制的转化,郡国制也完成了其过渡的使命。

西汉废郡县恢复裂土封侯,为何实行郡国并行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23: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承秦制,刘邦为何没有沿用郡县制?
秦朝的郡县制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早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萌芽,在今天看来郡县制很正确,但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内部,关于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是有着激烈的争议的,而且支持分封制的人远远
2023-07-07 12:00:00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统一不行吗
刘邦之所以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特殊时局考虑。一方面,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郡县制确实要比分封制更强。郡县制可以保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同时
2024-02-18 19:39:00
既然分封制有东周的前车之鉴,为何刘邦还要实行郡国并行制
...渐削弱,才导致了后来诸侯崛起,天下大乱。后来秦朝以郡县制作为国家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郡县制,而在推
2024-02-11 06:07:00
贾谊一语道出西汉分封郡县制的隐患,却被文帝搁置不重视
...,增设闽中、桂林、象郡、南海四郡,全国共四十郡。以郡县制取代商、周朝的分封制是古代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然而秦王朝的统一并没有长久的维持下去,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到公元前207
2023-01-24 18:58:00
秦始皇建立一绝妙制度,直接奠定大一统的局面
...都足以让他名传千古。除此之外,秦始皇建立一绝妙制度郡县制,直接奠定大一统的局面。这一制度让古代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直到今天,国人仍在使用。那么,到底什么是郡县制?郡县制对
2023-05-31 11:21:00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
...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统治?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施,在秦朝就已经展开讨论了,而且持续了近千年。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见解
2024-06-22 14:33:00
探究汉朝郡国制的那些秘密
...弊端,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郡县制一个能够加强中央集权,顺应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竟然逆时代之潮流,恢复
2024-06-22 15:07:00
揭秘推恩令为什么如何厉害
...制!项羽为什么兵败?分封制!在秦朝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郡县制度后,为什么刘邦要开历史倒车重启分封制?刘邦傻吗?不,一个能开创一个帝国的人,那绝对不是傻子。刘邦之所以重启分封制
2023-05-13 15:10:00
...个诸侯林立的战国时代,他们可以跳出时代的束缚,实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因此,同样来自于那个时代的项羽,也可以实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荀子及徒弟但是你忽略了一点,就
2024-04-24 14: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