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门诊故事
“救命神器”ECMO助力昏迷患者跑赢死神
76岁的刘先生因咯血,检查后发现有气道肿物,辗转当地多家医院进行治疗,效果不佳。5月24日夜里,刘先生再次突发大量咯血,随即出现昏迷,被家属紧急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抢救,借助救命神器ECMO重获新生。
据介绍,刘先生命悬一刻之际,南京市第一医院抢救室医护人员联系麻醉疼痛及围术期医学科实施紧急气管插管,随后与介入血管科医生共同转运刘先生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术室进行全麻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刘先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气管隆突分叉处的巨大肿物引起气道严重狭窄、左肺不张,且气道肿物仍有少量渗血,随时有再次大出血及窒息风险,情况危急,下一步何去何从?
南京市第一医院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胸血管外科、麻醉疼痛及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ICU3室刘颖主任医师介绍,当时患者左肺气管已经被肿瘤和出血完全堵塞,无法通气,主气道隆突上方也被肿瘤堵塞95%,随时有生命危险。单纯的气管内镜手术易造成气道广泛出血,窒息死亡可能性较大。根据患者情况术中右肺单通气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生命需要,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替代肺呼吸下手术更加安全,科室可配合完成ECMO的建立和管理,为气管内镜手术保驾护航。
经多学科专家讨论,结合患者家属意见,医生决定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下,实施气管镜新生物消融术的手术方案。
随后,刘先生被转运至手术室后,南京市第一医院多个科室通力合作,分别在患者颈内静脉、股静脉,熟练地完成插管,“上下”同步进行,仅10分钟就全部完成。超声下确认置管位置后,刘先生的“人工肺”开始工作,完全替代了正常肺的工作。
拔除气管导管,没有了后顾之忧及气管导管占据手术空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常立功和方苏榕主任医师快速插入硬质支气管镜,开始了高难度的内镜下手术。
历时5个小时,医生最终顺利切除患者肿物,打通堵塞,气道通畅。刘先生转危为安,经过张晨医生的精心管理,术后成功撤离ECMO。刘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并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专家介绍,ECMO全称体外膜肺氧合,通过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为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机会。该患者采用的是V-VECMO,使用人工肺提供呼吸支持,为手术提供了操作空间和安全保障。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疼痛及围术期医学科医生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技术、监测方法,有丰富的循环呼吸管理、危急重症抢救经验,依托多学科协作平台,为患者筑起牢固的生命防线。通讯员 孙忠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