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2 18:25:00 来源:华龙网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俯瞰滑坡现场。

从10月9日到现在,短短两三天时间,重庆巫山县铜鼓镇水流村诸多村民却恍如隔世。

当天一早,村里一片静谧美好,盛产优质水稻的千亩梯田中,风吹稻浪满地香,喜笑颜开丰收忙。

但没过多久,大山撕开一道伤口,长约1010米,宽约280米,体积约850万立方米。泥土裹挟着42栋房屋,顺着陡坡直冲官渡河。

但幸运的是,196位村民,一个都没有少!一个都没有伤!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房子垮了,路裂了。

撤离!目睹梯田房屋被吞噬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9日清晨,连阴雨后久违的朝阳洒在水流村,未收的稻谷金光灿灿。

62岁的村民于祥杰使唤儿子上房顶干活。“妈,公路裂缝了!”儿子的这声惊呼,于祥杰和老伴儿都没放在心上。

40多岁的张红琳,昨天刚把7亩水稻收回家。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丈夫,帮着她一袋袋把谷子扛到二楼仓库,仓库还有几千斤苞谷。他们筹划卖掉粮食,好给老父看病,给上初中的孩子当生活费。

但在9点20分,小山村迎来命运转折。

“不好!大滑坡要来!”此时,水流村的群防群测员王安然和同事巡查时发现,不仅水泥路上有裂缝,滑坡监测点一处废弃房屋的裂缝从一指宽变成三指宽,几户村民家的住房也出现裂缝。他们立刻拨通镇上的电话报告险情。

10分钟后,镇上和村里的50多名工作人员,从两三公里外急慌慌地赶到水流村。他们一起拎着大喇叭呼喊起来。

“滑坡要来,来不及了,不要带任何东西,人赶紧撤!人赶紧撤……”他们挨家挨户通知撤离。

王安然记得,当时所有人都像“疯”了一样,逢人就喊,见人就拽。镇上还安排工作人员卡住各个路口,碰到刚从镇上赶集回来的村民,就拦住他们不准再返回村子。

于祥杰和老伴儿听闻有滑坡,原本想回屋收拾一些值钱的家当,哪怕是几件厚衣服,却不知被谁一把拽走,“来不及了,逃命重要!”

张红琳和丈夫撤离前,最担心楼上的几千斤粮食,还有斥资上万元给父母提前打下的寿棺,两口子一步三回头,抹着眼泪撤出危险地带。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滑坡后的公路。

仅1个小时后,10点30分,第一批37户、96位村民全部撤离最危险的区域。

又仅仅半小时后,11点左右,逃到高处的村民,便亲眼目睹了一栋房屋“轰隆隆”倒地。

平均30米厚的泥土顺着山势缓缓下滑,所到之处,梯田尽毁,金黄的稻谷瞬间被泥土冲走;一栋栋房屋先是“嘎吱吱”开裂,再慢慢倾斜、位移,最后轰然垮塌,被泥土吞噬。

从9日中午到11日晚,这里共有42栋房屋陆续垮塌,670亩农作物受损,103户、196位居民转移。灾情未造成一人伤亡!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安置点自助餐开饭了。

万幸!房虽垮 家还在

距水流村两公里外,曾经一所中学成为临时安置点。记者赶到这里,正值晚饭时间。

捧着香喷喷的食堂自助餐,村里的养猪大户谭武龙,跟记者摆起龙门阵——“都说天灾前两天动物有异常,但我家的猪好生生的,没啥动静!”就在滑坡前一天,他才花2万多元买来38头小猪,准备好好养上几个月,等春节前夕杀年猪时卖个好价钱。如今,小猪都没了。

“大不了重头再来,我陪着你!”妻子田秀菊低头吃着饭,突然冒出这句话。或许是妻子的话戳中他心底的柔软,47岁的汉子谭武龙竟捂着脸,趴在饭桌上呜呜地抽泣起来。

田秀菊也抹着眼泪,却掷地有声地讲出一番话:“房子垮了,养猪场没了,但我们的家还在,你看咱们都还活着不是?”

“是啊,死里逃生,就是万幸!”有村民跟着劝。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田秀菊和丈夫。

田秀菊抱住丈夫,夫妻俩擦干眼泪商量,妻子继续去福建打工赚钱,丈夫料理房屋垮塌后续事宜,等来年春天,二人再另寻空地重建养猪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水流村承包梯田的曾召勇说,损失百亩收成确实悲伤,但一想到如今他还能和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桌吃饭,就瞬间想开了。

村民眼里,养大的黄牛也是家人。村民曾光红撤离时坚持“牛不走,她不走”。镇上工作人员牵着牛、拽着人,最后她和两头牛一起住进了安置点。

温暖!死里逃生之后

解决受灾村民吃得饱、穿得暖、能看病的问题,眼下最要紧。

一辆120救护车停在安置点。许多有慢性病的村民需天天服药,他们撤离时啥都来不及带,这个“临时医院”有大用。

温暖从四面八方涌来。尽管应急部门准备了物资,但周边村民还是拎着棉被、厚外套往安置点送。记者赶到这天,安置点食堂的灶台突然坏了,镇政府从外头运来晚饭和一车生活物资,镇上居民抢着帮忙卸车。

“我家的牲畜能不能帮忙抢出来?”“房垮了,以后啷个办?”操场上,巫山县委主要负责人被受灾村民围着,你一句我一句地问。

这位负责人逐一解答:不仅牲畜,能抢救的粮食,县里已安排人在尽力抢救,只是请各位村民千万别私自返回房屋,滑坡后到处残垣断壁、土地松软,非常危险;家园重建的方案也已提上日程,不会让大家没房住。

特稿 | 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

△安置点,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和村民交流。

安置点晚饭后,巫山县委组织救援指挥部所有人,到铜鼓镇政府连夜开会,商量灾后重建方案。

“村民们故土难离,新房建议建在这个地块。”

“巨灾保险,咱们巫山给村民们买对了,这次每家预计能赔几万块。”

“灾后重建,国家还有这些政策能帮村民一把。”

11日深夜,安置点熄灯了,铜鼓镇街上一片漆黑,只有镇政府大楼会议室灯火通明,大家在商量一件大事——帮196位村民重建家园!

记者手记

我们采访了许多人,尝试寻找“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背后的原因。

村民们说,多亏村镇干部通知及时,我们撤得快。

村镇干部说,滑坡发生前,巫山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县里反复提醒加强滑坡点巡查,落实好叫应机制,预判到风险立刻转移人,第一要务就是保证人员安全。

县里的干部则说,巫山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太多了,滑坡点上千个,每次下大雨,从县委县政府到各个部门,个个“脚趾头抓紧”。

“我们先处置好滑坡风险,保障好受灾村民的生活,总结经验,那是后头的事。”县委主要负责人这样说。

接受采访的所有人,没人把“人民至上”挂在嘴上,却似乎人人都在践行这四个字。

华龙网首席记者 连肖 记者 王旭睿/文 张质/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震安置点里,一个临时的年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作者 | 郭玉洁编辑 | 陈 卓安置点会改变很多生活的细节。比如杀年猪的传统要变了。往年,湾东村人在腊月十几开始杀猪、炖肉、做腊肉。今年,湾东村村民
2023-01-19 10:17:00
探访北京房山十渡:加紧恢复重建 安全前提下重启旅游
...。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齐小虎介绍说,十渡村设置了5个安置点,“7月29日、30日,村委会分两批将全体百姓共600多人转移到安置点。截至洪水退去,十渡村无一例伤亡情况。”8月9日
2023-08-11 11:26:00
四川“9·5”泸定地震一周年:部分民众迁新居 灾后重建仍继续
...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大杉树村(幸福新村)集中安置点的部分重建房屋已完工,村民欧阳敏坐在新房客厅里,分外开心。当天,甘孜州在磨西镇举行纪念“9·5”泸定地震一周年活动,
2023-09-05 17:41:00
向春天出发 巫山村跑·官渡镇活动圆满举行
...。大家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跑完全程。向幸福出发 村民热情支持活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情支持。为了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工作人员从3月8日开始清理跑道两旁停车位的临时停车,广
2024-03-09 16:46:00
泸定地震三个月后:失联牧羊人和76只羊仍未找到,有村民失去年入几万的收入被迫租房,因物价贵一天吃2顿饭
...4元钱”的物价,正在焦急地等待——12月,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终于开工建设。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来自山上多个村子的2000多位村民,将住进新的安置房。 王岗坪乡集镇俯视图。道
2022-12-29 16:33:00
村民老陈搬新家
...递糖果,一脸满足。半个月前,陈永山从镇上的一处板房安置点搬到这里。当时,50多岁的他和78岁的母亲在板房里住了4个多月,木床、方桌、电磁炉、取暖器……基本的生活物资齐备。算上
2025-02-03 05:46:00
灾难面前冲一线  灾后重建干在前
...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李之峰李之峰(左)在安置点工地上与施工方讨论建设情况从父亲去世起,李之峰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再忙,也要陪母亲吃一顿饭。8月15日中午,在重建工
2023-08-17 08:13:00
安置点里的“大家长”
...王国长担任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白庄村灾后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点长的第16天。2023年12月26日,白庄镇人大主席王国长正式成为上白庄村临时安置点点长。在此之前,
2024-01-20 00:18:00
在洪水围困前一起撤离:梅州暴雨后居民转移与互助的几个片段
...转移。半小时过后,众人就在相互扶助之下,基本转移到安置点。6月16日以来,梅州多地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一些人赶在洪水围困前撤离。南都、N视频记者
2024-06-18 11: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从今天(15日)开始,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开始正式施行,七章50条,条条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和“痛点”
2025-09-15 18:25:00
东湖评论:长江边上的“人间诗话”抚慰人心
9月12日,“环卫诗人”甘宏受邀参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这位55岁的环卫工人,橘色的工装袖口总沾着些尘土,掌心却握着诗与远方
2025-09-16 00:00:00
【多彩新论】住有所居,住有安居
今天,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对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的行为等做了明确的要求
2025-09-16 03:15:00
【多彩新论】银发短剧热,馅饼还是陷阱?
最近,各类平台频频推送“高薪急招老年演员”的消息,“日薪五千招霸总爹”这类标题不断刺激眼球,仿佛短剧行业真成了银发族掘金的新天地
2025-09-16 03:47:00
车祸现场5人被困 贵池乡镇干部冒险相救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池州市贵池区委政法委发布公示,拟授予该区牌楼镇人大主席王建军“贵池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以表彰其7月30日紧急救援车祸被困5人的义举
2025-09-15 16:18:00
《图说百年贵大》分享会在贵州大学举行
9月14日下午,“书香浸润 典耀溪山”《图说百年贵大》分享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2025-09-15 16:19:00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梅山社区举办“好物换新主 童心乐陶享”跳蚤市场活动
鲁网9月15日讯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培养社区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沟通能力,9月14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梅山社区携手恒大城小区物业
2025-09-15 16:21:00
在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农业银行铅山永平支行始终秉承“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将文明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2025-09-15 16:21:00
“喝开水文旅瓶”上市发布会隆重举行 康师傅携手山东文旅以“好客之水”敬齐鲁——IP赋能品牌,文化点亮市场,共谱文旅融合新篇章
鲁网9月15日讯9月15日上午,以“喝开水文旅瓶上市”为主题的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济南成功举办。康师傅喝开水与山东文旅正式宣布携手
2025-09-15 16:23:00
“出彩人生”——共筑自贸梦・清风行动文艺宣讲活动走进海南陵水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 黄余 朱世飞)9月12日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省演艺集团承办,省歌舞团、省民族歌舞团
2025-09-15 16:37:00
“小事”见温度!海口市秀英区网格志愿者用行动关爱辖区老人获赞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网格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有力推手。一直以来,海口市秀英区街道网格志愿服务工作以“做实每件事
2025-09-15 16:37:00
江苏移动:晕染“奶油白” 用AI织就“糯糯的温暖”
家,连着几代人的幸福。当琐碎的日常化作指尖的从容,科技的脉动便开始应和着生活的节拍,沿着家庭的肌理蔓延。它化身“生活管家”
2025-09-15 16:37:00
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2025开学典礼举行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 杨丹丹)9月12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学生会堂举行
2025-09-15 16:38:00
烟威首例!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实施“隐形”乳腺癌DIEP乳房重建术,助患者重拾健康自信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梁志及其团队,成功为一名38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2025-09-15 16:55:00
通讯员 李效钦9月15日起,中国农业银行泰安龙泽支行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活动主题
2025-09-15 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