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愿做园丁勤耕耘 牢记使命践初心
——记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教师陈杰
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全媒体记者 余子威
陈杰,是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语文教师,自2018年9月工作以来,每天写教育日记,已成为她的习惯。在日记本的扉页,陈杰用娟秀的正楷写下四个字:不忘初心。
几年下来,陈杰的日记本用完了一本又一本,但这四个字从未改变。
回乡任教
2018年,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后,陈杰回到家乡任教。去报到的那天,学校办公室刘主任打量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姑娘:“小陈,我们这儿条件艰苦,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呀!”陈杰笑着说:“没事,我是农村长大的,能吃苦!”
宿舍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里,受潮的墙皮有些脱落,水泥地面满是灰尘,一张铁架子床和一张铺了旧报纸的木桌便是所有“家具”。夜晚灯光昏暗,看书写字眼睛很费力,陈杰仍坚持睡前阅读一小时。
陈杰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我的根就在农村,我爱农村的山清水秀,更爱这些山花般美丽纯朴的孩子!”
学生喜欢陈杰,把她当作良师益友。家长信任陈杰,称赞她工作细心。同事们需要帮助时,陈杰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学校安排工作时,陈杰主动承担重任。
关爱学生
身为90后,陈杰是学生眼中的“知心姐姐”。家住平川村的学生小玉(化名)有一天突然没来学校,怎么也联系不上,陈杰非常着急,决定上门家访。三公里的路程,一路小跑,陈杰在半小时后赶到了小玉的家。
询问之下才知,小玉的父亲病重,已经起不了床。贫困的家庭条件原本就让小玉忧心忡忡,现在父亲也倒下了,生活费更是没了来源,小玉这才没去学校。陈杰留下五百元钱,嘱咐小玉照顾好父亲。接下来两天,陈杰每天都去小玉家,还带着水果和营养品。第四天早自习,小玉坐回了教室。之后隔三差五,陈杰都找小玉谈心,鼓励她、关心她。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陈杰积极创建和谐班级,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建立多个互助小组,还坚持每月一期主题班会,如“感恩于心,感恩于行”“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班集体”“生活在我班,我很幸福”等。就这样,这位年轻的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和智慧,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岗敬业
陈杰一心扑在工作上,同事评价她是“拼命姑娘”。从教几年来,陈杰几乎未请过一天假。
每天最早去办公室的是陈杰,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也是她。平时没有早晚自习时,陈杰留在办公室备课。周日休息时,陈杰早早来到学校,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撰写教学反思,观摩名师优质课,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
“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我愿付出时间和精力,收获的是满满充实感。”担任班主任期间,陈杰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陪同学生早读、做操,督促学生写作业和午休,晚上查完寝回到自己的宿舍往往已是十点多,洗漱完毕再阅读一小时才休息。日复一日,陈杰从不懈怠。陈杰所带班级班风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参加的各项活动屡获佳绩。
三年多时间,陈杰快速成长,她参加县级、市级、省级教学比赛,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为了设计出最满意的课案,陈杰废寝忘食,反复试讲,在镜子前练习教态,写字写到手指僵麻,教案设计到第十一版才定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一场比赛陈杰都不负众望,喜获佳绩,她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