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在黄河干支流交汇段擘画碧水绿地生态图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8 13: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在黄河干支流交汇段擘画碧水绿地生态图景

初夏时节,空气清新。步入红古区川海大桥下的大通河、湟水河交汇处的“两河口”和西固区达川镇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交汇处的“三江口”,野鸭结队成群,在舒缓的河水中来回游弋,与河堤沿岸茂盛的树木及远处的山体,构成一幅生动恬静的生态画卷。近年来,“两河口”“三江口”成为兰州的两处网红打卡地。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流经兰州152公里,共有20多条支流,造就了独特的山水景观带。

近年来,兰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责任,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工作思路,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切实维护黄河水体健康,系统推进黄河兰州段干流、支流高质量发展,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两河口”将成兰州以西“生态客厅”——

日前,在川海大桥可以看到,途经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成片的林地与大通河河水交相辉映。林地间的褐色塑胶廊道依地势铺开,将各种树木、花卉映衬得分外醒目,河水、林地及花卉相得益彰,彰显了红古地质特点和文化特色。

这里的地势较高,不仅可瞰河景点,还可眺望青海民和。成片的树林高耸入云,树尖处还有几个喜鹊窝,不时发出鸣叫。这里,就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红古“两河口”网红打卡地。

“近几年,每到夏秋时节,到这里观光休闲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这片区域之前是海石村的河滩地,面积48公顷,左岸原来没有护堤,汛期经常被淹,久而久之变成了盐碱地、烂泥滩、垃圾坑,水生态环境差,防洪防灾压力大。”海石湾镇党委书记张斌如是说。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在黄河干支流交汇段擘画碧水绿地生态图景

近年来,海石湾镇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和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政策机遇,以生态修复治理为牵引,高标准谋划实施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打通了城市内循环,并依托该项目建了4个口袋公园。同时,对标和美乡村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标准,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海石村滨河路沿线约3800平方米的残垣断壁及裸露土地、陈旧墙面等进行了美化绿化,使村庄沿线整体风貌大幅提升,方便了群众出行。

张斌表示,海石湾镇将按照“山水相依、人河相亲、城河相融”的理念,引入湟水河水恢复自然生态,并在湿地内置入亲水栈道,打造整片绿洲,使之成为红古的一片绿岛湿地、兰州以西的自然“生态客厅”和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的“绿色门户”。

据介绍,该项目治理范围起于湟水河、大通河交汇处向上500米,终点位于城区最东边团结大桥下,总长8公里。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分两期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护岸、生态隔离带、生态廊道等。

“三江口”吸引成群天鹅“安家过冬”——

来到西固区达川镇,青山碧水,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交汇处的“三江口”(三河交汇,当地人把这里称为“三江口”),这里水域宽阔,水流舒缓,水草丰美,野鸭结队成群,在河水中来回游弋;河堤滩涂蔓延,芦苇茂密,沿岸林木、灌木茂盛,林田肥沃,恬静优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冬天会有成群天鹅在这里“落户安家”,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每到冬季,当漫步在“三江口”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就会展现在眼前——十几只白天鹅或游弋于宽阔的水面,或展翅拍打着清澈的水面,或飞翔于碧水蓝天之间……那壮丽的美景、那如诗的画面,吸引着不少游客流连忘返,成为兰州冬日的网红“打卡地”。

“这几年,来‘三江口’越冬的天鹅逐渐增加,今年就来了22只。”达川镇镇长何永功说,随着天鹅滩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里,镇上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既保护了母亲河也为游客观赏白天鹅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据介绍,天鹅滩的形成源于黄河的冲刷和河水的侵蚀。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这片土地逐渐形成了壮观的河滩景观。此外,天鹅滩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何永功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宝贵的土地,达川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了对天鹅滩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其次对天鹅滩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建成673米长的黄河生态文化廊道和1.5公里的环形路,确保游客能够充分领略到这里的美景。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兰州沿黄河流域既是全市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带,也是文化遗存丰富、生态类型多样、产业门类多元的发展要素聚集区。长期以来,兰州市为保护治理黄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红古区立足打造两河流域生态秀美品质之城的目标,先后编制《黄河流域(大通河-湟水河红古段)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红古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推进湟水—大通河交汇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加快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带。有序推进湟水河、大通河等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构建兰西生态廊道。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红古区协同民和县及时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理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进一步完善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海石湾、窑街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积极推进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了流域系统治理水平,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同时,红古区通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政策,扎实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实施湟水河红古段水污染综合治理、窑街沉陷区生态绿化、湟水河红古段防洪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构建“两廊三带”一体化生态格局。建成了湟水河红古段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湟水河、大通河入境水质实时进行监测,为水环境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总投资2.59亿元的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已完工,建成护岸、堤顶路、生态隔离带各3.2公里,完成绿化18.6万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二期正在加快建设,将新建护岸2.85公里、堤顶路1.08公里,生态廊道4公里及林下活动场地、滨水空间等公共区域建设。湟水流域红古段(团结桥—西固界)污染防治及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以夯实红古—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绿色底色。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在黄河干支流交汇段擘画碧水绿地生态图景

全力构建河道生态管护体系——

60多岁的达朝印是达川镇河咀村村民,他每天起床后,都习惯性地要到“三江口”转一转,看看清澈的河水,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整个人觉得有了精气神。

“我生在黄河岸边,长在黄河岸边,对母亲河的热爱和眷恋是刻在骨子里的。”达朝印说,看到大家积极参加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他也不能落后,当起了一名志愿者,清理垃圾、投喂天鹅、植树增绿,样样干得带劲儿。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在黄河干支流交汇段擘画碧水绿地生态图景

无论海石湾镇还是达川镇,都以“提升水质、改善环境、防范污染”为主线,组建河道专职管理员和专业清理队伍,每日沿河巡查,做到河道养护保洁无空间死角、无时间断层,打造“治、用、保”的河道生态保护管护体系,促进黄河生态指标不断提高,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鸟类迁徙于此,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因地制宜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成为黄河两岸的共识。兰州以“两河口”“三江口”为辐射,点、线、面相结合,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正沿着蜿蜒奔腾的黄河铺展开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护治理要素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而大江大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因此,保护修复母亲河,离不开统筹兼顾、综合施策。这就需要以法律力量来统筹协调上
2023-03-18 11:49:00
...肆意排放。下雨时,城市街道雨污合流,遍布垃圾,作为黄河二级支流的北川河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2014年,西宁市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北川河湿地公园项目启动。通过实施
2023-09-25 17:58:00
蓝天、碧水、净土在三门峡共绘生态画卷
...门峡市全面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协同治理,先后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黄河流域断面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入河
2024-12-19 12:39: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
...华社兰州10月21日电 题: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新华社记者范培珅、王朋、马希平登上皋兰山,俯瞰兰州城,黄河蜿蜒,两岸葱翠,高楼矗立,繁华尽收眼底
2023-10-21 17:39:00
陇上西子小西湖
...南有晚红苑,基本恢复了“莲池夜月”的风貌,并突出了黄河风景线的特点。至此,这座饱经沧桑的公园就承载着无数兰州人的梦想,开始在黄河之滨大放异彩。因城市“寸土寸金”,其规模自然不
2024-05-21 02:20:00
...高原奔涌而下,蜿蜒过山脉与盆地,流淌过平原和丘陵,黄河孕育了中华大地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黄河两岸,各地为保护黄河生态做出的努力处处可见。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落
2023-09-21 21:09:00
依山就势造风景 添绿建园增特色
...山”理念,结合“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 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扛起“强省会必先强生态”政治责任,着力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打造“精致兰州”,努力让广
2023-04-17 03:56:00
打造波清水净的“幸福河”
...夯实了基础,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黄河干支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二是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湟水桥、什川桥断面水质由原先的三
2022-12-19 03:44:00
内外兼修 精致兰州最宜人
...这座魅力城市度过了美好的休闲时光。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黄河楼,以及各类民生夜市都成为外来游客必去打卡的网红景点。在中山铁桥看滚滚东逝的黄河水,乘游轮感受金城撩人的夜色;
2023-11-27 02: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清明寄相思,健康护民生
江南时报讯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阳气渐升,正是仲春与暮春之交。气候多变,时有阴雨,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树立老年人正确的健康观
2025-04-03 15:46:00
医育携手护成长,星光闪耀暖童心——相城三院成功举办“世界孤独症日”暨医育结合活动
江南时报讯2025年4月1日下午,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相城三院”)联合苏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市相城区妇幼保健所
2025-04-03 15:47:00
中国网4月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龙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04-03 15:48:00
不负春光,唯有实干,2025年重庆市奉节县交通集团围绕“稳中求进、创新突破”的总基调,开足马力、全力以赴,狠抓项目建设
2025-04-03 15:49:00
重庆秀山:明前茶飘香 山中采摘忙
采茶姑娘们在加工茶叶 胡程摄晨雾刚散,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宋农镇茶农们已背着竹篓穿行在梯田般的茶垄间,指尖飞舞间
2025-04-03 15:49:00
潍坊海警:梨花风起祭英魂 浩气长存映龙池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通讯员 赵恩泽 潍坊报道每年梨花盛开,风起之时,清明也如期而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时节,昌邑龙池烈士纪念馆宛如一座历史丰碑
2025-04-03 15:50:00
潍坊安丘:聚力打造千名安全生产“明白人”赋能促提升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通讯员 刘刚 任玉波 潍坊报道为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近年来,潍坊安丘市紧盯重点区域
2025-04-03 15:52:00
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落地潍坊市首笔新机制模式下特许经营权转让业务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潍坊报道2025年3月18日,在邮储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的协同努力下
2025-04-03 15:53:00
潍坊海警局寿光工作站赴寿光市烈士陵园清明节祭扫怀英烈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通讯员 吴振州 潍坊报道清明时节寄哀思,苍松翠柏祭忠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4月2日上午
2025-04-03 15:54: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吴楠 记者徐文智)近日,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电子城市场监管所和小寨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发现,自从来了一个新同事
2025-04-03 15:55:00
西安雁塔: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设立共享法庭服务站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吴楠 记者徐文智)4月1日,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与雁塔区法院共建的共享法庭服务站在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成立
2025-04-03 15:55:00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3月3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计量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广东省计量工作
2025-04-03 15:55:00
八闽殡葬阳光价格一键清APP上线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2日,福建省“八闽殡葬阳光价格一键清”APP(以下简称“一键清”)专栏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创的省级殡葬服务价格云端集中公示区
2025-04-03 15:55:00
福建漳州启动特殊食品专项监测 强化网络销售监管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加强特殊食品监管、确保网络销售特殊食品质量安全,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于3月起开展为期10个月的特殊食品专项监测行动
2025-04-03 15:55:00
四川广安成立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消费维权工作站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何仕丽 记者刘铭)3月31日,四川省广安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消费维权工作站揭牌成立
2025-04-03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