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3: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想到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时间的力量,无论是谁都无法抗拒。

秦皇嬴政,扫六合,混海宇,自封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为长生,访蓬莱,求仙丹,最后还不是病死沙丘,成了骊山上的一捧土灰。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汉武刘彻,北逐匈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晚年建承露盘,希望得仙人垂怜而长生,到头来还不是成了茂陵的一具骸骨。

江左王谢家,昔年乌衣巷中,何等繁华,如今坟茔在何处?

不论古今,能活过百岁之龄的都是少有,被称为人瑞。

世上有千年的世家,数百年的王朝,但是何曾有过数百岁的人呢?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其实,是有的,据史料记载,在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曾经有过一个活了443岁的人存在,名叫陈俊,字克明,他从唐僖宗年间,一直活到了元朝泰定甲子年。

在他活过的这几百年里,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元,共九个朝代,几百年中原大地的起起伏伏,一个人活过了如此多的王朝,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如果能够自在悠游,观世间美景,读遍万卷好书,静看这些王朝开国又亡国,想必不少人都会愿意,并且羡慕不已。

但是,这个长寿,可一点也不令人羡慕,在《永泰县志》里面说到过,他晚年的时候,年老体衰,无法正常活动了,子孙已经全部离世,无人供养,全靠村子里的人轮流奉养,等到他400多岁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五公斤不到,村人用菜篮子装起来服侍奉养,被称作是“菜篮公”,被当地的村人当做是宝贝供养。

去世之后,还被村人立碑,记叙生平。

无法自由行动,被村人当作是奇珍异宝来供养,亲朋尽去,这样的长生,除了说是痛苦,不知道还有何意义。

生命不是说单纯的活着就可以了,你如果问秦皇汉武,愿不愿意要这样的长生,他们多半会立马拒绝。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人生在世,总要有个理想和志气,如上面这“菜篮公”的活法不过是尸居余气,当个能喘气的尸体罢了。

看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人是活动的尸体,尸体是不动的人,如果是等待岁月流逝,逐渐腐朽的长寿的话,不要也罢。

当然了这个故事的真假也存疑,毕竟这么几百年的时间,连王朝都变幻了九个,一个小村落,就算因为地处广州,作物一年三熟,可以拿出余粮来供养这个陈俊,但又是如何能够从未卷入到王朝兴替的战火之中呢?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如果是桃花源那种隐蔽的所在也就算了,可是从《永泰县志》就能够看出来,这个村落和周边联系也紧密,很难想象几百年不被战火波及,而以陈俊那种记述中衰败已极的身体状况,明显不可能受得了波折,更大可能,就是当地为了吸引游人编撰的事迹,可能以前有这么一个叫陈俊的人,活得比较久,百余来岁,然后被当地村人夸大为了443岁。

不过不管如何,大家期望长生,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想要实现那些曾经的梦想,单纯地活着,什么都不能做的话,想必没有几个人会愿意。

相比之下,西方传说的长生不死的圣日耳曼伯爵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容颜不老,并且生活安逸。

看看史料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是谁

不过说到底,都是没有切实证据的传说罢了,人活一世,还是要脚踏实地一点,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你觉得真的有人活了443岁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庆远活了多少岁,历史上共有两种说法
...不再稀奇。那么,在平均寿命较短的中国古代,又有哪些长寿之人?他们分别活了多少岁?他们长寿的秘诀分别是什么呢?一、彭祖。提起长寿,那就不得不说到号称“八百寿”的彭祖。彭祖在历史
2023-08-17 19:31:00
细数古代皇帝的不长寿的原因
...果都以早早驾崩收场了。 这些帝王,为了能使自己健康长寿,甚至幻想能够永生,而听信江湖传言,帝王将相们沉迷于幻想,甚至如毒瘾一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最终只能是毁了身体也丢
2024-01-13 11:06:00
古代四大奇人,平均寿命两百岁
...普遍民众的寿命都在四五十岁左右,能到古稀之年的就算长寿了。但是万事无绝对,笔者接下来要说的这四个人,个个都超乎常识,差不多是从古至今活的最长的人了!张三丰 张三丰此人,笔者
2023-03-01 21:10:00
陈俊: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赤脚医生
...刻在木牌上了,并称他为“小彭祖”。张三丰如此高龄的长寿记录至今也未被超越,甚至连传言活了1、200岁的张三丰也比不过他。有传闻说彭祖活了800多岁的,但考古学家并没有找到相应
2024-01-19 13:04:00
...国志巴志》之中,称巴寡妇清乃巴郡枳县(今涪陵)人,《长寿县志》因此认定她乃长寿人。而彭水曾发现巴寡妇清专门屯积武器的库房,武库四周布满炼丹遗址,因而亦找出不少论据证明她为彭水
2024-05-01 20:31:00
在清十二帝中,康熙为何如此长寿呢?
...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康熙却活到了将近70岁,他为何如此长寿呢?其一,不信长生历史上的大多帝王为了长生不老,都会通过吃丹药来延长寿命;如唐太宗李世民、明世宗朱厚熜等,明君圣主都信
2024-11-23 10:34:00
康熙和乾隆两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长生不老之术只是美好的幻想,长寿却是可以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五百多位,其中短寿的皇帝居多数,但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以长寿而闻名,如康熙和乾隆皇帝,他
2023-06-05 14:07:00
古代皇帝寿命为啥那么短,这3个重要原因很关键
...个朝代的皇帝基本上寿命都很短,能活过七十岁的就算是长寿的了,不管是始皇帝还是康熙帝,他们一生除了追求丰功伟绩之外,就是沉迷于长生之道。只不过最终的结果都是一个,那就是听天命,
2024-05-28 09:46:00
揭秘雍正帝的死亡之谜
...体来说是极大的危害,因此中毒的案例也不少,变成追求长寿不成,反而提早迎接死亡的到来。近年来由于对清代的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也有很大可能,
2024-02-29 18: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