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际亮与清道光版《福建通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7: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严光

张际亮(1799—1843年),字亨甫,自号松寥山人、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享有盛名的作者,也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16岁时参加童子试,成为县学生员。20岁因岁试一等,26岁又因考取拔贡第一,曾两次进入福州鳌峰书院肄业,受教于陈寿祺。1835年,37岁时始中举。

1828年,鳌峰书院院长陈寿祺倡议拓修福州贡院,工事竣工后,余钱万余缗。陈寿祺吁请当局移用余款纂修《福建通志》,获得批许。修志局开设后,陈寿祺任总纂,并延聘高雨农、沈梦唐等知名文士为分纂。这年秋天,陈寿祺在《答张亨甫书》中得知张际亮刚刚秋试落解,“借赀求官不成”,但没有提及邀请张际亮加入修志局之事。

1829年农历七月初四,张际亮为“改葬先慈,且清逋累”,匆匆出都南归,是年冬天“以事至省垣”。张际亮虽未明言所为何事,但从第二年即1830年三月初,张际亮不顾母老妻病,为谋取衣食而离开家乡,赴福州修志局担任分纂来看,当涉及商议担任《福建通志》分纂之事。张际亮曾肄业于鳌峰书院,陈寿祺对其赏识有加,志局中又有旧友高雨农等人,其入志局自在情理之中。

张际亮在志局期间,白天辛勤办理公务,积极采访、撰写文章,“所纂采书录数倍于同事诸君”,但因内心有“幽忧愤闷”,又“无可告语”,故夜晚多前往台江冶游,所谓“昼办官书夜出游” 。

除办理公务和频繁冶游外,张际亮也和福州的旧雨新朋雅集出游,如三月廿四日同陆莱臧、毕子筠、沈梦唐往乾生玉雨山房观赏梨花并赋诗纪事,四月初八日同张怡亭、饶啸渔冒雨游西禅寺和西湖开化寺,八月二十九日与西堂、梅友、乾生、薇卿、雪樵同集旬卿天开图画楼,颇得友朋偕游之乐。但是这样的欢乐时光并不常有,收入《思伯子堂诗文集》卷十二中作于此间的诗作,记录雅集的仅有前述三首,更多的诗篇在诉说内心的苦闷与不平,进行自我同情与伤悼,如云“笑骂年来底不平”“十年零落总堪伤”,尤其是在陆莱臧往官兴化后,更少欢笑。

按照常理,与业师旧友共事,此难得机会,当有无上欢乐。何以张际亮适恰相反,有不可告人的“幽忧愤闷”,至是年九月初,已有辞职之意,并最终于十月二十四日向福建巡抚告行,退出志局,结束为期约九个月的《福建通志》分纂生涯。其隐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愤怒于何人何事?是何人何事致其烦闷?

1830年十月二十四日,张际亮向福建巡抚辞职告行,打算北上京城时,曾作诗相示于同志诸君,题作《二十四日拟北上都门于大府告行作诗示同志》。此诗一题二首,为目前所见张际亮对于志局人事的最初评价。

张际亮首先自嘲:“失笑今年久滞留,朔风才许送扁舟。”他大概是想到自己十年来长期南北漂泊、各地短暂停留的苦况,接着说明知著述非自己所擅长,却仿佛意犹未尽地留恋于此,直到现在才下定决心辞去,实在难以解释。

据第二首诗中小字夹注可知,1828年拓修贡院时,其资金征集于全省富民,所余万缗并不敷用于新修《福建通志》。故当局再次要求全省富民输捐,遭到漠视后,乃命令各县一一上门晓谕。张际亮认为,在福建全省民生凋敝的情形下,此举有失仁厚,只会进一步加剧民众的困顿。更让张际亮难以忍受的是,借由修纂通志,监修官员尽管未从事任何实际事务,依然可循依《安徽通志》的前例,而得到朝廷提拔,所谓“奏绩定勘酬计吏”。张际亮一面忧愁民生,一面厌恶挂名官僚的丑恶嘴脸,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率先辞去分纂职务,以示对吏风的不满。

《福建通志》的纂修启动于1829年,次年张际亮加入志局,并很快退出,可以推知强制要求富民输捐以修通志,发生在纂修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此事令张际亮难以接受,10多年后,当张际亮回顾这段经历时,道出了更多的内情。总纂陈寿祺及其同志在载酒挥毫的雅兴激情之余,还不得不面对人事请托的琐碎事务。志局开设后,福建学使、制府就开始向陈寿祺推荐纂修人员,而其中三四个人缺少真才实学,难以称职。勉强答应后,学使与制府仍然掣肘陈寿祺,彼此意见不合。此外,监局宋炳垣与诸纂修也不合,但盐道王耀辰出于同乡情谊庇护宋炳垣,引起人事摩擦(参考谢章铤辑《陈乡贤鳌峰载笔图纪事辑录》等)。

可见,志局从成立以后,无论在用人问题、人事关系还是资金来源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张际亮出于师生立场,代陈寿祺不平,实在情理之中;又有一颗爱民忧国之心,自然无法勉强共事。

张际亮在志局中时,“同事多忌之”,盖多才招忌。因此,尽管张际亮辛勤从事于采辑纂录,且数量远超过诸同事,依然不获认可。有伧父将张际亮夜晚往台江冶游之事报告大吏。张际亮知晓后,直接提出辞职,揭发一事遂成为离开志局的导火索。

志局中纂修、监局人员因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身份、背景,自始就形成派别,关系复杂而微妙。从前引诗题和作于1835年的《陆莱臧司马属题来梦亭感旧图》来看,张际亮与监局陆莱臧、纂修高雨农、张怡亭、沈梦塘等人最为相得。1834年,张际亮在榕时,曾造访志局,此时“死者已矣,而生者皆不通音问”,“生死升沉过眼空”,有“不胜聚散存没之感”。几年后,张际亮在给陈寿祺的《鳌峰载笔图》题诗时,依然感慨不能自已。可见,张际亮进出志局和几年后的《福建通志》风波事件,在张际亮内心留下诸多恶劣痛苦印象,“不禁反复怆悢”。

关于《福建通志》,历来最受关注的是成书后为梁章钜等人删毁的学术公案,而几乎无人注意分纂者之一的张际亮进出志局的情况与原因。张际亮进入志局担任分纂,当与业师陈寿祺的招邀有关,而其最终辞职,实出于对吏风的不满而作出的抗议,此与张际亮的性情和志尚相符。从分纂者之一张际亮的遭际来看,似乎预示了清道光版《福建通志》的删毁结局。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推断为由邵捷春故宅中的水心亭改建而来。据《续福建通志》记载,建造者“筑亭跨斥,康熙间宅为书院,仍址改筑,易名鉴亭”,取“方罫泓渟,天光云影如一鉴然”,是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2024-06-25 07:16:00
...的信赖。道光九年(1829年),他应聘到省城纂修《福建通志》,与陈池养、张际亮等17人为分纂。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福建通志》总纂陈寿祺病故,当年5月他接任《福建通
2024-03-25 04:04:00
鳌峰书院:东南第一学府
...由皇帝亲自下诏建立的最高等级书院,大致每省一所,在福建省取得这一地位的书院就是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集教、学、研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书院,由理学名臣、时任福建巡抚的张伯行在康熙
2024-01-26 03:24:00
如何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福建将开展百所省级特色学校遴选
...如何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17日上午,在福建省福州市鳌峰坊开启了一场以“全域育人·智创未来”为主题的教科研专题研讨活动,来自省教科研基地校、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
2024-05-18 09:26:00
操持罔玷 千古弗渝
...—明代廉吏杨表清乾隆《长沙府志》记载杨表 清《广东通志・卷十四》记载杨表 清乾隆《龙溪县志》记载杨表 清康熙《漳州府志・人物》记载杨表 杨表与友人的诗词石刻 ⊙黄辉全
2024-04-14 03:13:00
我们的节日丨“平安和谐暖金秋 共聚重阳话精神”,台江这场活动温暖满满
...党工委整峰街道办事处主办,鳌峰洲社区党委、平安人寿福建分公司承办,鳌峰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鳌峰洲社区警务室、平安健康福建分公司福州市幼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23-10-27 16:26:00
...的土地,辛弃疾心里是想着施展一番作为的。乾隆《福建通志》卷29《名宦》称辛弃疾与蔡襄、赵汝愚等人在闽地有“补偏而救弊”之功。在福建提刑任上,辛弃疾行事雷厉风行,严格要求下属奉
2023-09-12 07:05:00
拍骨龄·测足底
本文转自:福建卫生报拍骨龄·测足底福州儿童医院专家进社区开展生长发育义诊活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骨科主治医师陈从珍为孩子进行足底检查□本报记者 张帅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避免
2023-03-16 09:34:00
清朝时期的李明彻
...。著有《圜天图说》及《续编》五卷,并为阮元版《广东通志》绘图,阮元称为张宝、傅仁均之后一人①,并打破今人不入史的传统,将《圜天图说》破格入《广东通志》艺文略。晚年于漱珠岗(今
2023-08-30 19: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