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王启红:用好手机新农具,让更多山里货走出大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30 12:08: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两部手机,背靠大山。在榕江县两汪乡两汪村里,王启红在院坝里支起手机,一根板凳摆上刚做好的笋干,以大山为背景,没有灯光,没有专业的直播设备,就这样开始了直播。

“这个笋干是用柴火烘干,现摘现做,品质很好,感谢大家的支持……”王启红在直播间里真诚地推荐着,“我很珍惜每一位朋友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都用心去做好,不用灯光,不用修饰,让大家看到农产品真实的样子。”就是这样简单的直播间,每天的订单量能有50至60单。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王启红:用好手机新农具,让更多山里货走出大山

王启红正在直播

在短视频平台上,王启红的账号叫“贵州苗家姑娘”,粉丝近40万,而她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王启红是榕江县两汪乡两汪村的村民,两汪乡地处榕江县北部,距榕江县城90多公里。2016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在和弟弟的交谈中,走上了做短视频的道路。“当时听弟弟说,做短视频到一万的浏览量就有500块的奖励。”为了拿到奖励,王启红开始拍摄家乡风土人情的短视频。

“后来有一次,我拍摄家里做的腊肉,就有网友问,可以卖吗?就这样开始做了第一单生意。”王启红说,“原来家里的山货是有人喜欢,有人愿意买的。”

短视频的奖励没拿到,但是王启红却走上了网络销售农产品的道路。“可能是规则没搞懂,没拿到奖励,但是通过短视频,大家认识到了我的家乡,喜欢购买我们家乡的农产品,我觉得要把这个做好。”

2020年10月13日,王启红发布了一条自己婆婆做酸辣鱼的视频,获得了17万的播放量。“很开心,这条短视频涨了6000多的粉丝,也让我更有信心做好这个事。”

2021年起,榕江县创建集人才培训基地、直播中心、文化学堂、产品车间、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发展“新媒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短视频直播培训。除了参加县里的培训,王启红还获得短视频平台举办的培训机会,通过培训,她对直播卖山货更得心应手。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王启红:用好手机新农具,让更多山里货走出大山

王启红正在展示笋干

好的品质让王启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她收货范围也不断扩大。爱人杨彬和她一起跑遍周边的十多个村寨去收购农产品,酸菜、土鸡蛋、大米、红薯、土豆、辣椒……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通过王启红的直播间卖出了这个小山村。“我们都是卖当季的农产品,这个季节有什么我们就卖什么。”王启红说。

“有一次,一位老人种了50斤的芝麻,正愁不知道怎么才能卖掉,他找到我,我一下就全部卖完了。”王启红笑着说,老人家后来说后悔没有多种点。

“刚开始,订单并不多,我们一直坚持,慢慢地就有了增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杨彬之前就做过网店,他也一直支持王启红做直播销售农产品。现在,杨彬主要负责产品上架和拍照、收货等。

“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王启红说,现在,家里父母亲都在忙着种各种山货。“我们在大山里通过网络,把我们自己种的农产品卖出去,也让在村里的老百姓多一点收入。”

距离两汪村10公里远的空烈村,村民王荣是水稻种植户。“每年我们都和他收购大米,差不多在3万斤左右。”杨彬介绍,通过直播,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山货卖出去,大家有了收入,也更有干劲。

大山里,发货是不小的难题。“我们这里班车比较少,所以每天只能发一次,因为自己运到县城,成本比较高。”王启红现在每天做三场直播,早上一场直播结束,就把订单打包好,通过乡里的班车运到县城的快递网点,再由快递网点寄出。“我从一开始就包邮,我们争取尽快把货发到客户的手里,因为这些都是新鲜的山里货。”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王启红:用好手机新农具,让更多山里货走出大山

王启红正在打包发货

说起接下来的发展,王启红也期望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我希望能够拓宽发展的思路,让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得更好,让大山里的好货不再愁卖。”

在王启红的带动下,两汪乡更多的群众加入其中。2023年两汪乡线上销售总额达1890.99万,越来越多的山货正走出大山。

直播间里,不时听到小孩的声音。王启红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如今,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住进了新盖的楼房,也买了汽车。大山里,王启红依然种地、照顾小孩,不同的是,一家人的生计有了新的依靠,“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变成了新农资”。

一审:罗亚楠 邵梦洋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实训营助大学生、新农人提升创业就业技能移动端变“新农具” 大数据成“新农资”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见习记者辛云静)“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江宁龙尚的
2023-09-05 06:23:00
...平台,农村电商发展氛围愈发浓厚,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这是长水村1000米高山上采摘的野生茶,颜色鲜亮,入口香醇。”在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的“罗坪三珍”直播间
2022-12-21 02:31
...货行列。“当下,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间成为‘新农具’、带货成为‘新农活’,互联网经济逐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词。”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祝荣亮表示,福建各级工会聚
2024-05-18 02:21:00
“新农人”抢抓机遇 为家乡好货代言
...农公益培训’,做好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百余名农户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崖州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结合崖州区项目建筑工种用工需求,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通过“技能
2024-05-03 02:16:00
...在,不少村民主动提出要学习电商销售,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打开新生活的大门。
2024-01-07 03:25:00
引进“高精尖”、选育“领头雁”、培养“新农人” 江苏昆山: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大评选”、农业知识“大竞赛”、职业技能“大比武”、农业产品“大评比”等系列活动,结合市镇村三级推选与专家评审方式,挖掘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提升乡土人
2024-02-26 10:19:00
...人机,手机、遥控器、AI机器人等都成了得心应手的“新农具”;农村发展业态持续“上新”:农文旅融合描绘“诗与远方”,数字经济激活“一池春水”,特色产业做强“土特产”新文章;农民
2024-08-09 06:29:00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做一颗扎根大山的“螺丝钉”——记二○二三年“忻州好人”李焕平在神池县龙泉镇大磨沟村,有一位被村民亲切称为“螺丝钉”的驻村工作队员——李焕平。她以“螺丝钉”般的精
2024-05-25 10:35:00
高素质农民“炼成”记
...的变化,召唤更多农民持续进步。吕璐说:“手机成了新农具,高素质农民培训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支持、鼓励、帮助农民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技能、融入新发展,是今年我市培育高素质农民的侧
2024-03-24 06: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