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向水要粮的“科研渔民”
——记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赖年悦
本报记者 李 浩
赖年悦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入行却是机缘巧合。
从小生长在无为市山区的赖年悦,1982年考入巢湖农业学校,误打误撞被分配到水产专业。命运的齿轮从此转动。1985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巢湖市水产局任技术员,正式入行水产养殖领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闸蟹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是人工养殖技术迟迟难以突破。赖年悦瞄准“蟹将军”,开展河蟹人工养殖试验。他主持完成省重点科研课题“河蟹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经专家鉴定,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2001年至2006年,河蟹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22.5万亩。
河蟹养殖的研究成功,让赖年悦对水产领域科研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长江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是我国二类保护的珍稀鱼类,有着“亚洲美人鱼”之称。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河流环境变化以及中下游通江湖泊减少等原因,其资源明显衰退。为保护与增殖这一珍稀物种,赖年悦开始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起步并不顺利。业内对胭脂鱼的研究积累不多,研究团队对其生长与繁殖习性知之甚少。“前两年的人工繁殖计划全军覆没,研究团队非常沮丧。”赖年悦说。为了全面掌握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赖年悦在渔场一住就是三个月。研究发现,培育优质亲鱼对提高繁育成功率至关重要,而胭脂鱼雌鱼达到7龄以上才能性成熟,此后经过人工催产的鱼卵受精、成活率才会高。
经过4年不懈努力,赖年悦终于解决了胭脂鱼受精率、孵化率低,成活率不高,繁殖难度大等关键技术难题,人工繁育胭脂鱼获得成功。我省也因此实现了对长江实施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有力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补充恢复。
安徽的龟鳖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三,这一成绩与赖年悦的研究成果密不可分。此前,安徽的龟鳖种苗主要来源于外省,养殖技术也较为落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赖年悦主持完成“生态龟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首次建立龟鳖良种选育与扩繁技术体系,率先创制龟鳖养殖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养殖温室供热能源替代、环保高效型饲料研制及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系统构建了龟鳖“三级二段式”生态养殖模式,成功突破了龟鳖6种产品加工工艺,为我国龟鳖产业生态化、高效率、低能耗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项成果2017年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8年来,赖年悦全身心扑在渔业科研中,一项项渔业科研项目在他的努力下结出硕果。他先后承担“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扩繁与标准化养殖技术中试与示范”“长吻鮠人工繁殖、网箱养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规模集约化池塘网箱养鳝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在渔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独创性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5篇被EI收录;出版《河蟹常见病害的防治》《科学养鱼大全》等著作3部;制定《乌龟人工繁育技术规范》行业标准2项、《龟鳖工厂化用水处理技术规范》等安徽省地方标准2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
“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应用它们,让养殖户得到实惠。”赖年悦一有空就会向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难题。通过包村联户、科技下乡、阳光培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赖年悦深入农户家中、塘边、村头,答疑解惑,传经送宝,解决水产生产技术难题,用一手好技术,做给渔民看、教会渔民干、帮着渔民赚。
从业以来,赖年悦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300多场次,受训人数2万多人,送科技下乡40多场次,接受群众咨询达1万人,主持编印各类技术资料4.5万份,免费散发给养殖户。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顾问身份,他还致力于推广渔业“四新”成果,累计推广水产新技术20多项、新品种12个、新材料8项、新装备11项,培育水产新型经营主体48个,成果示范应用面积100多万亩,使农民净增收30.16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