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博士毕业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国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马振华扎根基层十年,奋斗在科研、产业、培训一线,助力南海渔业振兴,获“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回国后,马振华坚持以科研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科研的思路,主持科研项目27项,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先后获得南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及广东省动物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2项。
作为一名海洋渔业科技工作者,“海洋强国,屯海戍边”一直是马振华最为关心的问题和研发工作方向。2016年来,马振华多次带领团队前往南海开展相关实验,论证了尖吻鲈、黄鳍金枪鱼等在美济礁养殖的可行性,构建了新型岛礁“藻-贝-鱼”养殖模式,为南海岛礁渔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为了提高驻礁渔民国家安全、海洋生物保护意识及养殖技能,马振华组建了三沙服务团队,累计为驻礁渔民开展相关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10次,培训渔民150人,为当地养殖企业、渔民赠送鱼苗20万尾、贝苗100万粒。
2013年以来,马振华入选 “中国博士后西部服务团”,在广西开展的科技服务活动,与广西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在文莱建立“中-文海洋渔业国际研发中心”,为文莱培养科技骨干20人,开展渔业技术培训20次,累计培训从业人员200人。他们帮助企业突破文莱尖吻鲈等海水鱼类苗种本地化繁育,解决了当地苗种供应不足等技术难题,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当地养殖业户的高度认可,为中国与文莱渔业合作做出突出的贡献,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践行者,南海渔业的振兴者。
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马振华投身复工复产工作。他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微信平台、手机及现场指导等方式,先后为20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咨询、病害检测等免费服务,开展技术培训20次,培训从业人员350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