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融水:
美丽乡村庭院 百姓致富旺地
记者/唐绍怡 通讯员/覃美 实习生/彭婧怡
外地游客在梁定华家的庭院内游玩打卡。
麻洞屯乡村全貌。
本报柳州讯 (记者/唐绍怡 通讯员/覃美 实习生/彭婧怡)金色阳光照在花瓣上,洒入池中,肥美鱼儿在古廊桥下的水池中畅游,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村麻洞屯改造的乡村庭院美景。村民梁定华通过改造自家庭院、开办农家餐馆,实现增收,日子越过越好。
梁定华原来靠开大货车谋生,后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回乡。在有关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对自家庭院进行改造,在院子里种上桂花树、建起“小桥流水”,还在庭院中养殖清水鱼、开设农家菜馆,打响了特色清水鱼农家菜品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今年到目前为止,营业额40多万元。我还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建一个民宿,带动村里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创业增收。”梁定华说,民宿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像这样通过改造庭院,发展乡村庭院经济的家庭,在麻洞屯随处可见。近年来,麻洞屯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以“庭院+”模式推动村貌焕然一新。
新国村驻村第一书记曾钰华说,麻洞屯先后获得粤桂协作改造资金400万元,持续推进“我在广西有个园”建设,通过实施“微庭院、微花园、微菜园”,统一规划村庄外立面建设、融合特色文化元素。“庭院+”模式在保护和传承村庄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同时,提升了村容村貌,增强村庄的文化内涵,提升庭院经济的品牌形象,麻洞屯因此成为粤桂协作的庭院经济样板村。
此外,麻洞屯还建设了集体经济“星期天农场”项目,发展研学、采摘、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带动126户村民参与生产、销售绿色蔬菜,实现人均年增收1500元。
“目前在融水推进的‘我在广西有个园’活动,持续促进庭院经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广东省廉江市驻融水粤桂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杰表示。仅以对基础设施和庭院进行改造的香粉乡雨卜村为例,该村通过民俗活动每年吸引30万人次,产值超1000万元,让300多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2021年以来,融水在廉江市的支持下,先后投入4000万元粤桂帮扶资金,扎实推动粤桂协作结对村开展“我在广西有个园”建设。目前,廉江市和融水结对帮扶园已覆盖83个行政村,建成166个园,特色紫黑香糯、灵芝、土鸡、肉猪等种(养)殖业以及乡村休闲、民俗旅游等多种类型庭院经济正悄然兴起,庭院这片方寸地逐渐成为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致富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