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场马拉松的魅力,是源于对自身的挑战,还是冲线瞬间的荣耀?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已走过二十载的黄果树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黄马”)给出了一个更富诗意的答案:它还可以是一场为爱奔跑的约定。
6月29日上午,“黄马”鸣枪开跑。当来自贵阳的孟麟龙紧握着妻子杨丹丽的手,冲过13.14公里“爱情专线”的终点线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捧鲜花,更是一次婚姻生活中一次全新尝试——以运动改变生活。
为了这场比赛,不爱运动的杨丹丽在丈夫的鼓励下,从5公里开始,一步步踏上了这条特殊的赛道。“10公里的时候她有点受不了,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孟麟龙说,妻子从没见过黄果树瀑布,本次参赛是旅行,也是圆梦。
在这里,每一对跑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奔跑理由。
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特意从重庆赶来“讨个好彩头”的年轻情侣苏一帆和巩舒婷,到担心抢不到半马名额,“想一起牵手抵达终点”的魏军夫妇,“黄马”的13.14公里“爱情专线”,成为不少情侣的“打卡圣地”,
随着马拉松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地赛事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赛事,正成为各地马拉松组织者面临的共同挑战。而镇宁的选择是,植根于文化。
“13.14公里跑最初是2018年开始的。”本次“黄马”赛事运营方博捷体育竞赛部部长赵玉源介绍,创意源于运营团队在镇宁发现的少数民族图腾。“我们在了解镇宁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少数民族的图腾上有一个比翼双飞鸟,我们便从这个图腾上找到灵感,尝试在马拉松中添加爱情元素。”
2018年,运营团队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将“比翼双飞鸟”的启发与代表“一生一世”的13.14公里赛程相结合,首创了国内马拉松赛事中的“情侣跑”项目。
事实证明,文化是最好的黏合剂,它将一场关乎体能的极限挑战,转化为情感的共同体验。
对于即将结婚的苏一帆和巩舒婷而言,13.14公里的意义远超跑步本身。“13.14km有很好的寓意,我们想借着‘黄马’给婚礼讨一个好彩头。”巩舒婷解释,“人生跟爱情一样,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我们希望通过携手跑完赛道全程,以此象征我们会一路携手走下去。”
通过爱情这一永恒主题,镇宁将马拉松从单纯的体育竞技变成了情感纽带与生活方式的表达,大大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长跑运动的心理门槛。
对于像杨丹丽这样从未有过运动习惯的人来说,“为爱奔跑”提供了一个强大而温情的心理驱动。当个人健身的枯燥被赋予了情感的仪式感,当独自坚持变成了相伴前行,体育运动的魅力便被无限放大。“就想陪着他。”这是杨丹丽简短又朴素的参赛理由。
镇宁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马宁证实了这一战略思考:“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半马的国际赛事专业性,这是赛事的根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13.14公里和5.2公里这样充满文化寓意的赛道,为更广泛的人群打开一扇参与的大门,从而真正点燃全民健身的热情。”
这一策略的成功,在报名数据中得到了印证:数据显示,今年“黄马”总报名人数突破3.1万,其中7000人选择了这两个充满寓意的短程项目。
一个多小时过去,终点线上方的计时器仍在记录下每一个抵达的瞬间。右边,是十指相扣的情侣跨线而过;左边,弯腰撑膝的稚气少年大胆向来访记者讲述今天的意义。
孟麟龙搀着手捧鲜花的妻子,缓缓走向出口,眼里有心疼,也有骄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海若 何晓璇 王潇 彭杨
编辑 胡玉山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3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