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化中国行】留住工业遗产的“原汁原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03: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让一屋一瓦、一草一木都能保存历史信息——

【文化中国行】留住工业遗产的“原汁原味”

本报记者 成露 赵琛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24日 01版)

上午10时,通扬运河西岸,建于1915年的大生纱厂钟楼整点响起了报时的钟声。

走进纱厂,可以看见公事厅里陈列着珍贵的历史资料,老仓库里整齐码放着一袋袋纱线,阵阵机器轰鸣声不时传来……在这里,工业遗产历经岁月洗礼,仍在续写新的故事。

大生纱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1895年由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2006年,大生纱厂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以大生纱厂等工业企业为主体,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完整、集中地保存了中国近代工业城镇的格局和历史风貌。

坐拥丰富资源,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工业文化、留住城市的“工业记忆”?

记者了解到,21世纪以来,南通对唐闸的工业遗存启动了保护工作。2015年以来,南通又加快了唐闸保护利用的步伐,先后恢复建成了汤家巷、新民巷、复兴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我们希望保留工业遗产的‘原汁原味’。”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说。

2023年,大生纱厂一期修缮工程顺利竣工,钟楼、清花间厂房、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图书馆及宿舍大楼4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性修缮,建筑结构得到加固,屋面、墙体等都进行了整修。

“我们力求真实全面、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延续历史信息。以钟楼为例,我们在保护原貌的同时,更换了已经腐化的楼梯,对时钟的精准度进行了调试,现在时钟还能准点报时。”漆颖斌说。

“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等说法是记者在随“文化中国行”采访团一行走进江苏古镇采访时,经常听到的词语。

在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遵循“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原则,保留了近8000户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完善了街区建设和公共设施,使街区更宜居。在同里古镇,当地在对古典园林退思园的修缮和保护中,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让一屋一瓦、一草一木都能保存历史信息。

真实的呈现提升着文化遗产的质感。记者看到,经过修缮的大生纱厂清花间厂房已经恢复原貌,在白天,自然光透过整排天窗洒下,厂房里无需使用照明设备,也显得非常明净透亮。

漆颖斌介绍,未来企业将对清花间厂房等工业遗产进行更细致的保护和规划,“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传承发扬好张謇的企业家精神,保护和利用好大生纱厂的旧址。”

离开大生纱厂,步行不需多时,就到了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斑驳的墙面、高耸的烟囱、工业风的建筑……产业园由张謇工业遗存转型发展而来,厚重的历史感与工业气息扑面而来。

4月21日,一行来自上海的自驾游游客正在产业园里饶有兴致地游览。他们告诉记者,早就听说南通的工业遗产很丰富,特地来看看。

“我们园区有44栋建筑,其中有5栋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整个园区就像一个百年工业建筑博物馆。”南通一八九五文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红介绍,在产业园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中,公司努力保留近代工业遗存原有的面貌。

因为工作原因,徐红也会到国内其他城市逛一逛文化产业园。她认为,唐闸丰富的工业遗产被保护得很好,这是园区的特色与优势,“我们会开展一些艺术展览、集市活动等,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来游览,有活动的时候,园区人气很旺。”

选字、排版、刷墨、覆纸……在一个由大达公电机碾米公司厂房保护性修缮改造而来的活字印刷体验馆里,来自南通的窦女士正带着6岁的儿子体验。馆里布置精心,还陈列着铸字机、四开平台铅印机等老印刷物件,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拓印了几个成语,带孩子感受一番传统文化,觉得挺有意义的。”窦女士说。

“我们的活动是基于唐闸特有的文化资源打造的,孩子们可以在体验中获得新知。”在活字印刷体验馆,南通市崇川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振宇对记者说。

在由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孩子们在户外悠然写生;在汤家巷的白墙黛瓦间,游客们身着民族服饰拍照留念……在唐闸、在南通,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南通留存至今的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文物遗存就有50余处,工业印迹融入城市肌理,也留在了市民游客的心中。

“我们对城市的工业文化是非常认可的,也有着很深的感情。”王振宇说,希望有更多人知晓南通的工业遗产,参与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苏州启动,看看吧
“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4月1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启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江苏苏州同里镇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这个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之
2024-04-20 21:15:00
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
...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本报记者 刘晓宇《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第 05 版)泉州石湖码头。何陈文摄非遗传承人张红萍在制
2024-08-11 06:05:00
文化中国行|侗歌越千年,歌里都是好光景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
2025-03-21 13:33:00
...厂窑房为馆址,并在建设过程中保持了窑房和窑炉设备的原汁原味,采取人文结合、以物展史的手法,以时间为序,通过12个章节展现了自1909年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变革与曾
2023-04-25 08:53:00
文化中国行 | 朱振武:让中国文学“飞”入国外寻常百姓家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杜倬荷小说作为跨越时空的情感载体与文明桥梁,承载着人类的哲思与时代的回响,在AI时代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与伦理价值。近日,“小说研究当下任务暨外语学科未来
2025-03-30 20:11:00
文化中国行| 肥东送戏下乡“庆五一” 群众家门口听庐剧
大皖新闻讯 5月2日,在肥东县撮镇撮街景区,2024年肥东县“送戏进万村”演出正在进行,为当地群众送来原汁原味的庐剧演出。据悉,本次演出属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05-02 17:47:00
江南水乡焦溪古镇:黄石半墙,粉墙黛瓦
...富,也为温柔水乡增添了一份粗犷。4月21日上午,“文化中国行”主题调研活动来到拥1200多年历史的焦溪古镇,独特技艺造就的黄石半墙,惊艳了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们,原汁原味的古镇
2024-04-22 13:49:00
从银幕到现实 从观影到赏景!更多外国友人爱上了“中国行”
中国电影中,这片土地所展现的美丽风光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激发了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的兴趣。外国旅客循着电影的足迹游览中国,与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一一邂逅。在“跟着电影游中国”粤剧电
2025-03-08 23:00:00
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推介会在重庆举办
...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山水相望 携手共赢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推介会在重庆举办12月20日,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重庆)推介会成功举办。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
2024-12-21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社会的跌宕与对思想自由的追求,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隐士群体。自秦汉以降
2025-04-23 20:19:00
康熙手段最高的一个儿子,熬过雍正十三爷胤祥,位列铁帽子王
清代康熙四十七年,身居东宫储位33年的皇太子胤礽,遭到废黜。正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康熙及其膝下诸位年长皇子的命运,乃至整个清廷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2025-04-23 15:20:00
皇帝逼和尚吃肉,和尚别无选择,吃肉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如果你听说过李自成,那么相信你对张献忠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两个人是齐名的存在。就像电视剧《天龙八部》里面的北乔峰、南慕容一样
2025-04-23 15:21:00
她12岁以罪民进宫,15岁摇身一变成皇后,24岁成为太后掌控朝政
在我们古代当中,一直都是一个封建的社会,所以在当时女子的身份一直都比较的地位,但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女子想要自己掌控些许的权力
2025-04-23 15:38:00
此国首都被摧毁四次,越挫越勇,现屹立在世界之巅
一国首都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首都也是一个国家的招牌。回顾历史,一旦首都被摧毁,那国家离覆灭也就不远了,但凡事无绝对
2025-04-23 15:42:00
《小王子》:一个始于“飞行”的人生,期待人们“懂得爱”
作为法国儿童文学短篇童话的一座里程碑,并获得“追授雨果奖”的《小王子》,被人们多次翻译、出版,甚至翻拍成电影,无论是经过多次翻译出版的书籍
2025-04-23 15:49:00
讨鸳鸯嘴上的胭脂,闻林黛玉的袖香,贾宝玉有恋物癖还是太下作?
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讲究男女有别,强调授受不亲,哪怕是表面上的庄重,也得时刻保持,否则便如同犯了天条一般,给自己引来祸事
2025-04-23 16:06:00
广元朝天:千人穿越明月峡 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景区北门锦幛迎君、蜀风广场卧龙点兵、观景平台古乐合奏,处处皆是蜀道风情……4月23日,2025年全国徒步大会(四川广元站)暨古蜀道徒步游朝天区分会场活动在朝天区明月峡景区启动
2025-04-23 17:03:00
王顶岐书法艺术欣赏(一):生羲之故里 传家学祖风
铁钩银画抒抱朴胸襟游云惊龙写藻雪精神王顶岐,字平之,1958年生于羲之故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文书院”研修班
2025-04-23 17:5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一尊酒器、一盏茶瓯、一杯咖啡,承载的不仅是饮馔之趣,更映照出江南人精神世界的流转与坚守。昨天
2025-04-23 18:56: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最近,南京的中小学进入了“春游季”,孩子们卸下书包,享受这期盼已久的快乐时光。在古代,孩子们没有智能手机
2025-04-23 18:58:00
画中神威:钟馗与虎的传奇意象——王寅之《钟馗神威图》作品
《钟馗神威图》136cm×68cm(2018年)画中神威:钟馗与虎的传奇意象钟馗,这位在中国民间信仰与神话传说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2025-04-23 09:54:00
世界读书日丨AI解锁古人的求知故事
大河网讯 今日,你可曾翻开书本?触屏时代,文字轻触即得,而对于古人来说,能够踏入书堂、手捧经卷,并非易事。古人读书之难
2025-04-23 10:03:00
历史上的今天 | 南宋理学家朱熹逝世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
2025-04-23 10:41:00
皇帝送去一仓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都不发,11年后发现他高明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便开始屠杀功臣,韩信,彭越皆死于其手,唯独张良看出刘邦不可共富贵,早早辞官归乡,保住了自身性命
2025-04-23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