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收录近5000个代表性样品
智能土壤库保存北京“乡土印记”
经干燥处理后,土壤样品将入库。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记者日前获悉,自2021年建成启用以来,北京市土壤样品库已保存近5000个土壤样品,这些珍贵的土壤样品对于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土壤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智能土壤样品库,点击屏幕,下一个任务单,扫描样品上的智能芯片,剩下的交给机器就行了。一瓶瓶制备完成的土壤样品,被依次放入传输通道,在机械手臂的协助下,抵达指定区域。整个储存过程不过几分钟。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室主任夏夜介绍,土壤库大多数样品来自于“十三五”时期和“十四五”时期开展监测的国控网及市控网的土壤点位。“只要是可以收集到的、有代表性的,且符合长期保存要求的环境土壤样品,都会被保存在土壤库中。”夏夜说。
现场监测人员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土壤无机样品,会被装进一个个样品袋中,每个点位样品约2千克。样品袋外面贴着的“身份证”,写明样品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经纬度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
夏夜介绍,土壤无机样品稳定性好,可长期保存,但采集过程非常繁琐,因此土壤样品特别珍贵。“水可以每月采集一次,大气可以自动监测,而土壤变化情况缓慢,监测周期较长。”夏夜说。
抵达土壤库的样品,也有不同的保存期限。一般分析用的预留土壤样品,不存入永久库,只保留2年左右;而那些特殊和珍稀的土壤样品则要永久保存。
目前,北京市的土壤样品库中近5000个样品都凭借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永久“入住”土壤样品库,将成为北京土壤的历史印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2: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