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成绩喜人
60余天总过闸荷载吨位306.03万吨

满载货物的货船有序通过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 (龙启柏 摄)
本报讯 2月17日,记者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正式通航以来,60余天内过闸船只1926艘,总过闸荷载吨位306.03万吨,船平均吨位超过1500吨,月平均过闸荷载吨位超过150万吨。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通航为3000吨级航道全面畅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将有效衔接平陆运河,吸引产业沿江集聚,促进沿江经济发展,形成江海联运新格局,完善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西津水利枢纽一线船闸地处广西水路交通要冲,自1966年投入使用以来迅速成为南宁重要水运基础设施。然而,一线船闸只能通行1000吨级船舶,已不能满足西江黄金水道日益增长的通航需求。
伴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提出,南宁果断抓住时机,推进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成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关键工程。工程于2022年12月15日竣工通航。
二线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8米(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2060万吨(近期二级航道)、2760万吨(远期一级航道),水运旺季时二线船闸2小时可通行15艘1000吨级船只,是一线船闸的5倍。
伴随着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开闸放水,几艘2000吨货轮缓缓驶过船闸,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方向驶去。旁边的一线船闸继续转运千吨以下船舶。一线、二线船闸相互配合,为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事业发展提供“加速度”。
下一步,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将开展运河经济带规划研究工作,加快谋划平陆运河物流通道组织,按照“给南宁带来一片海”的定位,谋划衔接大西南,通过平陆运河直达东南亚、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华东沿海的交通物流组织模式,积极配合完善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布局,打好培育市场主体和物流通道的基础,促进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志鹏 朱梓瑜 罗渊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