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综述
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将老爹赵弘殷从开封迁葬到了紧邻洛阳的巩县,为迁都洛阳做准备。
十二年后,他站在父亲的墓前,挽弓射出一支羽箭,一箭射出,方向直指洛阳。太祖豪情万丈地指着箭落处告诉身旁的众人,他的陵墓就要定在洛阳。
然而,此后的150多年里,上千座宋朝皇室和大臣的墓葬却都安顿在了北枕黄河、南望嵩岳的巩义,这是为何?
如今北宋皇陵的地宫内的宝物已荡然无存,地标建筑也毫无踪影,只有残留的几尊石刻还始终保持着宋时的面容,石刻上的一道道“伤口”,彷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迭荡起伏。
在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墓中,北宋皇陵也许是最为残缺的。在我国巩义地区的北宋陵区中。已经看不到任何皇家的恢宏壮阔,现在,绝大多数位于此地的北宋皇陵,已经成为了一片片金色麦田,沉默在广阔的平原大地。
国都陷落,皇陵破败
靖康二年,金兵的铁蹄横扫中原,兵临汴梁城下。在围城战期间,金兵做出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掘墓。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金人将城外百姓和皇族的坟墓全部挖开,将尸体弃之荒野,将棺材作为马槽使用。之后,掘尸所带出来的瘟疫致使一半以上的城中百始染上疫病,不治身亡。
根据城中百姓的惨状,我们可以推测出金兵掘坟的原因:
为了让城内的守军看到自己家族家人的坟墓被挖掘侮辱,以此打击城内守军将士的士气。
通过弃尸荒野,让腐尸中带出那个时代不能够医治的病毒,让传染病在城内蔓延,消灭城中的抵抗力量。
从城内一死者过半这个信息来看,很可能因为金兵在城外挖掘叫嚣的行为,让这场关乎北宋存亡的战争以北宋的惨败收场。
攻陷城池之后,金人推翻了北宋政权,大肆掳走北宋皇族的同时立了一个投降金国的汉人刘豫做皇帝,改国号为大齐。
刘豫只是一个没有半点实权的傀儡,他做皇帝自然也只是为了金人更彻底地奴役中原百姓,他上位后的所作所为也让中原的百姓苦不堪言。那么刘豫在当上皇帝后又做了怎样的恶事呢?
根据文献记载,这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贪生怕死之辈,靠着金人撑腰,作威作福,狐假虎威,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
由于金人洗劫汴京时,已经将大部分财物劫掠一空,所以此时刘豫从城内百姓身上搜刮出的财物,根本满足不了他贪婪的欲望,为了让自己能够搜刮到更多的金银财宝,刘豫将目光投向了城外的北宋皇族的皇陵。
就像当年曹操想要盗掘汉朝皇陵时设置摸金校尉一样,他为掩饰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淘沙官。
这个机构名为淘沙,实际上做的却是盗墓掘坟的勾当。根据宋史记载,刘豫分别在河南两地设置淘沙官,两京冢墓被发掘殆尽。
也就是说两京地区的所有皇陵,都遭到了刘豫的洗劫,皇陵中有价值的财物文物被洗劫一空的同时,刘豫的淘沙官集团还将皇陵的地表建筑中的良木和石柱拆卸殆尽。
金兵围城时对皇陵的大肆破坏,以及刘豫上位后对皇陵再度大规模的挖掘,巩义地区的北宋诸多皇陵再无承建时的恢宏气概,也使得北宋皇陵成为历朝历代中鲜有人问津的皇陵之一。
迁都未遂,灭亡启示
北宋皇陵所承受的破坏和耻辱,就是北宋皇朝承受的摧毁与耻辱的真切写照。然而承载着耻辱与悲伤的北宋汴京曾经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是商业和贸易的中心,经济发达,百姓富足。
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摧毁殆尽,金国灭亡辽国几乎花了十年时间,却在灭辽后短短两年时间就攻破汴京,灭亡北宋,这让人难以置信。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宋的灭亡不能仅仅归咎于北宋末代皇帝的昏庸,其实北宋灭亡的种子从北宋建国初期定都之时就埋下了。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定都后改为汴京。自古以来除了宋朝没有一个朝代把都城定在汴梁,因为汴梁地处平原,四周开阔平坦,虽然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经济,但是便利自己的同时,也给敌人的入侵带来了便利,汴梁可以说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城池。
在北宋建国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曾经有多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贪图汴粱地区的漕运便利,经济发达,以此地为都城建国,最终国祚日浅,都在短时间内被灭国。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手中继承了政权,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都城沿用了前代的汴梁,宋太祖看到了汴梁的繁华与便利,也看到了汴梁作为一座都城无险可守的安全隐患,他在这两者之间权衡摇摆了很久,最终决定迁都洛阳。
他先是召告天下要把皇陵建在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巩义,想以此为迁都做一个过渡。然而当宋太祖提出要迁都洛阳之时,却遭到了他弟弟宋太宗以及汴梁群臣的反对,宋太宗说出了那句旷古名言“有德不在险”,群臣也一力反对,太祖听候无言以对只得返回汴梁,他不禁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已!”
从以德治国的角度来说,宋太宗的话不无道理,腐败的政治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但是都城的无险可守也会加速国家的破灭。
汴梁处于旷野之上没有地理优势,只能靠增加守城军兵的数量来保证都城的安定,之后继位的各代北宋皇帝,确实在不断增加守卫都城的军力,但这样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到北宋末期,军队管理松弛,军队内部出现了腐败的情况,从而出现了一些战斗力极差的冗兵,这些士兵虽然充实着军队的数量,却在打仗的时候发挥不出作用,不仅没能保家卫国,还成为了亡国灭族的隐患。
后记
如果当初宋太宗和汴梁诸臣能够听从宋太祖的提议,迁都洛阳而不是将重要的一国之都定在汴梁,那么北宋就可以凭借雄厚的国力和据险以守的国都和前来进犯的金兵打持久战,北宋就可能没有那么快的走向灭亡。
但历史没有如果。身处汴梁的宋太宗和汴梁诸臣看中了此地的富庶和优渥,却看不到此地还埋藏着亡族灭国的隐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才是长久兴盛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