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王春晓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方寸之间。有一群人,用匠心守望初心。他们是耳边的殷切叮咛,他们是讲台上的谆谆教导。他们是教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他们是人民教师。
为了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威海市评选出了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今天,让我们走近部分“最美教师”,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
2005年,邵江伟从文登新一中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4年后,他学成归来,成为母校的一名教师。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身份,曾经的老师成为同事,讲台下的学生都是他的师弟师妹,双重身份让邵江伟对学校充满了亲切感。
深耕高中教育一线14载,邵江伟与曾经的老师及学生们相处融洽、亦师亦友,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我在文登新一中上学时,曾遇到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那时候我就心想,将来也要成为一位好的化学老师,让更多学生爱上化学。”邵江伟说。从来到文登新一中任教起,邵江伟就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升专业素质,短短几年便成长为学科内骨干、优秀青年教师代表。
邵江伟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摒弃“一言堂”授课方式,创新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授课和复习方法。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有开盲盒一样的兴奋和乐趣。邵江伟将原本理论性很强的化学原理和深奥的化学现象演绎得出神入化,时常收获学生们的惊叹和掌声。
“以前看到晦涩难懂的化学式就头疼,邵老师带着做了几次实验,突然就理解了。”学生小张说,跟着邵老师学化学后,一节课下来,脑子里常常有“十万个为什么”,会经常利用早自习、大课间、晚饭后等零散时间,主动向邵老师提问课堂遗留问题。
为了能多讲一道题,邵江伟常常亲自去食堂帮学生提前买好饭,还利用晚自习放学后、周末、假期等时间进行线上答疑,反复批改学生上交的试卷和作业,直至所教授的知识被学生完全消化。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邵江伟工作严谨、一丝不苟,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他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执教的“一师一优课”在全市优课评选中多次获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