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上海已完成近百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让一老一小,“方便”更方便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完成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不少于16座样板公厕(每区至少一座)。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近1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黄浦、静安、徐汇、浦东,作为全市第一批完成样板公厕改造,为全市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全市各区打造“样板”公厕
位于肇嘉浜路天平路路口道路绿化带中的肇嘉浜路天平路公厕,北临徐家汇公园,处于徐家汇核心商圈、办公商务住宅圈的交汇处,附近公交站点有9条线路经过,人流量较大,如厕人群对适老化适幼化改造需求较高,徐汇区也将该公厕打造为区内首座样板公厕,将适老适幼、低碳环保、24小时开放等理念融入其中。
公厕采用极简风格,也将人们的视线自然引入城市绿道的花团锦簇之中。外墙上大面积采用U型玻璃,入夜时分,灯带渐次亮起,烘托出一片安宁而舒适的岁月静好。公厕屋顶似两翼般向南北两侧延伸,上方安装有近11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公厕提供电力。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将雨水及洗手台污水收集处理后再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建筑主体采用了传统的气楼结构和镂空百叶,既达到增强通风、高效除臭的目的,又保证了日间采光及视觉上的隐私需要。
厕内通道安装了全流程通行安全扶手,并把原有的无障碍间提升为了第三卫生间,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的用厕服务。除了常规的男女厕间和第三卫生间外,还特别设置了一个通用厕间,实现男女厕位比可调节,满足高峰时段市民的用厕需求。此外,该通用厕间拥有独立的外开门,可实现24小时开放,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夜间如厕需求。
静安区中兴公园公厕位于中兴路和西藏北路路口东北角,环境清幽,绿植繁茂,平日里游人如织,是名副其实的遛娃打卡地和老年多功能休闲区。作为全区首座适老化适幼化样板公厕,改造更是从细节入手。
公厕内划分了成人、幼儿等不同区域,为不同人群提供独立的用厕空间。公厕门外无障碍扶手为防止幼儿磕碰,末端改为“回形”状。室内公共区域通行助力扶手从公厕进门处延伸至男、女厕位、洗手盆等区域,并将门槛与地面打磨平整,无凹凸面,洗手盆安装软硅胶防撞贴。第三卫生间设置儿童专用洗手盆和坐便器;增加不锈钢抗菌尼龙套管扶手;增设折叠式儿童安全座椅;厕间安装计时提醒系统,当使用时间过长,管理人员会通过语音进行提醒。在便民服务方面,公厕提供冬季热水洗手及厕纸进厕位服务;每个洗手盆和小便器增设紧急呼叫按钮,为如厕者提供安全保障;管理室配有轮椅、助步器及老人手杖“三件套”,可供有需要的市民群众使用。
4大类30项内容提出规范
记者了解到,这次的全市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主要对通行安全、助力行走、自主如厕、服务优化这4大类共计30项内容提出了要求规范。
在通行安全方面,主要通过“改造无障碍坡道”“移除门槛”“拓宽大门”“提升视觉观感度”“安装防撞护角或防撞条、提示标识”“地面防滑处理”“地面高差处理”“改造厕间门”等方面,确保老人和儿童以及特殊群体通行便捷,用厕安全。在助力行走方面,主要通过在高低差变化的地方、走廊,从入口到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间等过道安装通行扶手,方便老年人通行。此外,改进无障碍设施布局,把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间等设置在靠近公厕出入口处,减少通行距离。
在自主如厕方面,通过“改造门把手”“配置儿童坐便器”“安装便器位扶手”“安装紧急呼叫器”“改造冲水设备”“改造低位洗手盆”“加装相关辅助设施设备”“安装儿童坐便器坐垫卫生装置”等十余项措施,提升老人、儿童用厕体验。在服务优化方面,主要通过“加贴标识标志”“安装托婴板”“安装儿童安全座椅”“配置语音提示功能”“设置休息区”“配备手杖”“配备轮椅或助行器”等措施,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温馨的用厕环境。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完成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不少于16座样板公厕(每区至少一座)。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近1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黄浦、静安、徐汇、浦东,作为全市第一批完成样板公厕改造,为全市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全市各区打造“样板”公厕
位于肇嘉浜路天平路路口道路绿化带中的肇嘉浜路天平路公厕,北临徐家汇公园,处于徐家汇核心商圈、办公商务住宅圈的交汇处,附近公交站点有9条线路经过,人流量较大,如厕人群对适老化适幼化改造需求较高,徐汇区也将该公厕打造为区内首座样板公厕,将适老适幼、低碳环保、24小时开放等理念融入其中。
公厕采用极简风格,也将人们的视线自然引入城市绿道的花团锦簇之中。外墙上大面积采用U型玻璃,入夜时分,灯带渐次亮起,烘托出一片安宁而舒适的岁月静好。公厕屋顶似两翼般向南北两侧延伸,上方安装有近11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公厕提供电力。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将雨水及洗手台污水收集处理后再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建筑主体采用了传统的气楼结构和镂空百叶,既达到增强通风、高效除臭的目的,又保证了日间采光及视觉上的隐私需要。
厕内通道安装了全流程通行安全扶手,并把原有的无障碍间提升为了第三卫生间,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的用厕服务。除了常规的男女厕间和第三卫生间外,还特别设置了一个通用厕间,实现男女厕位比可调节,满足高峰时段市民的用厕需求。此外,该通用厕间拥有独立的外开门,可实现24小时开放,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夜间如厕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11: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