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了解决灭陈出兵问题,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4 22: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581年,杨坚摘掉了大丞相的名号,把自己的外孙(长女杨丽华之子)赶下了王位,自己登基建立了隋朝,开始了自己的文治武功,年号开元。这时候北有突厥,南有南陈,内有宇文氏旧势力准备复辟,还有三大总管(尉迟迥)等准备叛乱,经历过几十年的战乱,大家都觉得有兵就能称帝,而杨坚是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一个人心思定的王朝。有时候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杨坚却相反,他认为想要灭亡陈,首先要痛击突厥,于是在584年,长孙晟等人用计离间后击破突厥,让突厥自顾不暇,这时候的杨坚决心出兵灭陈,实现统一。

为了解决灭陈出兵问题,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诚然,杨坚野心勃勃,继承了北周的军队后也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再来看看南陈,这时候在位的是陈叔宝,作为南陈最后一位国君,或者说昏君,昏庸无能是他的基本素质。首先他重视文人,提拔很多喜欢清谈的人做官,比如一个叫江永的人,会写书,写诗,是一个文人,陈叔宝欣赏他就提拔他做了丞相。这位江丞相没什么处理政务的能力,就天天带着一帮文人陪陈叔宝喝酒,吟诗作赋,陈叔宝为了好玩,还封了一些女学士,把她们叫来一起娱乐,作为一个国君,这就有些荒缪了。其中还有个文人孔范还和她的孔贵妃结拜为兄妹,如果单单只是这样,倒是还不至于让国家运转不了,毕竟丞相不是只有一个,关键这帮人还喜欢窃取权利,陈叔宝在他们唆使下让这些文人掌握武夫,引发陈朝将领的不满。之后便是宠幸没人,有名的张丽华就是其中翘楚,还喜欢花钱,贪图享乐,当然,南方鱼米之乡,经历过六朝开发,还可以承受,虽然相比之下隋朝军队明显占据优势,但是南朝依靠水军,割据一方还是问题不大的。而且584年为了一心对付突厥,双方曾讲和,这时候突然出兵容易师出无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年淝水之战前,前秦也是实力强横,东晋也是腐朽不堪,隋朝君臣也害怕步前秦的后尘,因此有些朝臣也是不赞成出兵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找一个借口,当时还有个附属政权后梁靠着依附北周生存,北周灭亡后依附隋朝,他们人口不过几十万,属于小国,杨坚把他们的皇帝召进京城后囚禁,然后派出一个酷吏崔弘道(逼死尉迟迥的猛人)去接受后梁,高压政策下自然有些人去投奔南朝,这就给了隋朝借口。至于步前秦的后尘,那时候的符坚身边有些各种割据政权的首领,说白了就是内部矛盾尖锐,有符坚和自己宗室的矛盾,有和地方实力派的矛盾,而杨坚已经很巧妙的化解了大多数矛盾,就连不稳定分子(三总管叛乱)也被他除去,最主要的是,南陈的昏君在位,时机合适,而分裂多年,人心也想要一统。因此只要谋划得当,这场仗,就可以打。588年,杨坚决心出兵,有人献上计策,分兵三路,自三峡,汉口顺流而下,实际上这是有过成功的例子,当年西晋灭吴就是这个策略,因此杨坚采纳,调动大军五十一万(连同民夫在内),分成三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由晋王杨广担任元帅,主要负责长江下游作战,以及攻克建康(南陈首都)。第二集团军由秦王带兵,负责进攻汉口。第三集团军由杨素带队,下辖两路兵马,负责三峡。其中第二,第三集团军主要是负责牵制敌人主力部队,吸引视线,为杨广突袭建康提供便利。事实证明,杨坚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588年十月,秦王领兵十万威逼武昌,陈朝迅速调兵支援,上游三峡兵力空虚,杨素乘机南下,期间虽然遇到敌军阻拦,但是杨素分兵三路夜间突袭,最终击溃了这支水军。随后南下和陈朝主力对峙,这时候前两支军队完成了目标,该杨广出马了。589年,乘着大雾天气,杨广渡江,分兵三路,杨广坐镇中路,和建康对峙,另外两路是两位猛将,隋朝四将的韩擒虎和贺若弼带兵。因为之前贺若弼驻守扬州的时候经常把军队拉出来装作要渡河的样子,让南陈守军疲于应对,结果这次真正渡江时,南陈以为还是虚张声势,于是贺若弼在大江掩护下顺利渡江。韩擒虎更厉害,和他对峙的士兵居然喝多了,就没有出来防御就让韩擒虎渡江成功,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前期战略完成,可见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隋朝。

来看看陈朝的应对,陈叔宝毫不在意,而朝臣武将的权利基本都被剥夺,让孔范,江总这些小人掌权,可想而知,这些人哪会打仗,于是韩擒虎,贺若弼开心的一路推进,又能约束军队,与民秋毫无犯,还带着隋朝宣传品,百姓一对比,这次陈朝强多了,仁义之师啊,于是送粮食的,带路得层出不穷。这时候陈叔宝知道害怕了,只能问计于两个将领,最终萧摩柯带兵出战,贺若弼当时只有八千人,杨广的命令是坚守待援。贺若弼一看对面是一字长蛇阵(首尾不能兼顾),就出兵了,结果八千对十几万,损失了几百人后贺若弼心疼了,撤军。结果陈军自己乱了阵脚,忙着抢夺战利品,这次贺若弼学聪明了,他突袭孔范的那部分,结果孔范看见敌军,大叫一声就跑了,于是陈军把自己的阵型冲乱了,萧摩柯被活捉了。当然,这又是陈叔宝的功劳,乘着两军打仗,他把主帅老婆请到自己床上了,萧摩柯就不想指挥了。就这样,杨广的主力部队还没到,贺若弼的前锋部队就围困了建康城,然后在带路党带领下进入了建康,活捉了陈后主。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统一,至此天下一统,而贺若弼和韩擒虎也因此进入隋朝四将的行列。不过如果认为这样就把南方安定了,那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处理不合适。虽然杨坚对陈叔宝等人不错,又是赏赐金银又是照顾生活什么的,但并不代表南方的氏族和百姓会愿意,毕竟以前作为一个割据北方政权,不需要考虑全国,而现在需要了。

为了解决灭陈出兵问题,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当时陈朝登基在户部只有二百万人口,其他的都在世家大族手里,然而隋朝来了就不行了,他们把陈朝变成了郡县,派出基层官员管理南方,更是设立里正等基础公职人员管理,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却有些操之过急。随后就是高压政策,强力压制佛教,宣扬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和南方持续了几百年的信仰截然不同,很难被百姓接受。不久之后就是大规模的叛乱,而朝廷第一时间派出了杨素平叛,因为杨素参加过平陈之战,有经验,结果呢?杨素虽然带兵严苛,战斗力强,但是面对人民大军的汪洋大海,也只能望洋兴叹,杨坚就想,可能不是军事问题,还有社会问题,于是派出了杨广来怀柔。为什么是杨广呢?因为他也参加过平陈战争,而且他妻子是后梁公主,他对南方也有感情。到南方后,他先学习了一口侬语(江南地方语言),随后拉拢当地儒家知识分子,将很多有地位的人收到自己幕府之中,以安定民心,告诉南方氏族,你们地位不变。第二件事儿就是拉拢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可不是说说而已,面对庞大的佛教,杨广选择低头,三次请佛门大师出山随后在江都举办千僧会,杨广也被授予“总持菩萨”的封号,意为扬善抑恶。杨广的怀柔政策和杨坚的高压政策可以说是一手大棒,一手萝卜,很快江南的叛乱就消弥下去。随后杨广又写信给岭南的掌控者冼夫人,让她归顺,这位明智的夫人选择了支持朝廷,派兵支援朝廷,结果派去支援的那位孙子参与了叛乱,不得已她又派出了另一位孙子冯盎(高力士祖父)平叛,王仲宣之乱被迅速平定。随后这位夫人带隋朝的使者巡视岭南,进一步加强隋朝的权威,不久之后,南方安定,这位冼夫人获封谯国夫人。

为了解决灭陈出兵问题,杨坚是怎么做的呢

经历过战争和怀柔之后,陈地被平定,杨坚可以着手好好治理这个国家,开皇盛世可以说是人人称赞,不过盛世之下也是暗潮汹涌,年少的房玄龄就提出了“杨坚不信任大臣,事事都要自己来,不是国家的幸事”的看法,最主要的是,杨广不仅南下平陈,安定南方,也曾北伐突厥,战功赫赫,对那张九五至尊充满了渴望,又和独孤皇后,杨素结盟,野心勃勃,而太子杨勇又没有大臣帮扶,忠心的高颍还被贬官,究竟善于伪装而又能力卓著的杨广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我能不知道,杨坚也不知道,他这个时候还在和独孤皇后一起打造属于他们的盛世,富裕而强盛,安定江南,不过是上面的一笔功绩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陈亡隋兴安国邦-隋灭陈之战
...份,布散江南各地以此争取民心。当年十月,隋朝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统筹各路兵马,以高颍为元帅长史,决断行军谋略,率五十余万重兵南下攻陈。陈后主荒淫无度,毫无军事才能,又不肯听取
2023-07-12 21:07:00
隋朝开国十功臣,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结局?
...眼识才;攻陷建康,平灭南陈。隋灭陈之战,高颎虽只是杨广元帅府长史,但三军参谋事项皆有高颎决断,他才是灭陈的首功之臣。高颎平陈之战时,高颎曾下令诛杀杨广喜爱的陈后主之妃张丽华,
2023-05-09 17:59:00
...南北对峙实现中国再次统一开皇八年(588年),时任晋王的杨广为平陈元帅,统领51万军队,渡江作战。战前,他发出檄文,鼓舞士气,瓦解敌军斗志。开皇九年(589年),隋军进入建康
2023-04-16 22:01:00
隋军渡江破陈:统一大业的序曲与谋略之战
...上中下游的作战。这三位元帅分别是:年仅二十岁的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以及清河公杨素。隋文帝的用人之明可见一斑。杨广负责主攻建康,杨俊牵制武昌,杨素负责三峡一带。三路大军互为呼应
2024-05-12 08:39:00
四百年乱世,归于一统――隋文帝统一中国始末
...。”---《陈书》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次子晋王杨广出六合、三子秦王杨俊出襄阳、大将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 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的
2024-12-08 19:23:00
聊一聊隋朝时期的六大名将
...602年),杨素两次出击突厥,取得大胜。在此期间与晋王杨广交结,助其成为太子并夺取帝位。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拜尚书令、司徒,改封楚国公,但受杨广猜忌。大业二年
2024-05-23 10:28:00
古代但凡临近亡国,都会有征兆
...立储“以长不以贤”的规矩,陈叔宝继位并没有程序上的问题,可偏偏他的二弟陈叔陵,对先帝的决定颇有异议。在陈宣帝的葬礼上,陈叔陵瞅准时机,拿出暗藏的药刀,对准陈叔宝的脖子,就是一
2022-12-27 11:40:00
隋朝二世而亡,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南梁政权统治。当时北魏已经建立了很多年,内部的民族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都很严重,所以就开始爆发起义。在这个起义的过程当中,有个叫杨忠的普通士兵,逐渐开始崛起,成为了一个将军。再
2024-03-29 16:04:00
此人比肩卫青霍去病,李世民说他欺负皇帝,他说了十个字而活命
...素得到了重用。在隋朝南下灭陈朝的过程中,杨素和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一起成为仅有的三位行军元帅。杨素主要的任务就是统率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往下进攻,消灭陈朝强大的水军力量,同时牵制
2025-04-06 21: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