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探秘“超级隧道”背后的“超级配方”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4 08:2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陈晓雨 于方 高松

日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在加紧建设,为6月具备通车条件做最后冲刺。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其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采用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建造,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组成。作为工程重要参建方之一,中交四航局所属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起了钢壳沉管混凝土的研制工作。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国内首座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建造的海底隧道。钢壳沉管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无需振捣均匀填充钢壳仓格,形成三明治型钢混组合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适应性好和防水性能优异等优点。翻阅资料发现国内国外都没有大型钢壳沉管参考案例。”中交四航研究院建材所总工邓春林介绍,面对困难挑战,中交四航研究院自2015年开始,历时4年艰辛探索,经历了缩尺模型、浮态浇筑、足尺模型和模拟浇筑等系列试验,在2019年终于配制出钢壳沉管浇筑工艺的自密实混凝土“超级配方”,有力保障了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的顺利浇筑,为深中通道如期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探秘“超级隧道”背后的“超级配方”

图为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预制成功。

深中通道隧道沉管采用内外双层钢壳、中间浇筑混凝土的“三明治”结构形式,通过钢壳搭建起沉管的“筋骨”,在内部填充混凝土给沉管装上坚实的“肌肉”。“深中通道每节钢壳混凝土标准沉管,内部被分成了2255个仓格,每个小格子之间都是不连通的。为了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我们要在每个仓格内灌注一种高流动性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就是自密实混凝土。”中交四航研究院建材所副总工于方介绍说,“一直以来,大家对混凝土的印象便是拿点水泥、砂子、石子再加点水搅拌一下,就可用来建造各种工程。但是将混凝土配制成这种高流动性的流体,甚至达到可以像水一样在任意容器中进行良好的填充却非易事。”

自密实混凝土比较娇气,它的自流平性能和稳定性受原材波动、出机时间、泵送距离和环境温度等影响较大。为此,中交四航研究院建材所团队成员在项目前期开展了大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室内试验,经过了100余次的试验,才制备出工作性能良好的自密实混凝土。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探秘“超级隧道”背后的“超级配方”

图为实验人员正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J型环间隙通过性测试。张万铭 摄影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探秘“超级隧道”背后的“超级配方”

图为实验人员正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测试。张万铭 摄影

室内实验成功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检验性能还需要开展自密实混凝土足尺模型浇筑试验。早在2016年1月,中交四航研究院科研团队就在江门新会预制场开始了深中通道自密实混凝土沉管海上足尺模型浇筑试验。“那天新会突然来了一次寒潮,最低温度达到了1℃,我们连夜订购了50套防风外套。团队每个人都冻得面红耳赤,对讲机中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各司其职,最终保证了混凝土的顺利浇筑。”邓春林回忆道。

与传统的混凝土沉管浇筑方式不同,深中通道钢壳沉管是采用超长混凝土地泵设备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将混凝土通过一根根200m长的管子压入到一个个仓格内部。在此过程中,进入管子前和从管子泵出后的性能都要满足自流平的性能。然后,建材所团队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控制变量法已经不适用,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才能建立比较准确的性能预测模型。为此,在E1-E4沉管施工过程中,于方带领团队收集了上百个批次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的性能指标,以及2000余组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前后的性能测试数据,历时大半年的时间,推翻了20余个方案,最终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分析方法,量化了各种原材料的关键技术指标与混凝土性能的相关性,实现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工作性能质量动态控制。同时建立了泵送前后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一套自密实混凝土稳健性控制的技术指标,形成了《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关键技术指南》,指导钢壳沉管顺利浇筑。

“这套指南可以根据原材料的指标以及混凝土的出机工作性能,预测泵送后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化,实现原材料性能与混凝土的配比动态关联,从而实现混凝土性能质量的动态控制。”邓春林说。

“为了更加精准地定量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我们还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前后性能与流变参数的关系,可通过测定泵前混凝土的流变参数预测泵送后的工作性能,实现了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指标的精确控制。”于方说,“在自密实混凝土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被纳入《水运工程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规范》《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规范中,为今后我国钢壳沉管隧道提供技术指导。”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探秘“超级隧道”背后的“超级配方”

图为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沉管智慧预制厂。

“自深中通道建设以来,中交四航研究院建材团队便深耕其中,从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全面纳入到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现中交四航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实力。”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一世界首创!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巨型抽屉”
...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底隧道的沉管段长5035米,采用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方案,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组成,标准管节长165米,最终接头设置于E23与E24管节之间,也
2023-11-28 13:11:00
今日通车!前方目的地——深中通道
...桥(桥面高91米)·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方量约34.4万立方米)·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最高颤振检验风速83.7m/s)·世界最大体量钢桥面热拌环氧沥
2024-06-30 08:00:00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顺利合龙,实现多个世界首创
...日报客户端程远州 杨新辉6月11日8时,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历经5年施工,这座“海底长城”成功
2023-06-11 12:00:00
深中通道创10项“世界之最”
...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铺设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造出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以过硬的实力创下10项“世界之最”。如今,穿云破海,深中通道踏浪而来。这不
2024-06-17 09:27:00
海底隧道也能打电话?是的!深中通道实现5G信号全覆盖
...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长6.8公里的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等关键结构物。正在现场检测机电设备运行信号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交通工程部李伟聪介绍,“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
2024-04-16 17:30:00
深中通道10大“国际领先技术”,这项“0-1”有多难得?
...实现。实际上,由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团队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领域形成的原创性成果,在这“10项”里排名榜首,为“0-1”的创新性突破。他们用人工智能和新装备、新科
2024-06-28 21:04:00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11 月 28 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完成浇筑,长达 24 公里的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明年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 2 个小时缩短到 30
2023-11-29 15:01:00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今年底通车
... 全长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采用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方案,由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
2023-06-11 14:26:00
重大建设开新局!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主体浇筑完工
...1个最终接头组成,双向八车道,为世界最宽、最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其中,中交四航局负责23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的预制工作。E23管节为非标准管节,与最终接头相连接,全长164
2023-02-01 19: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