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9 09:3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粮油安全生产、特色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发展等工作,实施农业提质行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狠抓粮油和特色产业发展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桐梓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抓好“点、线、面”结合,“点上”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规范”适度规模的粮油种植示范点;“线上”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抓好粮油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抓好粮油生产。

在狮溪镇黄坪坝区,村民们有的忙着给油菜浇水,有的给油菜施肥。当地农技服务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对冬季油菜管护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指导。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桐梓高度重视粮油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狠抓示范带动,打造水稻、油菜、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点,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202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0.5万亩,产量20.02万吨;完成2021-2022年夏收油菜播种面积9.61万亩、产量1.34万吨;完成2022-2023年油菜种植12.23万亩,预计油菜产量1.71万吨,保障了桐梓人的“米袋子”和“油瓶子”。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狮溪镇油菜培示范点。

在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桐梓县还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将方竹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抓。在方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财政资金撬动、鼓励大户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笋林面积和丰产林面积。如今方竹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2022年方竹笋采收面积达55.8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约7亿元,涉及15万竹农。为延长方竹产业链,桐梓还修建桐梓·中国竹笋交易中心,解决方竹笋的销售问题。在狮溪镇箐坝山修建了采笋“轻轨”,解决笋农运输笋子难的问题。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方竹产业。

桐梓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政策扶持、标准规模养殖、畜禽良种繁育等措施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助推了全县畜牧产业走上规模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2022年1-11月全县出栏生猪40万头、肉牛3.2万头、肉羊10万只、家禽200万羽,畜牧渔业总产值在23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桐梓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进一步落实“三农”工作要求和实施农业提质行动的重要抓手,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日,在狮溪镇黄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一辆辆大型挖掘机分布在田间开展表土剥离、开挖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坝区建设总面积1840亩,目前沙地改良246亩已全部完成,30公里机耕道已完成22公里。接下来,我们将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经理梁洁说。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3.2万亩。其中,新建1.8万亩,提质1.4万亩。通过不断健全沟渠和路网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的机化率、通达率、灌溉率。

“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机械化率提升了,通过机械化密植来提升我们的单产,节约劳动成本,实现群众更多的增收。”狮溪镇人大主席、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常务副指挥长娄刚介绍。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据了解,2022年,桐梓县总投资8.68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面积共计2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6.5万亩,改造提升7.5万亩,涉及狮溪、花秋等10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基础,为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样板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

“农业机械化+数字赋能”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22年,桐梓县在狮溪镇探索“农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0.5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强化农机运用推广和技能培训力度。该示范点在水稻育秧、犁田插秧、施肥杀虫、稻谷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跑出农业生产“加速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2022年全县新增推广各类机具1200台(套),累计达2.5万余台(套),发放农机购置补贴21.8万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割机械化使用率达50%。

桐梓县还通过东西部协作,投资202.45万元,在官仓镇楠木村打造了数字化农业大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在数字农业大棚,一排排草莓苗长势良好,技术人员正通过棚内设置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对草莓进行调温、浇水、施肥。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大棚。

“我们的智能化系统主要通过我们的水肥一体机、无土栽培系统,还有后台监测系统,对整个的农业生产实施精准管理、精准防控、精准施肥。”菜壳农业有限公司经理任俊介绍。

官仓镇的数字化农业大棚实现了光照时长可调、温度湿度可控、施肥灌溉可计划,加速了桐梓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提档升级。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藏粮于地。

随着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一个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一个个科技成果的运用,桐梓的农业产业发展必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扛稳粮食安全生产之责,紧紧围绕耕地保护和单产提升两个核心,以整县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次要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升级,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然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促农民增收各项措施办法落地见效,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桐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体强表示。(文/彭光杰、闫金燕 图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金融服务为乡村产业“量体裁衣”
...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平激动地说,该公司位于桐梓县茅石镇,前不久因资金短缺,养殖场经营一度陷入困境。能破解遵义森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资金难题,得益于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
2024-01-26 15:22:00
遵义市农村电商直播大行动暨桐梓县“村播”百千万行动启动
...本网记者 王信)7月12日,遵义市农村电商直播大行动暨桐梓县“村播”百千万行动启动仪式在桐梓县桐梓记忆文旅综合体举行。此次行动由贵州省商务厅指导,遵义市商务局、桐梓县人民政府
2024-07-12 23:59:00
贵州大学“乡村振兴”示范点落地桐梓官仓
...起学农联合创新、群众与农技专家人才交流平台,日前,桐梓县官仓镇“贵州大学乡村振兴乡示范点”正式揭牌成立。贵州大学“乡村振兴”示范点落地桐梓官仓。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潘学军教授、
2024-12-14 11:12:00
贵州桐梓酱香白酒科技示范园项目开工
...自:人民网-贵州频道2月21日,位于容光镇联龙村的贵州桐梓酱香白酒科技示范园项目正式开工,来自桐梓和邻县的领导干部群众汇聚在一起见证这一项目的开工。开工仪式。桐梓县融媒体中心
2023-02-22 15:00:00
贵州桐梓“村晚”正成为乡村灿烂的舞台
...大联欢”暨全国夏季村晚示范点专场活动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举行。来自重庆万盛区、綦江区、南川区以及贵州榕江、桐梓等地的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的“草根节目”,精彩亮相
2024-06-23 19:06:00
桐梓:以工代赈促农增收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要求,近年来,桐梓县紧紧围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抓实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建设和管理,近年来共申报获批项目7个,涉及以
2024-02-07 14:31:00
桐梓县着力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桐梓县各级关工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县委政府中心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交出关心下一
2023-12-05 22:50:00
遵义桐梓:高质量“农业+就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业帮扶推进扎实,巩固衔接成效凸显……近年来,遵义市桐梓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做细做实就业帮扶措施等,形成了全县上下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旋律。
2024-01-15 10:36:00
1500人参赛 2023“桐酱杯”贵州桐梓乡村山地跑激情开跑
...者 王信) 12月10日,随着鸣笛声响起,2023“桐酱杯”贵州桐梓乡村山地跑在桐梓东站站前广场激情开跑,共吸引来自各地1500名跑步爱好者参加。遵义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韦祎,
2023-12-10 14: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