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让贵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03 21:23: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50余个东盟国家、“一带一路”特邀伙伴国家及地区,6000余个参会单位,38685余参会人次,1879份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480余项活动……

15年来,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对外交流合作的“交际网”越来越密、“朋友圈”越来越广。

“交流周”也从一个单一的教育合作平台,成长为以教育合作为主体的人文交流平台,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贡献了贵州力量。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也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一个服务贵州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5年周期的关键之年。

在这个背景下,以“教育合作新愿景·‘一带一路’共繁荣”为主题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启了贵州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新纪元,也让贵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迈入更高的新台阶。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贵州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贵州凭借“交流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哪些能量?我们从几个侧面来看。

“你来我往”编织贵州—东盟友谊之网

8月31日,在第五届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暨教育成果展系列活动上,观山湖区远大小学的同学们表演了特色戏曲《薪火相传》,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参加本次教育成果展,不仅展示了我校的教育成果,也加深了我们对东盟各国的了解。”远大小学校长何朝霞说,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和生活方式,拓展了国际视野;同学们也向外国友人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双方跨文化交流能力。“互相学习借鉴,有助于推动贵州小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展以来,贵州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不仅在官方层面,民间和校园里的交流更多。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郭思妤回忆,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留学生开展中文歌曲演唱比赛,中间还穿插一些和中国同学的互动节目。“很多东盟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都有唱歌的传统,他们比赛前也会找相熟的中国同学纠正发音。”各种活动也将留学生和中国同学之间的友谊编织成一张网。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让贵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贵州开放大学留学生中文歌曲演唱比赛(资料图)

该校2017级越南留学生黎霞芳草对贵州的留学经历充满了回忆。“贵州的环境好、天气舒适,学校老师也很有耐心,学中文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连我的爱人也是在中国认识的。”她表示,以后有孩子了,一定要带他来中国学习和旅游。

随着交流平台的不断拓宽,不仅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的印象,也拓展了中国学生的视野。

贵州民族大学2021级泰语班学生李小倩即将于9月中旬以交换生的身份到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就读。“我是被调剂到泰语专业的,刚开始学泰语的时候,发音也不准,单词也难背,我都打算复读了。”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李小倩选择了坚持,并通过学校活动认识了几位泰国留学生。“随着我们的不断交流,我对泰语的兴趣越来越浓。”

贵州民族大学泰语老师、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在读博士赵瑾说,到语言对象国走一趟,对于学语言的同学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泰国,当地既有佛教信仰的传统,也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只有亲身体验过当地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才能构架起贵州—东盟国家交流合作更加坚固的桥梁。”

“追根溯源”塑造传播中华文化之媒

郭思妤分享了一个故事:留学生里也有一些“刺头”,挑剔学校的宿舍、饮食等生活条件。“其实,学校已经把最好的两人间宿舍安排给他们,饮食上也尽量按照当地的习惯来安排。他们刚来中国不适应,找一个机会宣泄自己情绪。”外国人都是直来直去的表达,学校里的生活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当时,我就用英语给他们说,入乡要随俗。可能被我当时的语气和态度震慑住了,后面他们也没再提了。”郭思妤说,虽然开始有点不愉快,但在后面的学习和生活中,各位老师都尽力帮助这几位留学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中国老师的友善和照顾,他们的中文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毕业晚会上,这几位留学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中国,我爱你。”“当听到他们真诚地说出这句话,我们几位老师眼睛都湿润了。”

“留学生来到中国,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老师,而老师态度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郭思妤说,向留学生传授知识是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和了解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认同感则更重要。“他们回国后,也会向身边的亲戚朋友传递中国人热情好客友善印象。”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相融,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2018年,赵瑾老师带领贵州民族大学的留学生到望谟县考察调研。泰国、老挝留学生用本国语言可以和当地布依族群众进行简单交流。“泰、老语系和壮、侗语系是同源的,有些词汇发言几乎相同,就连生活习惯上也有共通性。这是贵州与东盟国家交流得天独厚的优势。”赵瑾说。

“鸾吟凤唱”构筑贵州教育国际化之基

如何教好留学生?特别是很多职业院校。郭思妤说,省内职校招收东盟留学生之初,由于小语种教师相对缺乏,只能用英语和留学生沟通。“有些留学生英语也不好,只能是英语+中文+其他同学相互翻译的方式交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教育的服务功能日益重要,推动贵州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让贵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留学生在中资企业工作

开放办学是贵州职教提质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贵州省职业院校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在人员研修、产教融合、技能赛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9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亚龙智能装备集团、柬埔寨马德望省理工学院牵手,成立“中国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马德望理工学院·亚龙丝路学院”,成为贵州省第一家“走出去”办学的高职院校。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让贵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中英双语微课教学视频

为保障教学质量,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开发了中文教学、专业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如根据柬埔寨学生学习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开发了160余个HSK(汉语水平考试)1至4级中英双语微课教学视频;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也开发了多门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学院相关老师介绍。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孟加拉籍留学生奥斯曼回忆,2019年9月他进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习。虽然他能用汉语交流,但面对专业术语,一开始也很难听懂课。“每当下课,我都会追着老师问问题,他们都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我的专业课也不断提高。”因为会汉语、懂技术,奥斯曼在迪拜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中东公司担任现场工程师和劳动管理员。

2021至2022学年,东盟国家留学生约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30%。贵州省共有32所院校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相关院校招收的留学生累计覆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逾70%来自东盟国家。

“另辟蹊径”探索贵州“教产结合”之路

石庆琦是贵州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大三学生,她也将作为交换生到越南岘港师范大学留学。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父母也很担心,但我觉得这即是一次挑战,也是机遇。”石庆琦是贵州黎平县人,侗族。“在家都说侗话,学越南语很容易就上手了。”她希望借这次留学的机会,考察当地的市场和商机,并交几个越南的朋友。“我对商业很感兴趣,听说那边乳胶产业发展前景不错。”

大学还没毕业的石庆琦就具备了敏锐的商业眼光,而贵州的优势产业早已经在东盟国家“开花结果”。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让贵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上新台阶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G全连接工厂(资料图)

2021年4月,贵州轮胎越南项目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首胎下线,贵州轮胎实现了“双基地、国际化”发展战略。近期,贵州轮胎越南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小批量试产。

贵州民族大学老师刘丽仙是石庆琦的带队老师,她也在越南岘港师范大学攻读越南语博士。“我现在正在做一个课题,针对当地中资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展开调查。”

刘丽仙透露,她的课题将从中资企业用人需求、越南高校“中文+”人才培养和中国高校留学生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调查,“争取建立起一种企业用人和学校培养的沟通机制,在教育方形成‘专业+中文+专业中文’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当地中资企业。”

目前,东盟很多国家刮起了“中文热”,对中文专业人才需求增多。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多领域的合作,也需要东盟国家语言和文化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深化合作成效。

本网记者:李柏杉

一审:王琰

二审:林萌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由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项目—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贵安新区举行。高校校长、
2023-08-31 05:03:00
...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推动地区稳定繁荣发展、增进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民福祉贡献力量。加强语言文化交流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语言
2023-10-17 06:12:00
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不落幕的交流周”行稳致远 贡献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贵州力量
...为“教育合作新愿景‘一带一路’共繁荣”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安新区开幕,来自海内外的参会嘉宾欢聚一堂,聚焦教育愿景相交点,共话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文交流合作大计,不断
2023-08-29 13:0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对外合作,推动东盟人文学院发展,面向东盟国家培养既懂当地语言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贵州高水平开放增添活力,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大
2023-10-19 05:47:00
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预期成效集中六个方面
“作为中国—东盟政府间唯一以教育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交流周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疏通了贵州与东盟国家及其他“一带一路”特邀伙伴国等教育合作的渠道,引进了
2023-08-22 21:19:00
...强了国人、国货走出国门的自信。” 贵州贵阳,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来自贵州凯里学院的泰国留学生林美仙身着节日盛装,与苗族、侗族伙伴一起载歌载舞,凭借精彩的旅游推介和才艺
2023-10-17 06:12:00
...越大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贵州不断加强与中亚、东盟的经济合作,密切与国内其他省的经济交流也已成为东盟和中亚的共识。“一带一路”促教育新愿景。8月28日至9月2日,来自国内
2023-10-17 06:12:00
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专题论坛在贵阳举行
...民网-贵州频道人民网贵阳8月29日电 8月29日,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由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青年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项目——国际化青
2023-08-29 17:56:00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建模赛项在贵州建设职院开赛
... (本网记者 梁国攀 通讯员 刘洪芳) 8月30日下午,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建模(BIM)赛项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幕
2023-08-30 23: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