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四大名鸭”里藏着个贵州狠角色:三穗麻鸭!
在贵州山水里扑腾了600年,跟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平起平坐,“麻鸭之乡”的招牌早就被当地人盘得包浆了。
在三穗逛一圈就知道,这鸭子有多“受宠”:街头巷尾有60多家鸭馆子,炒的、焖的、煮的、卤的,没有一只麻鸭能活着走出三穗人的餐桌。更绝的是,今年5月这鸭直接“南下闯大湾区”,签约进驻深圳6家店,这下深圳人的餐桌上也得给它留一席之位。
但三穗野心可不满足只当“下饭菜”,要把这只鸭“扒层皮”做成全产业链。县里拉队伍组建鸭产业集团,招商引资搞得热火朝天,目标明白:从鸭子孵化、屠宰,到鸭肉鸭蛋加工、羽绒深加工,再到冷链物流,全给它串成圈,搞成产业集群。
夏天太阳正毒的时候,去文笔街道长坡大棚基地瞅一眼,技术员戳了戳智能控制面板,鸭舍自动清洗装置立马开工,十分钟就把饮水系统洗得锃亮。当地人说,以前闲置的食用菌大棚,现在全成了蛋鸭的“黄金屋”。新建个标准鸭舍得砸15万?改改旧棚5000块就搞定,铺点垫料、加套水线料线,省钱又环保,这波操作太秀了!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得是鸭蛋加工。以前这事儿基本等于“裸奔”,现在直接支棱起来:4家加工厂每天能啃下120万枚鸭蛋!就说园区里那家民生食品公司,硬生生把咸鸭蛋腌制时间从3个月砍到 12 天,流油的咸蛋一出场,江浙人喝粥没它都不香了。
现在80万只蛋鸭每天下72万枚蛋,还是不够加工厂“塞牙缝”。县里急得脚不沾地,赶着建12栋新鸭舍,再塞60万只鸭进去。从“没加工”到“不够卖”,这逆袭剧本让人看呆了。
更狠的是,今年4月连羽绒深加工项目都签约开工了。600年的小麻鸭,从田间跑到车间,鸭肉、鸭蛋、鸭毛全被“吃干榨净”,这哪是养鸭,分明是把一只鸭的价值榨到极致,也是山区县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的硬核智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杨阳萌
主播/侯萌
视频/王华董婧珣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