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14:10: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自古以来能征好战的将军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凭借着丰功伟绩得以加官进爵,但也有少数人没有什么战绩却意外地官路顺利,这其中就包括诸葛瑾。了解诸葛瑾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几乎是屡战屡败,但还是得到了大将军的职位。

有人说他上位纯粹是因为孙权的庇护,因为他和孙权特别聊得来,但在孙权看来他是个有才之人,说他嘴贫还是不恰当的。

屡战屡败的大将军诸葛瑾

诸葛瑾出生于琅琊阳都,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哥哥,但他并没有和弟弟一样效忠于蜀国,而是忠心于吴国孙权。

诸葛瑾年少的时候就喜欢四处游历,又熟读经书,人也非常孝顺,所以在当地很有声望。建安五年,因为战乱频繁,无奈之下诸葛瑾只好四处躲避,却碰巧遇见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此人与诸葛瑾交谈甚欢,觉得这是个人才,便推荐给了孙权,从此诸葛瑾的仕途就变得非常顺畅。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孙权授封吴王之后诸葛瑾被封为左将军,他能当上这个职位很多人是不服气的,因为诸葛瑾之前就没有什么战功,还打败仗。

公元222年魏国攻打吴国,吴国的一众士兵被围堵在江陵,当时孙权就派诸葛瑾前去支援,可是一连开了好几天会议都没能想出个救援的办法,把孙权和士兵们急得几次催促他。

好在当时他的属下有个人对天文地理有所研究,告诉他当时河水上涨而魏军不善于水上作战,这才使得侥幸取胜,保全了吴国土地,从这里不难看出诸葛瑾根本不善于用兵,也不懂兵法,但孙权不在意这些,还是一直重用他。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公元226年孙权得知曹丕去世后派兵攻打魏国,当时还是左将军的诸葛瑾就得到命令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但可惜这次并没有成功,孙权一路被魏军击败,而诸葛瑾也被司马懿打败,甚至部队中的大将张霸也被斩杀,损失惨重,可就在人们觉得诸葛瑾要被军法处置的时候,孙权还是没有怪罪他。

公元236年孙权开始北征,派右都尉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将奏章上报给朝廷,但韩扁却在途中被捉,这一下诸葛瑾可慌了,他赶紧给陆逊写信,说明韩扁被捉肯定会走漏消息,说明自己想跑路。

但陆逊是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军,他告诉诸葛瑾如果现在撤退就会让魏军知道我们害怕了,而且也会使得士气大减,孙权也会怪罪,诸葛瑾认为有道理就听信陆逊的话,最后得以安全撤退。

虽然这一战没有什么大损失,但看来也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很多人都说诸葛瑾之所以能够当上将军,就是因为他嘴贫,和孙权关系好,颇有我们现在常说的“走后门”的意思。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与孙权交往甚密甚至让孙权十分佩服

要说诸葛瑾和孙权的关系好确实是有所依据的,曾经刘备讨伐吴国的时候诸葛瑾就在南郡,这个时候有人诬陷诸葛瑾和刘备互通消息,企图对吴国不利,听到这个消息后陆逊着急了,他赶忙去孙权面前给诸葛瑾求情,说他不会背叛吴国。

孙权只是笑笑说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凭他和诸葛瑾的关系还不是一般人可以离间的,为此还把进献谗言的信交给了诸葛瑾。

倒不是说诸葛瑾就和孙权这么铁,他在和孙权说话的时候也是用了很多技巧的。每次诸葛瑾和孙权聊天都不直言想法,只是稍微地表明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果感觉和孙权的想法不合,他就会转移话题,再去寻找两人契合的点,这样一来二去慢慢摸索出孙权的心性,也就好说话了。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孙权有一次责备了校尉殷模,给他定下罪名,众人都为殷模不平纷纷求情,可是并没有什么成效,反而让孙权更为恼怒,此时诸葛瑾就默默地坐在一边,孙权非常好奇问诸葛瑾为什么不为殷模求情。

诸葛瑾便从自身出发,说自己和殷模都因为战争流离失所,还好得到孙权赏识才能存活下来,如果孙权责罚是不敢有怨言的,孙权听后非常感动,对诸葛瑾说特别为了他赦免了殷模。

很久以前孙权是被吴郡太守朱治推荐为孝廉的,但孙权对这个人心中多有怨恨,只因为平时对朱治比较敬重,所以一直压抑在心中。诸葛瑾知道这件事后就从孙权的内心出发,给他写信讲明事理,孙权看后非常高兴,解开了心结。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升官秘诀不是只在于嘴贫

众人建议都不听唯独听诸葛瑾的,在诸葛瑾打败仗回来还维护他说:“诸葛兄弟虽然没有大的成绩,但是队伍没有损失,城池没有丢失,也是有功的。”难道孙权真的是被诸葛瑾的嘴贫迷惑了吗?

其实并不是,对于孙权来说除了诸葛瑾了解自己的心事外,留着他还有很多用处。

从整个历史朝代的发展来看,历任君主都要更信任于自己同派的人,东吴孙氏集团的文官武将来源十分复杂,最早时期孙氏政权的奠基者孙坚出身贫寒,在江东地区没有什么社会基础,他的儿子孙策依附于袁术才开始笼络起了出身淮水、泗水流域地区的周瑜、诸葛瑾等人,历史上这批人被称作“淮泗集团”。

后来孙策死后,他年幼的弟弟孙权被辅佐上位,虽然在孙权即位期间吸纳了许多江东人士作为朝廷的大臣,但在他的心里更偏向于淮泗集团,这些人才算真正的自己人,所以对于诸葛瑾非常信任。

而且当时淮泗集团的其他人物出身都不高,只有诸葛瑾的琅琊诸葛门氏算是有威望的家族,辅助诸葛瑾上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自己地位的稳固。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孙权对于日益崛起的江东士族心存芥蒂,所以特别安排诸葛瑾来制衡陆逊,我们看到诸葛瑾是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但他和陆逊一直是同升同荣的。

而且诸葛瑾本人非常善于人际交往,为人又忠诚,富有德行,所以陆逊也和他比较交好,即使可能猜到了孙权想要用诸葛瑾制衡,也没有表现出来过多的不满。

就诸葛瑾的为人来看,他非常谨小慎微,对待孙权和吴国也非常忠心,不仅能够揣测到孙权的心意,而且自己把私事也处理地很干净。

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便再没有续娶过,跟爱妾生的孩子都被他丢弃了,虽然我们看是有失人伦的行为,但在帝王眼中是小心处事,不盼皇权的证明,所以孙权对他很放心,有时也和他聊聊自己的真心话。

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诸葛瑾在外交上面其实也有着很大的优势,他的弟弟诸葛亮都知道是蜀国的军师,虽然处于不同阵营,但毕竟血浓于水,在吴国和蜀国关系紧张的时候诸葛瑾就主动承担起两国交涉的使者。

在刘备要讨伐吴国的时候劝说吴国,还主动去索要荆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怕是除了诸葛瑾也没人愿意做,所以诸葛瑾对孙权来说用处是很大的。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莫名的恨,也没有莫名的爱,孙权对于诸葛瑾的好还是在很大的权衡利弊下,对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的重用也是出于对诸葛瑾的信任,想要诸葛恪代替父亲诸葛瑾继续辅佐自己的幼子。

可惜诸葛恪为人不如他的父亲谨慎,一直刚愎自用,最后落得凄惨被杀的下场,诸葛一氏自诸葛恪逝世后也走向了衰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瑾军事能力很差,为何孙权还让他当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吴的高级干部文官以宰相顾雍尚书令严峻为主,武将以上大将军领荆州牧陆逊,大将军诸葛瑾为主,由于陆逊常驻荆州,所以东吴实际上的三军最高武将就是诸葛瑾,但问题在于,素有“常败将军”
2023-05-02 05:14:00
诸葛瑾的军事能力这么差,为何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权正式称帝,加封文武百官,其中有一人,居然被任命为大将军,他就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若论才能,诸葛瑾远不及二弟诸葛亮,他的战绩更是非常尴尬,一生之中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诸葛
2023-08-28 12:34:00
大将军诸葛瑾在东吴军中排第几
...世,今天来说一说此时东吴东吴军中地位最高的十个人,大将军诸葛瑾只能排第二。上大将军陆逊大骠车卫,四方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东吴军职排位基本上还是延续汉制,原本大将军是军中最高职位
2023-07-08 20:57:00
诸葛瑾几乎没打过一场胜仗,却官至大将军仅次于陆逊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兵
2023-04-21 20:14:00
诸葛瑾一辈子指挥打了4仗,败了3次,官却越做越大是为何?
...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越大以外,却一点“虎威”都没有。他一辈子指挥打了4仗,败了3次,连陈寿先生都不好意思下笔,在他的列传
2023-02-18 16:59:00
没干成啥大事的诸葛瑾,为何反倒受到孙权重用
...干成啥大事,却得到孙权的重用,在东吴平步青云,卒于大将军任上,这是为何呢?“名不副实”的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徐州琅琊人。公元200年,诸葛瑾为躲避战乱迁徙至江东,得到孙权姐夫
2024-04-26 17:15:0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将军即便不能做到屡战屡胜,也应该拥有比较骄人的战绩。比如在曹魏历史上,司马懿、曹真、曹休等大将军,都具有不错的战绩。再比如蜀汉历史上,大将军姜维也可以说是蜀汉
2024-06-05 06:01:00
...的大有人在,比如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这位兄弟担任大将军期间,东吴对外作战惨败、损兵折将,对内朝纲混乱、怨声载道,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举家诛杀。可以说,重用诸葛恪,也许是东吴
2024-05-27 06:41:00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魏延仅排第四,前三名关羽张飞都奈何不了
...汉中从来没有一寸土地落入敌人之手。反之,在姜维当上大将军之后,推翻了魏延之前的“错守诸围”战略,结果在数月之内汉中便丢失。总体说来,魏延能够在汉中太守这个位置上坚守长达10年
2024-08-28 1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