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为何会被全家抄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06:41: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被人高估的历史人物,也许很多朋友首先会想到纸上谈兵的赵括。其实,比赵括更配得上这一形象的大有人在,比如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

在这位兄弟担任大将军期间,东吴对外作战惨败、损兵折将,对内朝纲混乱、怨声载道,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举家诛杀。可以说,重用诸葛恪,也许是东吴大帝孙权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诸葛恪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大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典型的贵胄之后。他在小时候就被视为东吴的头号天才神童。《三国志·卷六十四》用了大篇幅来描写他年少时的聪慧。

诸葛瑾脸长得比较长,所以经常被人拿来开玩笑。在一次宴会中,孙权突然兴起,让人牵来一头驴,然后在其脸上贴了个纸条,上面写着:“诸葛子瑜”。说实话,孙权作为堂堂一国之主,公然对下属人身攻击,确实不怎么地道。但看到父亲被羞辱,诸葛恪并没有恼怒、悲伤,而是拿来笔,在下面加了两个字:“之驴”。一时间满堂大笑,孙权也被逗乐了,随即把这头驴送给了诸葛恪;

又有一回,孙权问诸葛恪:“你叔父诸葛亮和你父亲相比,哪个更强?”这明摆着找茬,毕竟诸葛丞相可是当时公认的一流人物;但诸葛恪吃着东吴的饭,不能砸东吴的锅。只见他斩钉截铁的说:“我父亲强些。”孙权问为啥,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的父亲知道该为什么人做事,叔父却不懂,当然是我父亲强。”这马屁拍得孙权非常舒坦,当场笑的合不拢嘴。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总之,他从小就反应敏捷、能言善辩,甚至能碾压一众官场老江湖。因此,爱才的孙权也有意栽培这个后起之秀。

为了磨练诸葛恪,孙权起先刻意安排他担任节度一职,主要工作是掌管粮草、处理公文,有点像如今的文秘。堂堂青年才俊,怎么可能甘心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业务?于是诸葛恪主动请缨,要求去丹阳地区平定动乱、征调兵员。

这可是个苦差。那时的丹阳,可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代名词,当地的山越人生性好斗、不听管束,一有不如意就聚众造反,向来让东吴朝廷头疼不已。而当听说儿子如此争强好胜,诸葛瑾不禁叹息:“恪儿不自量力,将使我们遭灭族之祸啊!”

而孙权则满口答应,饶有兴趣地看看这个小青年到底有什么能耐。

诸葛恪到达丹阳,并没有立即带兵围剿逃进山里的山越人,而是分派各支队伍守住关键据点、按兵不动。等到粮食收获时,他抢先派人把庄稼收割一空。山里的山越人坐吃山空,而通往居住点的道路又被掐断,又累又饿之下,陆续有人出山投降。

而对于投降的山越人,诸葛恪敞开大门收留,严令军队不得伤害、拘留,甚至还处死了几个违背军令的东吴将士。于是,山越人逐渐大胆的全部走出山归顺,诸葛恪兵不血刃,既平定了困扰东吴多年的山越之患,还一举为东吴组织起十万潜在兵源。

凭借这次堪称完美的表现,诸葛恪加封威北将军、都乡侯,逐渐成长为东吴军队中的青年俊杰。上大将军、丞相陆逊死后,诸葛恪接替了这位大佬的职责:“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其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当然,孙权如此重视诸葛恪,并不是简单的欣赏其才华,而是有更深层的打算。

东吴虽偏居一隅,但朝廷里山头林立,大致分为三类:孙氏宗族,江东本地世家大族,外来士族。而之前的三任大员周瑜、鲁肃、陆逊都是第二类,孙权自然不愿意坐视这种局面长期持续下去,他尤其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年轻的儿子会被世家大族架空。

因此,孙权在执政后期经常针对劳苦功高的陆逊;而作为外来士族的代表,诸葛恪无疑是他用来制衡江东本地士族的有利支撑点。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前,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连同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一同担任辅政大臣。

但孙弘一向跟诸葛恪不和,孙权刚死,他就想假传圣旨除掉诸葛恪。但孙氏宗室、侍中孙峻站在诸葛恪一边,在他的帮助下,诸葛恪成功反杀孙弘,从此大权在握。

初期的诸葛恪,对内对外都出手不凡。

对内,他取消监听制度、裁除军政冗员、减免赋税、取消货运关税,各项政事都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一时间,“众莫不悦”,每次诸葛恪外出,百姓都伸长脖子、踮起脚观望,就像如今的小姑娘们围观心目中的偶像。

对外,诸葛恪也一扫东吴长期以来的颓势,在公元252年10月主动北进,以四万兵马击败七万魏军,杀死敌将桓嘉、韩综,斩首、淹死魏兵数万人,缴获车辆、牛马驴骡各数千,物资军器堆积如山。

凭借这一仗,诸葛恪的威望达到顶点,他被加封阳都侯、荆州/扬州牧、都督内外诸军事的他,俨然有些叔父诸葛亮的风范。

但初期的顺利,也让诸葛恪产生了轻敌思想,他甚至产生了趁热打铁、进一步稳固自己威望的想法。就在第二年春,他提出再次北伐,朝中多位大臣提出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客观:将士劳困、民力疲弊,国力有限;而且东吴向来善于凭借水军优势进行防守,与曹魏主动展开野战并没有胜算。

但自负的诸葛恪执意征调了20万大军北伐,“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果不其然,面对早有准备的魏军,吴军围攻新城好几个月没取得任何进展,天气炎热,将士们疲惫不堪,加上水土不服,大半将士身患腹泄,以致于双腿浮肿、死伤遍地。各营军官每天前来汇报这一情况,被诸葛恪认为是妖言惑众、蛊惑人心,要将他们杀头治罪,于是再也没人敢说实话。

对于军事进展不顺,诸葛恪感到恼羞成怒,甚至把这份愤恨转移到部下身上。将军朱异只是就战事表达了一点不同的看法,就被暴怒的诸葛恪剥夺兵权;都尉蔡林多次献计被拒,愤而临阵投奔魏军。

在得知吴军实情后,魏军大举压上,无力抵抗的诸葛恪只得撤退。那些病伤的吴军要么死在路边、坑沟,要么被魏军俘虏,全军上下呼天抢地、处境悲惨。

面对自己造成的这一人间惨剧,诸葛恪却安然自若,无视催他回师的诏书,慢悠悠的退到浔阳后,甚至还准备在当地修建庄园。

经过这次尴尬的惨败,无数东吴百姓家破人亡,朝野上下一改以往对诸葛恪的信任,逐渐变得心怀不满:“由此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

但诸葛恪不仅不知反省,为了遮羞,他甚至试图凭借手中的权力强行压制异己、巩固自己地位。

在威风凛凛的回到大将军府后,他召来写诏书催他回师的中书令孙嘿,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随后,他把有关部门任命的官员全部罢免,其后重新由自己挑选;

动不动就发脾气责骂他人,要进见他的官员,无不胆战心惊、诚惶诚恐;

明目张胆更换换宫中禁军,改成自己的亲信;

他甚至准备调集军队,作势再次出击曹魏的青、徐两州。

就这样,没费多少工夫,诸葛恪就得罪了几乎全部东吴官员,老百姓也对他恨之入骨。

眼见形势如此,起初还支持诸葛恪的孙峻,一方面担心他过于嚣张跋扈、难以控制,另一方面担忧民怨沸腾、政权不安,于是果断与国君孙亮联手,设计诛杀了诸葛恪全家。

诸葛恪父子三人的首级在建业示众期间,“观者数万,詈声成风”。曾经万众拥护的名门之后,如今沦为了被人唾弃的可怜虫。

我们常说,政治人物要德才兼备,诸葛恪少年得志、聪明绝顶,凭借出众的才华获得孙权的青睐,被作为托孤大臣重点培养。这位外来精英的代表,一跃在世家林立的东吴成了一人之下的权臣,不可谓不成功。

但他被初期的顺利冲昏了头脑,无视自己根基不稳的现实,对外穷兵黩武,对内不体恤将士、百姓,肆意得罪所在的官员集团,成功把自己推向了东吴朝野的对立面,最终使自己的家族遭到灭顶之灾。身在政坛,头脑固然重要,看形势、懂人心更加关键,诸葛恪继承了家族的聪明,却没有学到父亲、叔父的人生智慧,可悲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作为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东吴会杀了他全家
...你或是家族之光,引领我们走向辉煌;或是命运之枷,让全家与你共赴黄泉。” 邓艾嗤笑,道诸葛恪初掌大权,非但不思安内,反急功近利,频频对外动武,致使民不聊生。“此等行径,灭亡之
2024-08-27 12:04:00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齐又平定上饶、歙等地的山越。嘉禾三年(234),孙权派诸葛恪率军大举进攻丹阳山越,又命他捕获所有山越人。诸葛恪对山越人的作战不同于以往,他将平民集中起来,屯聚在一起,隔断他们
2024-02-25 16:24:00
诸葛恪:东吴的璀璨星辰,从荣耀到陨落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他年少时就因思维敏捷、口才好而受到孙权的青睐。孙权多次当众问他一些刁钻的问题,比如:他的父亲和叔叔(指诸葛亮)互相比较,问谁更好
2024-04-30 22:07:00
石亭之战:三国时期影响不亚于赤壁之战的战争,却被世人严重忽视
...协助指挥。陆逊来自吴郡的四大家族之一陆家,而朱家和全家也是东吴本土的显赫望族。所以,石亭之战实际上反映了曹魏的权贵与东吴的世家大族之间的较量。在石亭之战中,曹魏输给了东吴,这
2025-01-03 10:55:00
三国时期的诸葛恪,为什么被称为托孤大臣?
...关平父子,陆逊、陆抗父子等。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在东吴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这对父子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一、诸葛瑾诸葛瑾(174年~241年)
2023-08-31 19:59:00
诸葛恪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
2023-06-14 15:06:00
孙权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壁之战主力就是东吴水军,指挥官也是东吴大都督周瑜,诸葛亮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夷陵之战时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直接让蜀汉元气大伤,刘备遭遇战败后第二年便郁郁而终。可以说吴
2023-06-04 13:51:00
...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属浙江)人。孙弘为人阴险。与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不和。之后张休因为战败,被孙弘乘机诬陷,导致张休被赐死。后来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宫之争,孙弘是鲁王阵营
2024-05-21 06:52:00
...北,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到了228年的春天,蜀汉那边,诸葛亮像个精明的狐狸一样,带领着他的部队从汉中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大戏。这一出戏,演得可真是惊心动魄!诸葛亮的兵
2024-04-27 2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