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媲美诸葛亮的东汉牛人,用增灶计大破敌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8:43: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是一个牛人辈出的时代,自汉高祖刘邦在“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以及其他能臣策士的辅佐之下定鼎汉朝江山以来,历经文景之治,汉朝逐渐走向强大。至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击破威胁汉朝多年的强敌匈奴,国力更是扬威四方。但由于诸多原因,匈奴、西羌始终扰乱着汉朝的边疆,边患依然存在。在和这些民族势力的斗争中,汉朝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和事迹。虞诩便是其中的一个。

虞诩在历史上不算十分有名,但他的事迹却足以彪炳史册。

虞诩字升卿,小字定安,是陈郡武平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出生年月不详。虞诩也算是出生在官宦世家,尽管家世不太显赫。虞诩的祖父虞经,是一名管理郡县监狱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一类的官员。但虞经却不自暴自弃,对工作兢兢业业,而且不像历史上的酷吏周兴、来俊臣那样利用权势虐待犯人。他办案公正,存心宽厚。他也有自己的理想,虽然自己官职低微,却想子孙里面能出一个光耀门楣的大人物。他平时的善举也许是有心为子孙积点阴德吧。可是一年年过去,虞经都感到失望,每逢冬月案件上报时,常为之流泪。曾对家人说:"东海的于公高筑里门,而他的儿子于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治狱六十年了,虽比不上于公,也差不多吧,子孙为什么不能做九卿呢?"所以为虞诩取字升卿。不想,正是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孙子终于完成了他的志向,只是那时他已经看不到了。看来,万事只要有理想并为之努力,成功总会来的。

虞诩聪明好学,又很孝顺,成年后即被举孝廉。这是走向仕途的重要一步。因为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度。就是每年由地方官推举当地有名的孝子廉吏上报中央,作为国家任命官员的储备人才。虞经被举孝廉后,很快得到太尉陈禹的垂青和征召,到朝廷做了一名郎官。东汉安帝永初四年即110年,西羌与匈奴分别从西面和北面大举来犯,一时间告急文书雪片似涌入东都洛阳。汉安帝急忙召集百官商议退敌之策。大将军邓骘主张先放弃西羌方面的凉州,全力对付匈奴。打败匈奴之后,再回师取凉州,攻打西羌。这样避免两线作战,可解兵力不足之难。众大臣听了未置可否。虞诩不顾身份卑微,出面说道:‘’邓将军,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进行军事部署,汉室江山就危险了。如果放弃凉州,西面再无险可守,关中即成为边塞。西羌会得寸进尺不说,这样也会长匈奴志气,更难对付。况且我军的战马要靠西北供应,凉州放弃之后,我军的骑兵靠什么来补充呢?”听了虞诩的话,邓骘非常不快,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郎官竟然敢在百官面前否定他的作战方案。便忍住心头之气,阴沉着脸问道:“那么依虞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虞诩信心十足地说:"羌兵远来,必定带不了许多粮草,他们只求速战速决。而我们则可凭险据守,不与他们正面交战。等他们安下营寨,便可经常夜间袭扰。这样不出一月,他们必然不战而退。”汉安帝依了虞诩的计策,果然退了羌兵,又打败了匈奴。邓骘却对虞诩更加不满,便找机会报复。

不久,朝歌一带发生动乱,起义军攻城陷地,杀死许多朝廷命官。消息传到洛阳,邓骘觉得机会来了,便想了个借刀杀人之计。于是他向皇帝保奏说:“郎官虞诩文武全才,可以任朝歌县令,为国分忧。”皇上不知邓骘用心,自然同意,立即传旨任命虞诩为朝歌县令。虞诩的亲朋好友都很为虞诩担心,劝他辞职。虞诩却毫不犹豫地慨然上任去了。虞诩刚到时,前去拜见河内太守马棱,马棱勉励他说:"你是有学问的人,应当在朝廷谋划国家大事,为什么来朝歌呢?"虞诩说:"受命的那天,不少有地位的官员都来慰问勉励我。我想,叛贼是不能有所作为的。朝歌在韩、魏交界之处,背靠太行,面临黄河,离敖仓百里,青州、冀州流亡到这里的有几万人。叛贼不知道开仓募众,抢劫库藏的兵器,守卫城皋,截断天下的右手,这就不足忧了。现在,叛贼势力正盛,不好较量。兵不厌诈,希望多给兵马,不要使我为难而已。虞诩一上任,就想法募求壮士,命令自掾史以下各自举荐所知道的人;以抢劫的为上,伤人偷盗其次,有丧在身而不理家业的为下。招募共得到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把他们的罪过都赦免,让他们跑入叛军中,引诱他们劫掠,并设伏兵见机行事,趁机斩杀叛军。又派会缝纫的贫民,为叛军缝纫衣物,用红色的丝线缝在衣襟上作为标记,叛军出入在街上的,都被官兵捕捉。叛军因此惊骇走散,都说有神灵在帮助官府。朝歌之乱很快平息。

公元115年(元初二年),西羌再次来犯,虞诩跟随中郎将任尚,驻防三辅地区。虞诩向任尚建议道:"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赶飞,这是形势使然。如今羌人全都是骑兵,每天可以行军数百里,来时像急风骤雨,去时像离弦飞箭,而我军用步兵追赶,势必追不上。尽管集结兵力二十多万,旷日持久,却没有战功。我为阁下打算,不如让各郡郡兵复员,命他们每人捐助几千钱,二十人合买一匹马,这样便可用一万骑兵去驱逐数千敌寇,尾追截击,羌人自然走投无路。这样既方便百姓,也有利于战事,大功便可以建立了!"任尚根据虞诩的建议上书,被朝廷采纳。果然很快打败羌敌。

同年,羌人又入侵武都郡,邓太后听说虞诩有将帅的韬略,于是任命他为武都太守。数千羌军在陈仓的崤谷拦截虞诩。虞诩得知后,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宣称:"我已上书请求援兵,等援兵到后,再动身出发。"羌军听说以后,便分头前往邻县劫掠。虞诩乘羌军兵力分散的机会,日夜兼程行进了一百余里。他让官兵每人各作两个灶,以后每日增加一倍。于是羌军不敢逼近。有人问虞诩:"以前孙膑使用过减灶计,而您却增加灶的数量;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以保持体力,防备不测,而您如今却每天行军将近二百里,这是什么道理?"虞诩说:"敌军兵多,我军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对方便不能测知我军的底细。敌军见我军的灶数日益增多,必定以为郡兵已来接应。我军人数既多,行动又快,敌军必然不敢追赶。孙膑有意向敌人示弱,我现在有意向敌人示强,这是由于形势不同的缘故。虞诩到达郡府后,兵员不足三千人,而羌军有一万多人,围攻赤亭达数十日。虞诩便向部队下令,不许使用强弩,只许暗中使用小弩。羌人误认为汉军弓弩力量微弱,射不到自己,便集中兵力猛烈进攻。于是虞诩命令每二十只强弩集中射一个敌人,射无不中。羌军大为震恐,纷纷退下。虞诩乘胜出城奋战,杀伤众多敌人。次日,他集合全部军队,命令他们先从东门出城,再从北门入城,然后改换服装,往返多次。羌人不知城中有多少汉军,于是更加惊恐不安。虞诩估计羌军将要撤走,就秘密派遣五百余人在河道的浅水处设下埋伏,守住羌军的逃路。羌军果然大举奔逃,汉军乘机突袭,大败羌军,杀敌擒虏数量极多,羌军从此溃败离散。

之后虞诩查看研究地形,修建了一百八十处营堡,并招回流亡的百姓,赈济贫民,开通水路运输。从此,武都郡家家丰裕,一郡平安。后来虞诩因功升任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终于实现了祖父的理想。

他是媲美诸葛亮的东汉牛人,用增灶计大破敌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2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军团:英勇善战,名震天下
...挡住人数上万的追兵,让刘备顺利死里逃生。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之前,对益州集团代表李严看守蜀国东大门很不放心,于是,便命陈到带领白毦兵在永安防备东吴偷袭,陈到果然不辱使命,有了
2024-11-17 10:39:00
姜维与诸葛亮:师徒传承,兴汉之路的延续与改变
...师,大家的心中一定会出现很多名字,其中,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应该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这位帮助刘备成功的三分天下的功臣,一生当中战功赫赫,其中许多的经典战役即使在现在也是被人所津津
2023-11-10 14:40:00
为什么关兴能轻松将潘璋斩杀
...愤不已并发誓:“一定要报此仇。”关羽被害后,刘备、诸葛亮开始派兵征讨东吴,关兴顺位继承了汉寿亭侯爵位,被刘备、诸葛亮任用,参与伐吴战役。二、出战勇杀敌将无论是在猇亭之战,还是
2024-05-14 21:19:00
诸葛亮错杀3名虎导致无法一统天下,他们是谁?
...使假子据敌”。然而,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竟然因诸葛亮的几句话丢了性命。襄樊大战打响后,关羽大意失去荆州,只能节节败退。这时候,唯一的机会就是退回蜀地。为此,关羽特意向最近
2023-06-27 10:48:00
诸葛亮最后的接班人,是姜维。不过跟蒋琬、费祎这两位根正苗红的蜀汉人相比,姜维的出身比较特殊,他是一名魏国降将。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姜维本是凉州天水冀县的一个中郎官
2023-07-25 14:03:00
从出山到病逝诸葛亮的后半生都经历了什么
27岁是诸葛亮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他在隆中对里提出三分天下之趋势,不得不说非常具有预见性。由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那一年,正好是54岁,27岁正好是其人生的一半。本文将继续
2022-12-27 15:21:00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夷和叛变反贼,面对南蛮之族和益州郡雍闿的相继进攻,诸葛亮成略在胸自有对策。蜀汉这时候刚因为夷陵之战而失去了国君刘备,国内哀悼声不断,诸葛亮就决定首先安抚国内民众的心情,然后积
2023-02-18 15:45:00
为了蜀汉寿命延续,诸葛亮临死前上了4道保险,每道都是深思熟虑
对于诸葛亮来说,先帝创下的基业——蜀汉;就是他的命;因为他明白:蜀汉虽然气数将尽,但他不管怎样,哪怕他丢了性命,都不能让蜀汉拱手送给他人。昭烈帝刘备经历了夷陵大火打击后,一病不起
2025-01-25 22:41:00
姜维的忠诚与背叛:蜀汉末年的政治风波
...未得到充分显现。公元228年,也就是建兴六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马遵
2023-10-22 0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