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从青丝到白发 “江苏好人”王海凤 30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丈夫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1 19:0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海凤不仅是一位坚强的妻子,还是孩子的爸妈,是丈夫的保健医生,更是这个农家的顶梁柱!”在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刘庄村,谈起王海凤,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面对突然高位截瘫的丈夫,王海凤30年如一日,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多难的家庭。

从青丝到白发 “江苏好人”王海凤 30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丈夫

天降横祸 30年前丈夫高位截瘫

199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34岁的刘国民爬到自家屋后的树上修树枝,不小心从3米多高的树上摔了下来,中枢神经受到重创,肚脐以下从此没有任何知觉,医生给出了诊断:终身高位截瘫。

从青丝到白发 “江苏好人”王海凤 30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丈夫

刘国民几乎三天两头就要挂一次水,由于出门不方便,在家里挂水的任务便落到了王海凤的身上。缺乏护理知识的王海凤第一次拿起针头时,紧张得不停颤抖,后来,王海凤咬牙坚持学会了扎针注射。刘国民高位截瘫,小便要靠导尿管,开始每次都是请医生上门更换,很不方便,慢慢地王海凤学会了导尿。王海凤俨然成了丈夫的保健医生和专职护士。

丈夫逼妻改嫁 妻子坚守身旁

刘国民意外坠树瘫痪后,所有家务农活全都落在王海凤柔弱的肩膀上。为了养活全家,王海凤每天一大早就要到村口去卖菜,卖完菜立即就要回家帮丈夫洗漱、喂饭,然后用管子导尿。她还承包3亩责任田,每次外出干一会儿农活,就要赶回家照顾丈夫,抱丈夫出来晒太阳。晚上还要为丈夫擦洗身子,忙前忙后,简直就像是个陀螺。

从青丝到白发 “江苏好人”王海凤 30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丈夫

看着妻子一刻也不停歇,想到自己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却不能动弹,刘国民非常难过,他不忍心再拖累妻子,三次试图轻生,想要逼迫妻子改嫁。

但是王海凤始终坚持着,她曾多次对刘国民说:“有你在,就有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就有父亲,我就有丈夫!你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们什么都没了!”

苦尽甘来 夫妻携手共渡难关

王海凤对家庭的付出无怨无悔,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始终没有散,经过她的精心照顾,丈夫刘国民不仅战胜了死亡,战胜了瘫痪,战胜了病痛,甚至已经能在床头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照顾自己。

刘国民时常感慨道:“要是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现在!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王海凤既要照顾我,又要带好孩子。这些年多亏了她对我不离不弃,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现在他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王海凤先后于2010年获评“丹徒区首届和谐之星”,2011年获评“镇江市道德模范”,2015年获评“镇江好人”,2022年获评“江苏好人”。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丁峰 通讯员/ 李国平 编辑/俞思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2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三次自杀,相濡以沫的真爱撑起了一个家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位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贤妻王海凤,荣登“江苏好人榜”。2月6日,记者来到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刘庄村王海凤家,采访了这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现实版乡
2023-02-06 15:30:00
无怨无悔照顾瘫痪丈夫30年,王海凤获评“中国好人”
...报多次报道过的、无怨无悔照顾瘫痪丈夫30年的镇江农妇王海凤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王海凤,1961年6月生,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刘庄村村民。1993年夏天,王海凤的丈夫
2023-09-25 14:18:00
从青丝到白发,她用行动诠释“孝”与“爱”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从青丝到白发,她用行动诠释“孝”与“爱”——记陕西好人、安康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纪大英通讯员 郎海侠 纪围“我们村的纪大英,30多年来坚持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给她洗
2024-01-23 08:25:00
白发位置暗示健康?前额、两鬓、后脑勺白发或揭示不同病症
青丝,作为人体老化的一个自然标志,通常被以为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是,近年来有一种观念逐步遭到关注:青丝的生长位置可能暗示着身体的安康情况。前额、两鬓、后脑勺,这些不同部位的青丝能
2024-02-13 23:26:00
满头白发的她又出发了……
...13年关怀让孤儿们变成阳光少年,13年的付出,孙暄也从青丝变成了白发,但她一路坚持。“想想13年走过的路,玉树教育事业的变化是翻天覆地,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还体现在
2023-04-25 02:18:00
当青丝转眼变成白发
...苦不堪言,才惊觉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得不偿失。从此关上青丝缠绕之门,从此开启白发新生之路——不惧,不伤,不念过往,只看前方。
2024-03-21 11:04:00
白发经常用农村的什么,可使白发还青丝
白发近些年来越来越猖狂,除了自然规律下年纪到了唱的白发之外,现在的少白头也越来越严重。长白头发是一件让人会不开心的事,不管是什么年龄层,只要是有白发出现,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比同龄人
2023-08-10 17:27:00
白发长在哪,病就从哪出?长在前额、两鬓、后脑勺,分别暗示什么
...常见,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人长青丝的部位都不相同。有些人会在脑门上长出青丝,有些人会在太阳穴上长出青丝,还有一些人会在后脑勺长出青丝。不同的青丝成长方位会
2024-02-29 10:34:00
...士陵园安葬着73名红军烈士。85岁的村民姜能山,从缕缕青丝到满头白发,65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红军烈士墓,并为无名烈士寻找亲人。致敬礼现场通过舞台情景剧生动还原忠魂守护人姜能山6
2024-01-14 08: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