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从青丝到白发,她用行动诠释“孝”与“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23 08: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从青丝到白发,她用行动诠释“孝”与“爱”

——记陕西好人、安康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纪大英

通讯员 郎海侠 纪围

“我们村的纪大英,30多年来坚持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给她洗衣做饭,一日三餐送到手上,家里还种了4亩地,养了一头猪、10只鸡,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日子,从来没有在我们村干部面前埋怨过……”近日,在白河县构朳镇举行的第一期道德讲堂上,凉水村党支部书记秦志伦向大家分享着好儿媳纪大英的故事。

纪大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1957年春天,她出生在凉水村的一个普通农户家中,1981年经人介绍,与本村的赵光组建家庭,先后孕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1990年,丈夫的几个弟弟相继成家,为了让几个弟弟生活得更好,她便主动和丈夫商量,将双目失明的婆婆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靠家里的3亩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迫于生计,1994年,39岁的赵光到山西太原煤矿务工。可不到3个月,突发的矿难夺去了丈夫年轻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柔弱的肩膀上。同年,14岁的小儿子因突发癫痫坠崖身亡。本以为苦难就此结束,可命运并没有停止对她无情的打击,2021年,她的大儿子在外地出差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又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

一系列的变故、一系列的冲击,让纪大英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她也想过放弃,可是如果她不在了,女儿也就没有妈妈了,还有她双目失明的婆婆谁来照顾?看着躺在床上的婆婆,纪大英擦干了眼泪,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担,也把孝顺婆婆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1月9日,纪大英家穿着简单的长袖格子围裙,拿着扫把铲子在院子里打扫卫生,屋檐下堆着的酒糟,还散发着浓浓的酒香,家里的桌椅板凳虽然陈旧,但是都擦得干干净净,婆婆穿着干净的花棉袄,坐在炉子边烤火,一幅暖意融融的画面。

纪大英说:“婆婆眼睛看不见行动不便,身边离不开人,我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打扫卫生、做好饭菜、喂好牲畜,再叫婆婆起床,伺候她穿衣、洗脸、吃饭,然后再下地去干农活。”忙碌的生活,让她感觉到充实,有时候她干活回来,再累再苦,再不想动弹,她都会先把婆婆的饭菜做好送到她手上,晚上还要给婆婆脱衣服、洗澡、洗脚。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她总是把双目失明的婆婆搀扶到院子里,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帮婆婆梳梳头发,剪剪指甲,陪她说说话,聊聊天。

“她虽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婆婆也是妈呀,我要替我的丈夫尽孝啊!她今年已经89岁了,平时就怕把她没招呼好,让她觉得不开心,我累一点没啥,是应该的,古人不是说了嘛,头上有老的,锅里才有搅的,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也还能干活,女儿也很孝顺,我已经很知足了。”纪大英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33年了,面对高龄且双目失明的婆婆,这个不是闺女却胜似闺女的农村儿媳妇,一次又一次用自己最淳朴、最真诚的孝心与爱心,让婆婆的世界充满温暖。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她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坚强面对,当生活的重担压在肩头,她选择了挺直腰杆、迎难而上。

“纪大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面对风风雨雨,她依然选择坚强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用无微不至地守护与陪伴展现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婆婆开心,她在自己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好吃的,偶尔买一点肉,她做好了还要挑去骨头,把肉和汤给婆婆吃。在周围邻居的眼里,她就是标杆,是榜样,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构朳镇干部陈紫薇发自内心地说。

生活还在继续,纪大英今年已经66岁了,在她的心里,始终牵挂着婆婆的衣食起居。从青丝到白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孝”与“爱”。纪大英的故事感动和影响了很多人,她也先后获得“陕西好人”“安康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安康好人”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发位置暗示健康?前额、两鬓、后脑勺白发或揭示不同病症
青丝,作为人体老化的一个自然标志,通常被以为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是,近年来有一种观念逐步遭到关注:青丝的生长位置可能暗示着身体的安康情况。前额、两鬓、后脑勺,这些不同部位的青丝能
2024-02-13 23:26:00
为何白发越长越多?别认为是老了,医生:或是缺乏3种营养素
青丝,它意味着岁月的痕迹,也是人们生命进程中不可防止的一道景色,它悄然呈现在我们的头顶,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青丝是岁月的见证,见证了我们的生长和阅历,每一根青丝都
2024-02-27 10:25:00
白发长在哪,病就出在哪?长在前额、后脑勺,两鬓都分别代表什么
人们的青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今,青丝不是中老年人的标志,年轻人还会在一群黑发中发现几根青丝,当很多人发现本人有青丝时,第一个选择就是拔出青丝,这样就不会显得他们本人老。许
2024-02-23 11:12:00
传承家风好儿媳 孝老爱亲感乡邻
...河县构朳镇凉水村五组,有一个普通的妇女却用她20年来的行动打破了这一“常规”。一提起她,邻里无不竖起大拇指。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识字不多,却深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023-11-28 07:46:00
包礼华:青丝变白发 悉心照顾老伴数十载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记者 汪潜 通讯员 钟娟“没有她,我活不了这么久!”提到妻子包礼华,80岁的席绪长眼中泛泪,连说感恩、感激。在鸠江区湾里街道华强社区石城湖小区,73岁的老人
2023-02-17 01:14:00
当青丝转眼变成白发
...苦不堪言,才惊觉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得不偿失。从此关上青丝缠绕之门,从此开启白发新生之路——不惧,不伤,不念过往,只看前方。
2024-03-21 11:04:00
白发经常用农村的什么,可使白发还青丝
白发近些年来越来越猖狂,除了自然规律下年纪到了唱的白发之外,现在的少白头也越来越严重。长白头发是一件让人会不开心的事,不管是什么年龄层,只要是有白发出现,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比同龄人
2023-08-10 17:27:00
白发长在哪,病就从哪出?长在前额、两鬓、后脑勺,分别暗示什么
...常见,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人长青丝的部位都不相同。有些人会在脑门上长出青丝,有些人会在太阳穴上长出青丝,还有一些人会在后脑勺长出青丝。不同的青丝成长方位会
2024-02-29 10:34:00
白发长在哪,病就从哪出?长在前额、两鬓、头顶,分别暗示了什么
人类变老最显着的迹象是青丝。事实上,青丝确实是变老的标志之一。从中医的视点来看,青丝的成长取决于气血。但是,跟着身体的变老,很简单缺少气血,然后头发得不到满足的养分,它会逐步变白
2024-04-15 14: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