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部《雍正王朝》,道尽多少人情世故,正所谓初看不解其意,再看已成剧中人!
相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们,对其中一个场景印象深刻,那就是雍正帝即位之后,办过的第一个大案——山西诺敏案。
诺敏,时任山西巡抚,为了完成雍正帝下达的追缴藩库欠款的任务,伙同山西的官员和富商们,对府库存银造假。事情败露之后,诺敏也因犯欺君罔上之罪,成了雍正朝第一个被砍的一品大员。
可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诺敏竟然在临刑之前大喊冤枉。那么,他究竟有何冤情,雍正帝又为什么不给他伸冤的机会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诺敏临终前大喊冤枉,你看雍正帝为啥急着砍他头?
一、
雍正帝这个皇帝很难做,从他即位之初就发现,康熙帝留给他的大清是个烂摊子,看似强大,实际早已千疮百孔。
关于这个问题,在雍正帝处死弘时的时候,曾亲口讲过:“他(康熙帝)何尝不知道,留给朕的是一个虚晃的盛世!”
这时候的雍正帝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不仅吏治腐败,西北还有叛军盘踞,不仅国库空虚,还没能人可用。
所以,他既要补足国库,给西北提供军饷粮草,平定叛乱。又要开科取士,给自己选拔一些可用人才,以摆脱八爷党的束缚。同时,还想通过铸造新币来展示自己改革的决心,体现新朝的欣欣向荣。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充实国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操旧业,追缴欠款。毕竟这时候的大清不仅国库空虚,连各地的藩库也是钱粮短缺严重,大量的银两被各地官员借走之后,迟迟不还,并且这种状况以山西最重。所以,派谁去山西追缴欠款,开个头给其他省份打样,成了雍正帝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情况下,隆科多举荐了诺敏,理由有二:
一是,诺敏这个人能力很强,曾在户部任职,是个理财能手,且为官清廉,是个好官。
二是,诺敏这个人人际关系简单,曾经多次顶撞过老八胤禩,所以不用担心他是八爷党成员,成心给雍正帝添乱。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几乎考虑都没考虑一下,直接任命诺敏为山西巡抚,即刻到任。
二、
诺敏这个山西巡抚也确实不含糊,悄无声息的就赴任了,到了后马上给山西的官员们一个下马威,并表明了形势的严峻:“皇上在看着我们,全国其他的省份也在看着我们,我也没有带家眷来,因为我随时准备让朝廷革我的职。”
而且,他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是诸位不让自己好过,那大家都好过不了。
诺敏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即使当上了山西巡抚,平时也是自己种菜吃。但,清廉的官并不一定是清官,清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头脑必须得清,看事情得明白,这才能算是既清廉,又清楚的官。
清官的对立面有两个,一个是贪官,贪财或者贪名,亦或者贪其他的东西,总之是要贪点什么。另一个则是昏官,不贪财,也不贪色,更不贪名,但这个官当起来是稀里糊涂的,故称之为昏官。
因为诺敏并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也没搞明白隆科多为什么要推举他当山西巡抚,更不会明白雍正帝为啥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要知道诺敏仅在户部任过职,并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虽然算账本领强,但管理一个省份的事务,还是有欠缺的。
其次,他的靠山就是隆科多,而且还不是很铁的那种,俩人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最后,诺敏根本就没在山西那边工作过,也没有什么助手啥的,两眼一抹黑就上了,根本就没搞清楚形势。
三、
当然,就算诺敏有这些弊端,但他若是能及时跟隆科多沟通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诺敏做事确实雷厉风行,一到任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追缴欠款,并且把任务都摊派到山西各级官员头上,逼着他们完成任务。甚至,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他就拍着胸脯给雍正帝打包票。一封奏折递到京城,详细阐述了自己追缴欠款的决心和方案,并打包票说一年之内,必然追清欠款。
雍正帝是正困着呢,诺敏就递上了枕头,他岂不是乐坏了?
乐坏了之后,自然迫不及待就通告天下,号召各省跟诺敏学习。这一下子可把隆科多给急坏了,当初自己举荐诺敏当山西巡抚,并不是自己跟他有什么过密的交情,而不过是把他当人才,想笼络点自己的势力。
可诺敏倒好,啥事也不跟自己商量,直接就给雍正帝下了“军令状”,他可知道这里面的水深水浅:“你们这位诺中丞啊,做事也太性急了点吧?这十几年的亏空,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便清还得了呢?”
是啊,隆科多太知道雍正帝了,你给他把话说死了,那后面补不齐欠款怎么办,雍正帝的脸面还要不要?“这下可好了,皇上把他的奏折,已经明发全国各省了。”
其实隆科多的顾虑是对的,若是没有表态,或者表态的时候把期限拉长,诺敏顶多被雍正帝认为不堪大用,大不了撤职。
四、
可是,诺敏这么一表态,又被雍正帝树了典型,他就不得不去圆这个谎了。
因为这项工作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诺敏就算再能干,也是一个完成不了的任务。当时两个官员去找还在种菜的诺敏,说他俩有办法半年内补齐亏空,诺敏还纳闷:“我可告诉你们俩,不准从百姓的头上硬派!”
另一方面,诺敏的手下也替他进京去求助隆科多了,看看他有啥办法没有?
隆科多给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让山西各地官员从票号拿钱,用于填补府库亏空。等完成雍正帝的任务后,再把钱还给人家票号,至于亏空的事,后面再慢慢补。
可以说,隆科多给出的这个主意,确实能解决掉很多问题,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一是,在外人看来,诺敏确实圆满完成任务,被雍正帝树了典型,并号召其他省份向其学习。这样一来,其他省份也会尽力追缴欠款,能短时间完成资金的回笼,给前方将士输血。
二是,虽然山西库房的银子是借来的,但不代表诺敏就不再追缴欠款了。只不过,他把这种追缴的时间拉长,长期来看,他还是可以补足这个亏空的。
三是,诺敏被雍正帝赐“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子,可以成为君臣相互信任的美谈。以后诺敏还会进一步被重用,对他本人,以及举荐人隆科多来讲,都不是坏事。
这也是诺敏最终采纳这条建议的原因所在:“到时候,你们可得把各自的亏空,如实的,陆续的补满。”
五、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后面田文镜去山西捣乱,诺敏这次藩库造假案,能实现多全齐美的后果,也是雍正帝乐于看到的事。
可是,为什么在雍正帝赐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牌匾后,田文镜就突然跳出来找茬了呢?
很简单,诺敏中计了!
作为曾经追缴过户部欠款的雍正帝,上有康熙帝支持,下有田文镜和年羹尧这种得力骨干追随,最后不也是无功而返?
他诺敏何德何能,凭借一人之力,半年之内就能追平山西藩库的亏空?
要知道,整个朝廷,除了诺敏自己以外,没有一个人认为,别说半年了,就算是两年,也追不平山西的欠款,这里面也包括山西的官员。所以,当初雍正帝要明诏天下,不仅赐给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还要号召大家向其学习时。现场拟旨的张廷玉和老十三胤祥,俩人明显愣了一下,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为啥会愣一下?
很简单,他们俩也不相信诺敏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任务,因为诺敏的能力根本就达不到这个要求。
要知道,当初隆科多举荐诺敏任山西巡抚,并大力追缴藩库亏空时。站在一边的张廷玉就表情怪异,似乎想站出来说点什么,可惜被雍正帝选择性忽视。
这也恰恰证明,在张廷玉的眼中,诺敏根本就不堪大用。况且,当初雍正帝也在户部任过职,若诺敏真有本事,还用得着隆科多来举荐吗?
六、
可以说,从雍正帝赐给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牌匾开始,就开启了诺敏死亡的倒计时!
首先,我们先看他赐给诺敏牌匾的同时,还干了一件什么事?
那就是,将明诏,违规发给了李卫一份,这还是在李卫处的邬思道说的:“这明诏朝廷发给各省总督和巡抚的,你才是一个布政使,为什么也发给了你一份?”
是啊,为什么雍正帝特意将这份明诏,发给李卫一份呢?
很简单,这份明诏并不是发给李卫的,而是发给正在李卫处半隐的邬思道的。以邬先生的聪明才智,不会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也必然会清楚诺敏将会面临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李卫会跟邬思道去山西帮田文镜调查诺敏的原因所在,他们的目的就是找出诺敏造假的证据来。甚至,李卫去了雍正帝还不放心,临时又派了图里琛带着粘杆处的弟兄们赶了过去。
可是,诺敏这个天下第一巡抚是雍正帝赐的,现在又派人去查他,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回到在赐诺敏牌匾之前,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的对话中,寻找答案。
当时老十三胤祥下棋总不敢赢雍正帝,让雍正帝苦恼万分,哀叹自己无人可用。与此同时,也提到当初自己追缴欠款,难度实在是大,那些官员是合起伙来对付自己啊。最后,自己被撤了差,老十三胤祥还被圈禁了。
随后话题一转,说现在的自己,日子也很难过:“现在吏治败坏,无官不贪,官员结党成风,朋比为奸……”
七、
而且,在雍正帝赐匾之前,从山西逃难的秦顺儿已经入宫当太监了,还被碰见在唱小曲儿,所以山西是个啥情况,他已经很清楚了。
还是刚才我(杨角风)提到的问题,雍正帝这样做的原因,着实是无人可用,甚至自己对官员的任免权都不能完全掌握。
当时,雍正帝为了刷新吏治,特意提到,以后官员的任免都要亲自过问。结果隆科多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各州府那么多官,皇上哪见得过来啊?
这也是为什么雍正帝急着开科取士的原因所在,因为现有的朝政,包括官员的任免,确实被老八胤禩和隆科多等人把持,自己无从下手。
而此时,诺敏被树典型的作用已经达到,各省能追缴的欠款,也基本追缴殆尽。剩下的亏空,就算继续萝卜大棒伺候着,效果也不会太好。可是,若以此干掉诺敏,就能从根上断了隆科多对官员的任免权,这买卖划算不?
事实上,不仅诺敏,科场舞弊案的张廷璐也是一样的情况,他是老八胤禩举荐的,干掉张廷璐,也等于断了老八胤禩的任免权。这也是为什么,从那之后,隆科多也好,老八胤禩也罢,不再举荐官员的原因所在。
但是,隆科多和老八胤禩也不是那么容易交权的,面临雍正帝的进攻,俩人也有应对之策。
因为诺敏是隆科多举荐的,张廷璐又是张廷玉的弟弟,所以老八胤禩提出,这两个案子需要他们俩回避,由自己来审理。
他表面上是大公无私,公事公办,私下里却诱供张廷璐,套出了幕后主使是弘时。随后更是逆着那群参诺敏的清流们,联合众位官员,联名上折子保诺敏和张廷璐。
八、
那么,老八胤禩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只是单纯的想维护雍正帝的脸面?
并不是!
他的这一计策,可谓毒之又毒,能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
若是雍正帝碍于舆论压力,赦免了诺敏和张廷璐,那么这份功劳会记到老八胤禩头上。到时候不仅隆科多和张廷玉会知他的情,其他的官员受此鼓舞,更会聚集在老八胤禩身边,左右朝局。
与此同时,这两件事也会成为雍正帝即位以来的污点,怎么抹都抹不掉,还会引发人们对其能力的质疑,甚至会上升到他即位的合法性问题。
到那时,整个朝廷,还能坚定站在雍正帝一边的就剩一个老十三胤祥了,日子将会更难过。
可是,若雍正帝顶着舆论压力,硬是处死了诺敏和张廷璐。那也在无形中得罪了隆科多和张廷玉,就算老八胤禩没有特意去拉拢他俩,能恶心一下他们俩跟皇上的关系,也是一个胜利。
这也是为什么雍正帝会纠结,要不要处死诺敏和张廷璐的原因所在,前者倒没什么,主要是后者,是否会寒了张廷玉的心?
所以,我们会看到,雍正帝为什么一再等待张廷玉上折子参张廷璐,就是为了等他表个态,到底还要不要站在自己这一边?
况且,这种表态还是在没有彻底查出,科场舞弊案的幕后真凶的前提下。可以说,若是张廷玉没有听从孙嘉诚的建议,“大义灭亲”的话,等待他的也将会是死亡。
九、
等到诺敏被押上了刑场,刽子手也举起了手中屠刀时,诺敏才恍然大悟,姥姥啊,被坑了,于是大喊冤枉。
那么,诺敏到底冤不冤呢?
冤!
他突然发现,除了雍正帝和隆科多在算计自己以外,连底下的官员们也在坑自己。当初自己明明下过命令,藩库的亏空,是绝不可以向百姓头上摊派的。
而那些官员也确实答应了自己,可惜回头就把自己给卖了,还是向老百姓摊派了银两。不然的话,田文镜就算去山西,也不至于过个桥,就发现了端倪。
当时他还纳闷呢,去问当地的一个老农,为啥过桥都要钱啊,朝廷不是有规定吗?
你猜老农怎么回答的:“谁知道,现在是县骗府、府骗省,省里就骗皇上。”
只可惜,诺敏这个糊涂官没当清楚,连雍正帝都知道这个道理,就他自己不知道。他也确实想为朝廷办事,就算没有全部追平亏空,但终归是追回一些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况且,那块“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子不是自己想要的,是雍正帝故意塞给自己的。关键是,这个牌子一下,这不是要了诺敏的命吗?
干好了,皆大欢喜,干不好,你这个欺君罔上的诺敏就等着被砍头吧!
就这样,雍正帝还给诺敏扣帽子呢:“诺敏贪的不是财,贪的是名!”
只不过这个名,不是诺敏要贪的,而是雍正帝故意让他贪的。
十、
是啊,若是诺敏贪名的话,那雍正帝呢?
要知道追缴欠款和开科取士并行的第三政策,就是铸造新币,可铸造新币就像孙嘉诚说的那样,你雍正帝真是为了货币便于流通,还是为了粉饰太平?
所以,诺敏临刑前大喊冤枉,既是喊给隆科多听的,也是喊给雍正帝听的,因为他真的是冤。
事实上,《雍正王朝》中的冤案何止这一件,而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冤案之后,就会发现,官职越大,阶层越高,就越没啥公平正义可言。
虽然我们都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富有,更有影响力的需求,但若是没有更强的背景做保障,结局往往比平庸一辈子还凄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才子佳人的命运更坎坷一些,毕竟一个有才,一个有貌,且都是不甘于过平庸生活的主。
而对于普通人来讲,穷其一生,都接触不到什么大人物。而那些大人物,也有自己的事情在忙,根本不会吃饱了撑的,闲来无事跑来祸害你。除非,你这个小人物正好有大人物需要的东西,而大人物又恰恰知道你有!
像剧中的张五哥和刘王氏,一个有孝心,一个有模样,又正好被大人物认识,于是就成了对方利用和占有的对象。
若不是他们俩又刚好认识了更大的人物,或者更大的人物特意找到他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他们的冤情恐怕就难以昭雪了。
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在封建王朝,却有人可以做到人外再无人,天外再无天,而这个人,就是皇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身上刚好有皇上需要的东西,而他又想得到,你还不想给,那么,结局如何,就不用多讲了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