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种好一地菜 带富一村人
本报记者 覃海明 通讯员 韦玉露
千村万寨心向党·振兴路上
本报记者 覃海明 通讯员 韦玉露
长长的豆角、嫩绿的黄瓜、清香的甜瓜、紫红的茄子……近日,记者走进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武康村看到,田间地头里种植的蔬菜让人目不暇接,各种生态有机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在田间地头麻利地采摘、打包蔬菜,一派忙碌的景象。
自2019年以来,武康村不断推广蔬菜种植。如今,全村68%以上的农户种植各类蔬菜,其中以种植豆角、毛节瓜、茄子、黑皮冬瓜、南瓜等各种短期时令蔬菜为主,目前,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95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致富村”。
“我们村蔬菜种植面积达3500亩,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约有200户,另外还有280亩的蔬菜基地一个。”说起蔬菜种植,武康村党支部书记黄玲芳脸上溢满自豪。
“今年,我主要种植南瓜、苦瓜、豆角、苔菜等各种短期时令蔬菜,加起来也有5亩地。采收期过后,我打算再种上两亩黄瓜,不让土地闲着。”脱贫户黄杨朱一边介绍,一边打开田间的水泵,数秒钟后,细密的水雾通过喷带喷洒在苔菜根上。如今,他靠着勤劳的双手,已经建起4层小楼房,生活越过越甜蜜。
“现在我们正计划种植冬菜品种,迎合春节蔬菜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鼓足群众的钱袋子。”黄玲芳对武康村的未来满怀希望,“如今,我们村还出现了一批种菜高手,在他们的带领下,依托科技把亩产量提高上去,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