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
体育课从“周周见”变“天天见”
合肥瑶海区发布小学阶段试行实施方案,鼓励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合肥市长淮新村小学学生正在上网球课。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不少来自体育界和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再度呼吁,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1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为让体育课从“周周见”变为“天天见”,合肥市瑶海区先行先试,发布小学阶段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试行)。
探索:“因地制宜”是关键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小学阶段体育课设置普遍为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课。记者从瑶海区获悉,目前该区已发布试行方案,鼓励小学阶段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在目前试行的方案中,“因地制宜”成为关键词之一。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已在一年级试点每班每周5节体育与健康课。为解决学生体育课场地需求,学校切分现有场地,保证中低年级4个班级同时上室外课程的需求;充分调动学校周边可利用场地资源,避免课程场地需求冲突。根据场地优化设计,目前学校可满足8个班级同时上课,为今后普及“每天一节体育课”预留下充足的空间。
探访:师资如何保障
优化课表、统筹场地,学生奔向室外的同时,师资如何保障,成为落实政策的又一关键所在。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吴燕介绍,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在一至四年级试点,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秋季学期,学校将全面铺开试点,目前我们也在通过引进、招聘等手段,不断扩大体育专职教师人员数量。”吴燕说。
全校试点的合肥市长淮新村小学开始推行专兼相结合的“三师制”模式。“三师制”模式即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跟班管理、年级组体育老师统筹指导、分管领导组织协调。依据体育课程类型,学校对体育组教师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每班基础课安排专职体育教师任教,特色手球和网球课由专业教师任教,形成“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教师队伍分层,将课程实施落于实处。
特色:“一校多品”确保质量
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何在提高体育课程数量的同时保证体育课程质量?试行方案明确,按照“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探索实施一体化教学,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堂质量。
4月8日上午,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站塘校区三(3)班和四(3)班的学生正在室内篮球馆上体育课。兔子舞、上春山,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两两互动做着热身准备。
“我非常喜欢上体育课,老师不断鼓励我们,我们也越做越好。”三(3)班学生王蔚然表示,通过在校学习自己已学会了前滚翻、后滚翻、手倒立等动作。
学校特色发展中心课程部副主任马哲峰介绍,站塘校区以体操课程、基本运动技能为学校体育特色,全面构建“1+特+X”体育课程体系,实施特色多元体育课程,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谢蕾/文 杨峰/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