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深秋时节,打卡位于皋兰县什川镇的“世界第一古梨园”,梨园硕果累累、红叶似火,尽收眼底,山花烂漫美如画。
据悉,什川镇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栽植梨树,现存梨园面积262.6公顷,主要品种是“冬果梨”和“软儿梨”,数量约各占一半,均为甘肃省著名品种。园中树龄百年以上古梨树9423株,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文化价值。其中,树龄达300年以上的有2000多株,大部分为200-300年的古老梨树种,平均树龄达260年。
百年梨树树冠高大,小梯子望尘莫及。为此,梨园的前辈们在日常生产管护中发明了一种长达10多米,如蜈蚣一样的梯子,而使用这种梯子管护梨园的人就是“天把式”。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把式”至今活态传承,是他们劳作生活的一部分。数百年的梨园至今枝繁叶茂,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也得益于一代代什川人的精心管护。
什川古梨园探索发展新模式,以保护促发展,发展带保护的理念,做好产业的升级转变,什川软儿梨及深加工产品入围甘肃省“甘味”系列特色农产品。旅游业和林果业已成为什川重要的支柱产业,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
近年来,什川镇依托独具特色的古梨树资源,将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不断进行综合开发。目前,已形成了梨园美景、黄河奇峡、设施农业、非遗文化等为主的旅游景观,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成为兰州近郊及周边省市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今年,软儿梨的正常收购价是每斤3.5元,而社员的收购价是3.8元,果品价格逐年提高,生产物资免费发放,我们在经济和技术上给予社员最大的支持。”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永波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复兴传统水果,带动地方经济就是我们当初成立合作社的初衷”。
除了软儿梨,白兰瓜也是皋兰县的特产。“目前,种植白兰瓜的面积有213.33公顷,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白兰瓜的有机种植力度。”皋兰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魏新宝介绍,至今还没有拿到地理标志稍显遗憾,“接下来,我们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白兰瓜的推广和地理标志的申请工作上”。
什川镇的种植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同属一县的水阜镇以跳出行政村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村村联营、村企合作、共谋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信贷融资”的经营模式,同兰州正大公司签订“三定方案”(定青年鸡、定饲料、定鸡蛋回收价格),切实解决在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困难。目前,基地集中养殖海兰褐蛋鸡10万羽,运营周期为13个月,现阶段产蛋率保持在96%以上,日产蛋量可达5.2吨。”该镇负责人介绍。
通过设置爱心岗位等方式,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优先为具备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该镇负责人说:“目前已提供了10个务工岗位(其中脱贫劳动力4人),年人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预计2023年底,该基地实现产值2000万元,盈利400万元以上,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进一步带动发展了县域内特色规模养殖产业。”
皋兰自西汉设县,古称金城县,1738年更名为皋兰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地处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金三角重心地带,是兰州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全省“一核三带”区域格局的重要节点。当前的皋兰县,正在以跨步昂首的姿态,追赶超越,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张博 校对:杨荷放 编辑:邢志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