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阳光玫瑰葡萄
西固韭黄
七里河百合
核心提示
立春刚过,红古区花庄镇柳家村的村民张德海开始忙碌了。地里红笋已经全部播下了红笋种子,他时不时去地里瞅瞅,等着再过些时日覆上膜保生长了。眼下,春耕拉开帷幕,红古区首批2500亩红笋已经播种。通过多年培育,红古区红笋目前已成为省内外热销的高原夏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我市各个县区名优新特的农产品推陈出新,遍地开花。截至2022年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0.32万亩。名优新特的农产品不但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撑,而且成为了全市农业发展的靓丽名片,更是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字招牌”。
“兰州味道”成为“甘味”生力军
品牌效应凸现
谈起我市名优新特农产品,每个人都会说出几个。榆中的高原夏菜、西固的韭黄、七里河的百合、红古区特色瓜果……这些“兰州味道”不仅让每个生活在兰州的人有享不尽的口福,而且成为“甘味”农产品的一员,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去年,“兰州味道”入选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兰州百合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和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兰州味道”品牌效应凸现。
眼下,正是温室草莓成熟的时候。走进红古区鑫源农业基地温室草莓园里,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大棚里,一排排钢架上,颗颗草莓露出鲜红的“脸蛋”,十分诱人。这个科技示范园采用了高架种植的新方式,可以让草莓有较好的采光条件,以及通过有效控制根部的温湿度,给草莓创造良好的条件生长,且采摘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特色水果近年来成为红古区农业产业的名片。像草莓、西甜瓜、夏黑葡萄、阳光玫瑰葡萄等水果,因品质优、卖相好、味道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红古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红古区立足区位优势,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化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寿光模式菜篮子”、“绿色有机农业生态谷”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好。
如果说特别的山台地造就了红古区新特农产品“小而精”,那榆中“大规模”的高原夏菜种植则是另一种“范儿”。在和平镇冯湾村,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和钢架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形成错落有序的现代农业场景。记者了解到,全村在2020年建成550亩设施蔬菜基地,其中钢架蔬菜大棚330座(占地220亩)、日光温室大棚80座(占地330亩),投资260万元建成900吨冷藏保鲜库一座。2022年,榆中宏欣盛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再建600亩高品质钢架蔬菜大棚;投资240万元建成配套管理设施、道路及灌溉设施。这样,冯湾村蔬菜基地面积将达到1150亩,真正成为包括育苗中心、冷链仓储、生产加工、销售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成为距离兰州最近的菜园。
“冯湾村千亩蔬菜大棚是榆中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榆中县围绕“好中优”“特中特”“独一份”“错峰头”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坚持“扩面增收、标准生产、品牌增效、保障质量”基本思路,全面提高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蔬菜产业已成为榆中县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主导。2022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6.68万亩,总产量80万吨,预计实现产值20亿元。
皋兰的“禾尚头”是一些市民餐桌上的心头好。这一特有品种小麦,种植历史距今有500多年,被评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为了保护和延续这种特色农产品,皋兰在多个村落鼓励农户种植“禾尚头”小麦,并给与一定的特色农产品补助金,同时充分利用供销行业的渠道、资金、品牌能力,不断提升“禾尚头”系列面粉、面制品的开发,将“禾尚头”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名优新特农产品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障与支持。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聚焦“强省会”行动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关键,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投资100万元以上乡村产业发展类项目111个、年度投资达到16.87亿元,落实衔接资金的56.85%用于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支出规模达到4.64亿元,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0.32万亩。同时,大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建设,全面完善产业链链长机制,积极推进西果园镇、魏岭乡、园子岔乡、红古镇争创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榆中县争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逐步构建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药材、杂粮、畜禽等产业链条。今年,全市还将继续组织实施乡村产业品牌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品牌体系。借助外埠市场专场推介会,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法宝”
产业链条初成
每到冬季,西固区的“金凰后”就要“出阁”了!“金凰后”指的是张家大坪的韭黄。开镰的一天,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在劳动号子中,古法种植的“金凰后”摇身变成村民的致富“金”。
据统计,截至2022年西固区张家大坪村韭黄种植面积达到520亩,年产量90多万公斤,年产值156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4万元。毫无疑问,韭黄已成为西固农业产业的支柱,助推乡村振兴。
说到名优新特农产品,那不得不提七里河区的百合。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被誉为“天下百合第一村”。该村村民以种植百合、加工百合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该村紧抓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百合产业文化、近郊方便的地理位置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其开发的“百合谷”成为西果园镇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站。记者还了解到,2022年,袁家湾村打破原有的“百合谷”运营模式,积极开发了“百合谷”野奢营地,让游客在观赏百合美景的同时,还能采挖百合、品尝百合宴,进一步扩展袁家湾村的影响力,增加村民的收入。
兰州米家山百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米发君介绍说,“在挖掘兰州百合更多价值的同时,公司致力于提高西果园镇百合种植户的收益。”他说,通过分红、高于市场价收购、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免费发放有机肥等措施,该公司积极帮助当地农户增收增产。
10年来,西果园镇依托百合为主的各项产业发展,农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 9008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61亿元,增幅为78.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9492元增长到2021年的2.05万元。
高质高效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持续加快产业振兴,以产业带动农民实际增收。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将继续抓特色,打造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发展精致农业定位,坚持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牛鼻子”,严格落实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的要求,稳步壮大高原夏菜100亿级,草食畜50亿级,马铃薯、中药材、特色瓜果、玫瑰、百合5个10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面积2025年达到197.7万亩。
名优产品成为兰州“名片”
线上线下受青睐
好产品需要好营销。近年来,为了让各个县区的名优特色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知名度,我市商务、农业部门积极拓展市场,通过推介活动、线上线下销售、建立集中冷库销售、直播带货等多种途径推动名优农特产品走出省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宝子们,这一款西甜瓜是兰州红古区的特色瓜果之一,日晒时间长海拔高的优势也造就了她特色的口味……”线上直播间里,红古区团委的青年团员正在以直播带货方式向全国各地网友推介红古名特产品,一边与网友们进行亲切的互动,赢得了众多粉丝点赞与刷屏,直播间留言不停滚动,网友纷纷抢购,气氛热烈。近两年来,直播带货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不仅通了销路、活了产业,更富了农民。
如何让高原夏菜从榆中走向世界?蔬菜集散地发挥了大作用。在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交易中心,“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广告牌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全国高原夏菜的物流集散中心,更是蔬菜价格形成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榆中县有蔬菜保鲜库88家,总库容量近18万吨,总资产3亿多元。仅定远镇至蒋家营村4公里内,就聚集了20多家蔬菜保鲜库,其中万吨以上的就有8家,形成了全省“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88家保鲜库年外销蔬菜达130万吨,90%的产品销往广州、深圳、福州、杭州、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10%的蔬菜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
每年8月正是兰州白凤桃进入大量上市期。为让兰州白凤桃“走”出山间地头,“飞入”百姓家,实现从“枝头”到“舌尖”完美衔接,多家物流快递公司主动对接白凤桃种植基地,与果农签订惠农联营合作协议,发挥现代运输快速便捷优势,探索现代物流服务与生鲜农产品运输新模式,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兰州铁路局联手中铁快运兰州分公司积极落实国铁集团“四个不足四个补”经营策略,积极争取运价优惠政策,按照省内“当日达”、省外“当日达”、“批量达”等不同类别,分别给予运费“一口价”优惠,并免费提供专门为白凤桃量身定制的包装纸箱和珍珠海绵衬垫,帮助果农降低物流和包装成本。“真没想到,早晨下单晚上就到了!看了一下采摘日期,还是当天的。”在白凤桃的某个网络销售平台上,网友小葫芦留言说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邮政、铁路等物流企业充分发挥线路和成网优势,积极助力农产品外运,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助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市各级商务部门也是建立产销市场体系和营销推介机制,加强产销对接,创新产销对接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企业联盟作用,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联盟成员单位抱团发展,通过展销会、线上对接、特色农产品体验馆等方式共同培育品牌、畅通渠道、开拓市场。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还将着力打造“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等,拓展提升农业价值。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等终端市场,持续稳定多年来形成的全国20个省市100多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份额,提高兰州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人物专访
科技赋能
名优新特产品高效优质发展
——访红古区鑫源农业总经理陈海龙
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种香蕉,这是曾经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就在春节前,位于红古区的鑫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培育的首批香蕉挂果成熟并进行采摘。这些香蕉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航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航焦的培育种植中,采用了太空育种培育技术。2月13日,记者采访了红古区鑫源农业总经理陈海龙,他向记者讲述了鑫源农业成功用科学技术助力农产品发展的历程。
近年来,设施农业特色种植成为红古区产业的亮点之一,作为产业的领头羊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仅引进高附加值的名优新特农产品,还带动当地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味道鲜美的大樱桃、颗颗饱满的夏黑葡萄、鲜脆多汁的阳光玫瑰葡萄……
“鑫源现代农业的园区中,现代化的四个研发中心和团队的专业技术员保障着这些名优新特农产品从育种、种植再到挂果等全流程的种植。”陈海龙说。
“让更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技术赋能名优农特产品的发展。”鑫源农业总经理陈海龙告诉记者,他们会继续深耕研发,走出引进先进技术引回来,根据红古区本地的气候特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试种、改良,培育更多优良品种,辐射周边,在名优农特产品的种植起到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
■亲历者说
红古区花庄镇北山村李永江:
特色农产品种植 让我对增收有信心
“花庄镇特色农产品正在打包中,欢迎大家订购!早上下单下午配送……”点开花庄镇北山村农民、食尚鲜合作社负责人李永江的朋友圈,每天都有新鲜上市的农产品信息更新。小黄蜜珠番茄、草莓、蜜瓜……各式各样的农特产品光看图片就让人垂涎三尺。从去年开始,北山村优质的各色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售订购以及和邮政快递合作的方式,走出乡村被更多的人认可,也直接为农民的增收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2021年公司刚创建时,每个月收入不足1万元。去年我们的销售超过了30万元。”李永江告诉记者。“食尚鲜”合作社位于红古区花庄镇北山村,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2021年食尚鲜合作社自成立至今,从外地引进蜜瓜、甜瓜等多种新品种果蔬,在培育试种后大规模种植,保证口感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
在采访中,李永江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常规种植的农特产品外,今年他们还尝试“订单式”合作,为周边以及兰州的餐饮业提供木耳菜、空心菜等特色农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好!”采访的最后,李永江对记者说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