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4 01:3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

走近“新农人”魏凯婷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魏凯婷直播销售新鲜蔬菜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当地农户在工作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魏凯婷在地里给蔬菜拍照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魏凯婷展示无土水培蔬菜

她虽然身有泥土,但眼有光芒

扫码看详情

在兰州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里,有一个年轻的身影在忙碌穿梭。她就是魏凯婷,年仅21岁的她已经是一个资深的“新农人”。因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她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皋兰什川,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

父亲的言传身教

魏凯婷自小在学习之余,跟随父母在田间辛勤耕作,深知农民的艰辛,立志要成为一个有本事的新型农民,也要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魏凯婷的父亲魏公军是一名农业技能人才,也是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生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2012年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2015年他又发起成立兰州迈绿达农产品有限公司,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51岁的他,在农业领域已有不错成就,也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受父亲的影响,从大学开始魏凯婷就投身到田地中,经过这几年在农业基地的学习和锻炼,魏凯婷逐渐成长起来。她笑着说:“我也是想去做自己热爱的事;还有就是我喜欢自由的生活,忙的时候可以很忙,闲的时候想去看看世界。”

受父亲的影响,却又与父亲不同,这两代农人在时代高速前进的列车上接力前行。魏凯婷对于新时代的农业发展有自己的理解,如何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农业工作者,她一直在探索中,然而这些与父亲相比她却总觉得做得还不够。

父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如同一颗种子,在魏凯婷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她走上农业道路最宝贵的财富。“我爸爸真的很热爱农业,他非常喜欢钻研农业知识,在我小的时候,他自己在书里去研究,又自己去种。后来,父亲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就去外面学习交流。”说起父亲,魏凯婷满眼钦佩,一言一行,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里。

田间地头也是“舞台”

年轻人的理想太大,不是两三亩土地就能装下的,但是魏凯婷不以为然,她说:“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可能会想去大城市打拼,但是我一直接触农业,所以愿意选择回家乡,来到农业基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来说,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事情来做就挺好的。”因此,田间地头成了魏凯婷实现理想的“舞台”。

如果说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农业插上了一双翅膀,那么像魏凯婷一样的年轻人则如同新鲜血液,注入农业发展的脉络,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深知绿色蔬菜产业的潜力和家乡土地的价值,为了将家乡的优质蔬菜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魏凯婷决定利用自己所学专业,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的美味。一部手机、一个视频、一场直播,就可以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她说:“我是学电商专业的,在农业示范园种植基地负责公众号的运营、蔬菜的拍摄和推广工作,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家乡发展得更好。”

“刚开始我看着这些小菜苗,也没有特别的情感,但在拍摄、接触这些小菜苗以后,我觉得它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护、珍惜它。”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可抵道阻且长。魏凯婷说:“起初的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份工作。但现在,更多的是热爱和责任。”

经营新模式吸纳村民务工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精于专注,终于坚持。魏凯婷坦言:“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想过具体要干多少年,但我想把它一直干下去。对热爱的事,可以做很久的,我不会因为表面的价值去做它。在未来的规划里,想好好把它发展下去。”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每一次坚持都值得赞赏。

20出头的年纪,魏凯婷却有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成熟与稳重。在直播间里她和各地网友侃侃而谈,毫不怯场。她说:“我本来是一个很社恐的女孩,但是请人来做成本很大,蔬菜价格就会提高,农户的利润也不会增加。还不如自己动手,可以降低成本。”

魏凯婷说道:“我们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吸纳更多的社员加入基地,通过引进新的品种提高农户的蔬菜产量。同时,我们基地的很多员工是当地村民,他们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提高基本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正在大棚里摘菜的农户魏公荣,现在每天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他笑着说:“以前自己和媳妇种着两亩地,收入没多少。在基地打工,工资也增加了,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刮风下雨不用担心没有收入了,这么下来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钱袋子也就鼓起来了。”他眼里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打造融合科技的现代化农业

“我们最新的技术是茄子嫁接,通过嫁接,传统的茄子从皮老肉厚变得清香脆甜,更重要的是茄子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控制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魏凯婷介绍道,“我们基地现在还和兰州市各中小学校达成研学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小朋友们认识农作物,寓教于乐,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

年轻人才的流失是农业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魏凯婷说:“现在基地年轻人太少,我们需要一批喜欢干农业的年轻人,把现代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不是一味地在地里劳作,要在保证蔬菜品质的同时,把它宣传出去,打响知名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已不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而是融合了先进科技、创新理念和多元文化的现代化产业。年轻人的加入将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让两三亩土地成为梦想开始的地方。就像魏凯婷说的:“满身是泥的人也可以满眼是光,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从事农业,去感受这份幸福与快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周霜 费勇玮 实习生 李苗苗 吕燕 文/图

如果你身边的人或者是你自己有关于幸福生活的小故事,想要分享给大家,请与我们联系。

王记者:17793109096

周记者:1836891910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智慧育苗显身手 高原夏菜“身板硬”
...广蔬菜新品种12.6万亩【本报讯】1月16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3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38万亩
2024-01-18 02:05:00
韭黄喜丰收 农民笑开颜
...县夏官营镇詹家营村韭黄种植基地,村民挥舞镰刀、搓揉泥土、打结捆扎……百亩韭黄迎来丰收,一片金黄色在朝阳下格外显眼。目前,全村建成韭黄冷棚450座,种植韭黄800余亩,每亩产量
2023-11-07 01:44:00
榆中头茬高原夏菜上市直发东南沿海城市
...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示范县,2023年被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早在1997年以前,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定远镇等乡镇,以农户为主,推广
2024-05-28 06:17:00
...齐划一地排列在地头。弯腰走进大棚内,一股热气夹杂着泥土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大棚内“精神抖擞”的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绿色蔬菜垄垄相连,散发着诱人的气息。种植户薛爱平正蹲在
2022-12-28 16:58:00
名优特产打造“甘味”金招牌
...品不但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撑,而且成为了全市农业发展的靓丽名片,更是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字招牌”。“兰州味道”成为“甘味”生力军品牌效应凸现谈起
2023-02-15 12:00:00
质优味美 榆中优质高原夏菜陆续上市
...快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被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勇于创新 推进“九大工程”在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千亩设施农业基地的育苗大棚内
2024-05-26 02:11:00
50多个家庭共赴“田园之约”
...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热火朝天的现场,大家共同感受泥土的清新,体会大地对人类的厚爱与滋养。“以前带孩子们体验过很多次采摘,但还是第一次体验种植。孩子们一边种菜一边玩土,非常享
2023-05-10 02:26:00
...质增效【本报讯】近日,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邀请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来兰,就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
2024-02-20 02:22:00
西固区着力发展“小特精”城郊型农业
...片化发展 区域化推进西固区着力发展“小特精”城郊型农业沐着春天温暖的阳光,步入西固区河口镇八盘村一处日光温室大棚里,种植户王明春一家及雇用的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草莓、分拣、装
2024-03-20 02: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省胸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25日,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二科成功为一位晚期肺癌伴脑膜转移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2025-04-01 17:26:00
科学验证功效 循证评价RCT助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规模稳步增长、产品质量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循证评价功不可没
2025-04-01 17:45: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木薯美食风靡,食用风险需警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琥珀色汤汁晶莹剔透,咬一口薯块儿粉糯拉丝。最近,木薯糖水在社交媒体和外卖平台上出镜率颇高。木薯糖水作为一些“吃货们”心里的“甜品白月光”
2025-04-01 17:45:00
就医帮 |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上线
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编辑 | 李冬梅4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推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通过空间重构与服务流程再造
2025-04-01 17:58:00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宝宝巴士”正式开通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就医公交专线”B61路启动仪式在医院住院部门前隆重举行。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2025-04-01 18:07:00
河北邯郸:春灌正忙 麦田生机旺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间地头迎来了春耕春灌的繁忙时节。当前,河北省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苗情长势良好
2025-04-01 18:40:00
深化医教协同创新 共筑医学教育新生态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基地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二临床学院分中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在师资培训、课程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04-01 19:46:00
袜子脱了先闻一闻?男子肺部真菌感染进了医院
4月1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近日接诊了一名日常生活中习惯袜子脱了放入洗衣机前先闻一闻
2025-04-01 19:46:00
湖南道县:早稻插秧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4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东进村和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农民在起秧苗
2025-04-01 15:20:00
书亦烧仙草“鲜梨”系列推出,传递健康理念
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新式茶饮消费场景愈发多元化,品类不断创新与拓宽,消费者对健康、时尚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式茶饮需求也持续增长
2025-04-01 16:23:00
潼南区中医院魏宗彬:以中医为根,探索男科发展新路径
“你现在的情况,建议中药内服结合坐浴治疗,再看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走进潼南区中医院男科诊室,魏宗彬医师正专注地为患者把脉问诊
2025-04-01 16:40:00
乳制品、粮谷中食品安全隐患测定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陈冬东 记者任震宇)近日,由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的两项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5-04-01 16:45:00
国家医保局发布中医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划定重复收费等4类违规行为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中医(灸法、拔罐、推拿)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等五批中医类立项指南
2025-04-01 16:45:00
莒南县第三小学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鲁网4月1日讯清明时节,春意正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莒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2025-04-01 16:58:00
吃方便面会胖吗
会,而且极度缺乏营养。患贫血率极高,常吃泡面没有营养,会让人胖。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和油脂,此外调味包内还有些味精、食盐
2025-04-01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