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信息报
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2023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8.2GWh,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46.3%,装车量为16.1GWh,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55.4%。这是历史首次出现单月同环比均下降的情况。
从终端需求来看,2023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首次出现了同环比都下滑的情况。当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市场渗透率达到24.7%。同环比下滑幅度均超过历史同期。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新能源车市场连续两年翻倍增长之后,2023年将结束狂奔,进入增速平缓期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继续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云南在建和签约拟建项目,已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铜箔、电解液、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电池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领域,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趋于完善,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
2022年1至11月,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完成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4.5倍,产业规模迅速在2021年全年产值56.3亿元的基础上突破百亿级,全年预计实现300亿元。
行业龙头带动产业加速聚集:
目前,曲靖市已形成157.5万吨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23GWh储能动力电池、3GWh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布局,建成和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
云南较短时间内就集聚了30多家龙头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省先后引进多家知名企业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共有重大项目90个,其中建成项目22个;在建项目39个,规划总投资1086亿元;签约拟建项目29个,规划投资954.6亿元。
动力电池产能增长不会减速,市场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对于2023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了同环比都下滑的情况。中汽协表示,数据的变动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新能源车市场连续两年翻倍增长之后,2023年将结束狂奔,进入增速平缓期间。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车实现批发销量649.8万辆,零售销量567.4万辆,出口60.9万辆,新能源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7.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车总销量将达到900万辆,乘联会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为30%至40%,相对于2022年93.4%的增速,会明显放缓。
尽管终端需求踩了急刹车,电池巨头们狂热的产能竞赛却在2023年继续。
以比亚迪为例,近日,比亚迪的全资孙公司郑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0亿元,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40GWh/年的新型动力电池生产线。目前,项目已经通过了环评。
疯狂扩产的还有亿纬锂能。1月18日至2月7日,其分别宣布将在云南曲靖、湖北荆门、四川简阳分别投资建设“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年产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据了解,曲靖亿纬锂能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55亿元,将建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6条,量产后年产能可达约23GWh。预计2023年11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年产值约160亿元,税收贡献约6亿元,可解决当地2000余人就业问题,对助力曲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在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新赛道上变道超车有重要意义。
如果这两家公司目前规划的项目全部建成达产,比亚迪的电池产能将超过600GWh,亿纬锂能的电池产能将超过320GWh,单这两家就接近1000GWh。
除此之外,整个1月,业内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公告还包括:孚能科技拟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赣锋锂业拟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拟在东莞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
根据测算,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545.9GWh,而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仅294.6GWh。扣除68GWh的出口量后,2022年全年电池产量与装车量间的差额达到了183.3GWh,装车量占比仅有61.6%,实际已经出现产能过剩。
不过,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的出口量占到总产量的12.47%。2023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7.9GWh,占全部产量的28%,继续呈现增长趋势。预计海外市场还将继续扩大,无疑将为国内电池产能的释放提供良好的出口。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对于目前的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扩产似乎成为了一个经济学中“囚徒困境”下的必然选择——市场总额是固定的,每个企业只能确定自己的最优解。头部企业手握大量长期订单,为了稳定市场份额必须增产;二三线企业也不得不继续往上冲。而各地方政府的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无疑又助推着这局游戏的进程。
无论动力电池的产能是否会过剩,动力电池的产能增长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停下。如今产业内正在经历并正在担忧的产能问题,是产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接下来,市场必然会进入兼并重组,优胜劣汰阶段。
云南培育新能源电池产业
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云南在世界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中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的千亿级产业之一。
2022年以来,云南出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强重点项目调度服务,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完成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4.5倍,产业规模迅速在2021年全年产值56.3亿元的基础上突破百亿级,全年预计实现300亿元,超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2022年200亿元产值目标。
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云南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建设以昆明市(滇中新区)、曲靖市、玉溪市为重点,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制造基地。
昆明市以湖南裕能、杉杉股份为龙头,吸引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落地;曲靖市以德方纳米为龙头,吸引云南梓靖、德枋亿纬、华祥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落地;玉溪市利用自身锂矿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吸引亿纬锂能、华友钴业、河北坤天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发展初具雏形,呈现特色化、集群化发展趋势。
“从产业链分布看,目前,云南在建和签约拟建项目,已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铜箔、电解液、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电池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领域,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趋于完善,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曲靖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德方、亿纬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入驻其中,这里正在成为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的补充配套功能区,沾益工业园区花山片区内的德方创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补锂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该项目建成后将弥补国内外正极补锂剂市场空白,每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目前,曲靖市已形成157.5万吨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23GWh储能动力电池、3GWh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布局,建成和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
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建立重点招商区域、重点招商企业清单,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招“大”商、招“新”商、招“链”商,云南较短时间内就集聚了30多家龙头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省先后引进湖南裕能、贝特瑞、杉杉股份、华友钴业、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河北坤天、丰元锂能、云南烨阳、东营昆宇、葛洲坝能源、远信储能等知名企业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放眼云南,各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昆明、曲靖、玉溪、大理、昭通等布局规划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园区建设热火朝天。
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共有重大项目90个,其中建成项目22个;在建项目39个,规划总投资1086亿元;签约拟建项目29个,规划投资954.6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绿色铝硅产业后工业投资的重要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