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4:08:00 来源:戏说三国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样的描绘,总能瞬间将我们带入那激情澎湃的战乱年代。烽火狼烟的古时战场,往往充满壮志凌云豪情,更有不少勇武之士所向披靡、不惧千难万险,只为求得一方国泰民安。

但人们也不难发现,如果将注意集中在那些古时冲锋在前的士兵身上,就会看到一个“蹊跷”之处。那就是在队伍最前方的人,一般而言都是扛旗兵,这类人手无寸铁,只扛起那代表自己国土身份的旗帜,却有胆量冲到队伍最为显眼的位置。

在我们如今看来,这样的做法似乎多多少少有些怪异。毕竟那军旗是军队乃至国家的象征,一旦军旗被敌方夺走,也就代表战事的失败。既然如此,为何军旗仅靠一人把守,且总在队伍最前方呢?这难道无异于“送人头”吗?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神秘”的扛旗兵

军旗的出现,我国也很有“发言权”,毕竟我国是最早出现军旗的国家之一。其实关于军旗的来源,大概可追溯至我国原始社会后期。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祖先们就已经用旗帜来作为代表来召集同族人。正如《尔雅》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铃曰旗”,在这里,“铃”被当做象征物,只为起到汇合起同伴。那时的“军旗”,多用物品或是某种具有特殊含义的图形来简单作为代替。

不过一开始时的简单,大致是由于物品稀缺的缘故。再加上当时图腾文化的壮大,所以在在领兵作战时也用这些物品来代替。后来时代发展,军旗的种类等等也都在不断演变,以此来顺应不同时代作战的需要。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其实军旗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得到属于自己方军队的信息。因为在作战时,士兵们所使用的武器等等都相差不大,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员,难免会出现分不清自己方“友军”的时候。那么为了将不同人员区分开,军旗就适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试想在那烽火狼烟的战场,到处是一派凌乱的景象,如若没有能够表示自己方军队的信息来作为提示,那么这场战争就难免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连对面之人“是敌是友”都一头雾水。而军旗的存在,让人一眼望去,就能看得到“信仰”,毋庸置疑,它自然有非常重大之意义。

也正是因为军旗意义重大,所以那些扛起军旗的人员,也自然而然成为“主力”,在地位方面,比起绝大多数人也更为重要。他们的待遇很高,能与军队主帅平起平坐。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但因为始终需要扛起军旗,他们就很少能够携带兵器,尤其是体积比较庞大的兵器和防御工具,毕竟这些工具在战场上会成为“累赘”。没有了“得心应手”的兵器的“庇护”,可想而知,扛旗兵的安危定然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如此多的敌人手握利刃,在自己眼前上演一场场生死考验。在那个时候,敌方的火力也都喜欢率先瞄准扛旗兵,他们可谓是身处重大危机之中。那他们怎能不恐惧呢?为何还要让他们每每都冲在最前方?实际上也是有讲究的。

在观看相关的历史题材剧时,人们也不难看到,在作战时,有些士兵骑在马上,背上却有着与自己“自成一体”的三面“小旗”。实际上,这些人也是扛旗兵。

也许在传统意义上,扛旗兵应该多步行,手执大旗,一开始也的确如此。但到了后来,骑兵也能够“担此重任”了,他们身上所绑着的小旗,同样能够引领身后众人。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这样,在作战时的战术策略方面,就有了可以参考的标杆意义,众人也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走,不至于因为没有目标和攻击方向而失败得过于“惨烈”。

除此之外,军旗的意义还在于“稳定军心”。毕竟在那稍不留神就会丧命的战场,迫切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人来引领士兵们奋勇前行,就如同“无头苍蝇”,很难保证战事的顺利进行。

从这个角度而言,扛旗兵就更加担负重任。一方面,有人在前方始终指引着自己,这样的阵势自然能够燃起斗志,使得军心更加稳固。敌方也对于战争成败与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使得战争的局面更有意义。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而在另一方面,将领身先士卒,但战场的辽阔也是显而易见。有时领兵者在前方奋勇杀敌,后面所跟着的士兵未必能够尽收眼底,毕竟场面过于混乱。

而若是有了扛旗兵紧随其后,将士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家将领所在的位置,领略到自家将领的英姿后,他们也自然而然选择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如此,战争便有了更多的动力所在。

如何成为扛旗兵

扛旗兵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在战场上又是如此“危机四伏”,那么要想成为扛旗兵,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别看他们似乎不用参与战争一样,实际上他们少不了与敌人周旋。没有过多兵器,他们就需要更强的实力。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主帅身边的扛旗兵,往往都有着更多的功勋和价值。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比起普通将士往往更高,而普通将士往往也不具备成为扛旗兵的能力。扛旗兵多是从将军亲卫里边选拔,那些勇武过人且懂得军法之人,才能担此重任。

此外,由于军旗的重量非常人所能“驾驭”,所以扛旗兵本身还要有足够的气力扛起军旗,并在关键时刻运用军旗抵御敌人。战事无论持续多久,扛旗兵都要保证军旗的竖立。而在有人进攻自己时,扛旗兵的武力值也要完胜对方,这样才能保证战事的顺利进行。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扛旗兵也并非“孤军作战”,考虑到他们身边的危险,他们身旁也总会被安排一些将士来作为保护。同样的,这些人往往也是武力超群,以一敌十,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古代打仗扛旗兵为何冲在前面,他们在战场上有何用?

总结

古代打仗没武器却总冲锋在前的扛旗兵,可并不是去“送人头”。这类人往往有着更强大的实力,如此才能抵御外侮、获得胜利。他们相当于“方向”,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这样的角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军旗有什么丰富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战场上,军旗不仅仅是一面旗帜,它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首先,军旗是军队的标志和象征。每一面军旗都代表着一个军队或者一个阵营,它象征着军队的荣誉和威严。士兵们看到自己
2024-11-05 18:26:00
火箭军某部区域保障模式精准对接战场需求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火箭军某部区域保障模式精准对接战场需求——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解放军报记者邹菲特约通讯员桑朋“4号区域有车辆无法启动,请求支援!”初秋时节,南疆密林
2023-10-15 20:49:00
...只能靠军旗还有击鼓的方式向士兵们传达指令。那在古代战场,各个不同的军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冷门的问题。其实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甚至几万的士兵能
2023-10-11 17:40:00
...是最重要的。一支部队需要军旗给予的身份认知,而且在战场上,军旗也是各种信号的传达者,士兵需要通过旗帜来保持统一的作战思路,毕竟古代没有无线通讯这些东西,所以需要一根长长的军旗
2023-10-11 17:35:00
古代打仗是如何分清敌我的
...常把同乡的人放在一块儿,这样大家都彼此认识,即使在战场上混乱不堪时,也能清醒的区分敌我。第五就是阵型。打仗有一个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排兵布阵,通过传令兵、腰牌等来保持阵型,区分敌
2023-05-08 15:25:00
千年前中国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同一时期最强大的帝国,都被完虐
...以单独作战,灵活性极强,冷兵器时代步兵身穿铠甲,是战场上的主要力量。西方同样如此,在法兰克福建立帝国之前,步兵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主流,以步兵为核心,辅以战车是最普遍的作战方式,
2024-10-14 09:45:00
...自:解放军报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战时政治工作服务战场打赢本报讯 白邵秋、王晓文报道:日前,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在某海域组织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演练期间,蓝方采取多种手段,不
2023-06-26 04:34: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锤炼良好的“战场感觉”■张西成●指挥员的战场意识、战场感觉虽体现于战时,但往往酝酿于平时、积蓄于平时所谓战场感觉,简言之就是一看到战场态势便能够立刻预感到将要发
2023-10-26 05:45:00
...性,容易造成作战体系战斗力下降。据悉,美军在伊拉克战场、阿富汗战场均有因“睡眠剥夺”影响作战任务完成、误伤本方战斗人员的案例。因此,积极解决战时“睡眠剥夺”问题,减少“睡眠剥
2023-02-09 04: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